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男人开始衰老的7大迹象,只要没超过3个,就说明你还很硬朗

0
分享至

刚过完54岁的生日,李叔一大早照镜子,发现发际线悄然后移,眉尾稀疏得仿佛那蹒跚的秋草。他本来想着,年纪大点,这不是正常嘛。

可单位体检当天,别的同事神采奕奕,自己却总是萎靡犯困,甚至午饭后还偷偷眯了个10分钟的眼。在等结果时,他和老朋友聊天:

“你最近是不是也总腰酸背痛、记性变差?”老王哈哈一笑:“我?不就是头发白了点,其他都还行!”



李叔愣住:难道,男人衰老有迹可循?怎么判断自己还能不能继续“硬朗”?

其实,不少中老年男性心中都有这样的隐忧:年纪越大,越怕衰老来得太早,生活质量反而大打折扣。但你真的知道,哪些信号才是真正的“警报”吗?特别是第4个,很多男性自己都没注意过,却很可能是健康的分水岭。

很多人以为,发福、头发花白就是变老的标志。但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团队曾总结:衰老其实有一套医学“早期信号”,集中展现在体力、性功能、认知力和身体细节的改变上。

哈佛大学对超4000名中老年男性进行追踪,发现对比同龄人,只有少数人同时中招的“典型7大体征”才是判断衰老与否的“硬核证据”。

常见的“误区”是,并不是头发花白就说明衰老到了临界。

更重要的,是身体发生了哪些深层次、且无法逆转的变化。

长期熬夜、运动减少、饮食无节制,加速了男性机体的“退化”。只要7大迹象,没超过3个大概率你还处于健康“高原期”。

权威医学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多次强调,男性身体并非一夜间走下坡路,而是“多个关键点逐步变缓慢”。能够早觉察这7大变化的人,大多能提早采取干预,让自己继续硬朗一大截。

肌肉流失,握力明显下降

正常中年男性握力通常在42公斤以上,一旦明显滑落到35公斤及以下,值得警惕。这背后反映的是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肌肉萎缩。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数据显示,50岁以后男性肌肉量每年平均流失约1%-2%。你能一口气拧开大瓶矿泉水吗?不能,说明肌肉衰减已开始。

行动缓慢、腿脚变“笨”

日常上楼梯、快步过马路是否容易“气喘吁吁”?

哈佛医学院数据显示,步速降至每秒少于1米、10米路需要10秒以上,即为衰老的重要信号。这说明下肢血管、神经退化,甚至是心肺储备力下降的直观体现。

精力变差,经常犯困、健忘

如果你总是在白天犯困、对身边人的名字一时叫不上来,或者电话、钥匙老是找不到,这可能是中枢神经老化及认知功能减退的表现。



“中国老年健康调查”数据:55岁后男性“中重度健忘”发生率为†15.7%。若继续加重,要排查慢性脑供血不足或早期阿尔茨海默风险。

性欲减退、晨勃消失

很多人羞于启齿,却是直观的雄激素水平标志。正常健康男性,早晨勃起每周≥3次为佳。若长期无晨勃或者性欲下降超30%,多为睾酮下降、前列腺或甲状腺问题。

头发骤然稀疏、发际线后移

并非只有发白才叫衰老。美国皮肤病学会指出,男性类型脱发通常40岁后加速,尤其是油脂分泌旺盛、头顶稀疏,往往与熬夜、激素变化密切相关。

腰背酸痛、关节僵硬

早上起床活动,是否感觉腰腿“生锈”、关节僵直需要暖身?这与软组织水分减少、维生素D缺乏、骨质流失等直接相关。中国骨健康调查显示,55岁以上城市男性有47.1%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或关节不适。



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或小病不愈

每年三感冒五场,或是小伤口总要好久才愈合?当免疫系统效率降低,肠道屏障变差、淋巴指标下滑、慢性炎症反复,都已在“报警”。

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报告提出,“亚健康状态普遍提前10年发生于久坐不动者”,免疫力下降是关键一环。

