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半马赛前,跑者群里总会掀起一场关于“补给”的讨论:“要不要带能量胶?”“带几支合适?”“不带会不会半路没力气?”面对货架上五花八门的能量胶,不少新手跑者既困惑又焦虑,生怕少带了影响成绩,又担心带了用不上还增加负担。
![]()
其实,跑半马是否需要吃能量胶,并非一刀切的答案,而是要结合自身能力、跑步策略和身体反应综合判断——它可以是“续航利器”,但绝非人人必需。
要解开这个疑问,得先搞清楚半马的能量消耗“家底”。
![]()
成年人身体里的糖原储备,主要集中在肌肉和肝脏,总量大概300-400克,每克糖原能释放4千卡能量,换算下来总储备能提供1200-1600千卡能量。而一场半马的能量消耗,会因体重、配速产生差异对大多数跑者而言,身体自带的糖原储备基本能“喂饱”半马的能量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吃能量胶也能顺利冲线的核心原因。要解开这个疑问,得先搞清楚半马的能量消耗“家底”。
![]()
成年人身体里的糖原储备主要集中在肌肉和肝脏,总量不算少,能提供不少能量。而一场半马的能量消耗会因体重、配速产生差异:体重较轻、配速稍慢的跑者,消耗相对少些;体重较重、配速快的跑者,消耗会多一些。对大多数跑者而言,身体自带的糖原储备基本能“喂饱”半马的能量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吃能量胶也能顺利冲线的核心原因。
![]()
但能量胶的存在,并非毫无意义。它的核心优势在于“快”——普通碳水化合物需要经过消化分解才能转化为能量,而能量胶中的葡萄糖、麦芽糊精等成分,能直接被肠道吸收,15分钟左右就能快速为肌肉供能。
![]()
当跑步时间超过1.5小时比较长,肌肉糖原会进入“快速消耗期”,尤其是配速较快(目标2小时内完赛)的跑者,身体代谢速率高,糖原消耗速度比慢配速跑者快30%左右更快,此时补充一支能量胶,能有效避免血糖骤降引发的乏力、头晕、“腿灌铅”等情况。就像跑者老周的经验:“平时训练跑18公里长距离,不吃胶到最后几公里配速掉1分钟得明显;吃一支胶后,能稳稳保持目标配速到终点。”
![]()
可并非所有跑者都适合依赖能量胶。对于配速较慢的跑者,跑步强度低,能量消耗平缓,只要赛前一天晚餐和当天早餐摄入足量复合碳水,身体糖原完全能支撑到终点,强行吃胶反而可能因高浓度糖分刺激肠胃,导致跑步时腹胀、反酸。
![]()
肠胃敏感人群更要谨慎,有跑者曾在比赛中因第一次吃能量胶,出现腹泻症状,最终不得不中途退赛——这也是为什么资深跑者反复强调“补给不尝新”,必须在平时长距离训练中测试身体对能量胶的耐受度。
![]()
说到底,能量胶只是半马补给的“辅助工具”,而非“制胜法宝”。跑半马的核心竞争力永远是平时的系统训练、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稳定的心态。新手跑者不必盲目跟风,不妨在训练中做两次对比实验:一次带胶跑,一次不带胶跑,感受身体在不同补给方式下的状态差异。适合自己的补给方案,才是让半马之旅更轻松的关键——毕竟,无论带不带胶,安全完赛、享受跑步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