“他连多说话都要省着力气,不是娇气,是真的耗不起。” 在一次访谈中,蔡磊的妻子段睿谈及渐冻症患者对劳累的抗拒,言语间满是心疼。很多人不解,为何渐冻症患者连日常轻微活动都 “避之不及”?其实这背后,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理困境与生存无奈。
作为国内渐冻症抗争的代表人物,蔡磊的经历让无数人揪心。确诊五年来,他从叱咤职场的京东原副总裁,逐渐被疾病困住手脚。段睿曾分享,蔡磊哪怕想多回复几封工作邮件,或是陪家人多聊会儿天,过后都要承受肌肉酸痛、呼吸急促的代价。“对普通人来说,散步、爬楼梯是日常,但对他们而言,每一次肌肉收缩,都在消耗仅有的‘生命能量’。”
![]()
渐冻症,医学上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运动神经元会逐渐死亡,肌肉会慢慢萎缩、无力,最终连呼吸和吞咽都难以自主。而劳累,对他们而言绝非 “休息就能恢复” 那么简单。神经内科专家解释,渐冻症患者的肌肉储备本就持续减少,过度活动会加速运动神经元的耗损,导致症状急剧恶化 —— 可能一次普通的家务,就会让他们的肢体功能倒退半个月,甚至引发呼吸困难等危险。
段睿透露,蔡磊曾试过坚持工作半天,结果当晚就出现肌肉痉挛,整夜无法安睡。“他们的身体就像一部电量只剩 10% 的手机,勉强开机使用,只会加速关机。” 渐冻症患者的 “避累”,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自我保护:他们必须把仅有的体力,留给呼吸、吞咽等维持生命的核心功能,而非多余的消耗。
这种 “无奈”,还体现在患者与家属的日常抉择中。段睿回忆,有一次蔡磊想陪儿子玩一会儿积木,刚弯腰拿起积木,就因肌肉无力摔倒在地。“从那以后,他哪怕再想陪孩子,也会克制自己,因为摔倒带来的伤害,可能需要数周才能勉强恢复。” 对渐冻症患者而言,每一次 “逞强”,都可能换来难以承受的后果,而这份克制背后,是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家人的牵挂。
![]()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种 “避累” 并非意味着 “静养就能好转”。渐冻症的病程无法逆转,患者既要避免劳累加速恶化,又要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适度活动,维持肌肉功能,这种平衡本身就充满矛盾。段睿说,蔡磊每天都会在医生指导下做简单的康复训练,“哪怕只是抬抬胳膊、活动手指,都要精准控制力度,既不能不动,也绝不能过量”。
在现实中,不少渐冻症患者都曾因 “不懂” 而付出代价。有人确诊初期不愿接受 “病人” 身份,坚持正常工作生活,结果短短数月就从能走能说,变成需要轮椅和呼吸机辅助;有人想帮家人分担家务,一次拖地后就引发肺部感染,住进 ICU。这些案例都在印证:渐冻症患者对劳累的 “避之不及”,从来不是懦弱,而是历经痛苦后总结出的生存法则。
蔡磊曾在书中写道:“渐冻症患者的每一天,都是与身体的拔河。” 而 “避累”,就是这场拔河中最无奈也最必要的坚守。他们不是不想像常人一样奔波忙碌,不是不愿为生活拼尽全力,而是疾病让他们不得不学会 “吝啬”—— 吝啬每一分体力,吝啬每一次消耗,只为能多争取一点时间,多陪伴家人一程,多为对抗疾病做一点努力。
![]()
如今,随着蔡磊和段睿的持续发声,越来越多人开始理解渐冻症患者的困境。所谓 “避之不及”,不过是他们在绝境中守护生命的方式。愿我们都能多一份体谅:当看到渐冻症患者拒绝过度活动时,别急着指责 “娇气”,请明白那背后是沉甸甸的无奈与坚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