如果你的表现只集中在1-2项,属于“生理波动”,合理调理可逆。超过3项,则应当引起警觉,衰老的“多米诺骨牌”可能已经启动,但干预还来得及。

科学锻炼有“黄金法则”

每周坚持2-3次阻力训练(如哑铃、深蹲)、每次30分钟,能有效减缓肌肉流失,提升睾酮。两项大规模研究数据显示,男性有氧+力量训练组合,5年后肌肉衰退可减少26.5%。



饮食调配要“三多一少”

多优质蛋白(鱼、鸡蛋、豆制品),多蔬果抗氧化(胡萝卜、西兰花),多坚果补微量元素,少高油高糖高盐加工食品。中国营养学会指南建议,成年男性每日优质蛋白50-70克为宜。

定期体检早发现

每年查血脂、血糖、甲状腺、激素水平、骨密度等项目,“小毛病”宜早防早治。医院随访报告显示,50%男性初次发现疾病时,已错过最佳干预期。

科学作息、减压管理缺一不可

建议晚上23点前入睡,少熬夜、远离酒精与过量咖啡因。必要时学习冥想、放松训练,减少慢性压力。一项国内数据证实,规律睡眠可降低慢性病风险约21%。

重视心理变化,不做“情绪隐忍者”

遇到压力、焦虑,及时与家人或医生沟通,避免抑郁情绪加重对身体的反向影响。心理健康同样是硬朗男性的“标配”。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震惊:姆巴佩薪资纠纷案高达7亿欧元,大巴黎胜诉可能性几乎为零

震惊:姆巴佩薪资纠纷案高达7亿欧元,大巴黎胜诉可能性几乎为零

姜大叔侃球
2025-11-18 15:53:13
金庸如何写小黄文

金庸如何写小黄文

特例的猫
2025-11-18 13:28:43
足坛最大遗憾!从未踢过世界杯的15位大神,榜首人称“史上最佳”

足坛最大遗憾!从未踢过世界杯的15位大神,榜首人称“史上最佳”

澜归序
2025-11-16 02:35:43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浩渺青史
2025-11-12 18:34:03
太超前!中国造舰速度惊呆全球,三航母齐亮相,美海军直呼扛不住

太超前!中国造舰速度惊呆全球,三航母齐亮相,美海军直呼扛不住

小嵩
2025-11-18 19:20:39
算计藏不住了?3.8亿豪宅拍卖大战,大S家里乱成麻,具俊晔还笑吗

算计藏不住了?3.8亿豪宅拍卖大战,大S家里乱成麻,具俊晔还笑吗

石场阿鑫
2025-11-18 16:57:41
消费降级了,来这里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了

消费降级了,来这里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了

微微热评
2025-11-16 16:05:57
苏提达枣红造型雍容华贵,尽显王室风范

苏提达枣红造型雍容华贵,尽显王室风范

述家娱记
2025-11-18 10:33:27
人40元狗30元!游客带宠物狗进被收门票,浙江一景区:有相应游玩项目,已实行半年

人40元狗30元!游客带宠物狗进被收门票,浙江一景区:有相应游玩项目,已实行半年

潇湘晨报
2025-11-18 12:12:00
糖尿病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少吃西红柿,多吃这6物

糖尿病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少吃西红柿,多吃这6物

健身狂人
2025-11-12 14:10:12
九牧王涨停走出5连板

九牧王涨停走出5连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09:39:05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穷看眉毛,富看腰”:老祖宗的识人智慧,这可不是迷信

“穷看眉毛,富看腰”:老祖宗的识人智慧,这可不是迷信

有故事的人
2025-11-16 06:29:05
全运会乒乓球:女团大爆冷!奥运冠军陈梦1:3输球,无缘开门红

全运会乒乓球:女团大爆冷!奥运冠军陈梦1:3输球,无缘开门红

国乒二三事
2025-11-18 06:12:17
U20半决赛,范泊宁24分难救主,江苏无奈被淘汰!山东上海争冠军

U20半决赛,范泊宁24分难救主,江苏无奈被淘汰!山东上海争冠军

金毛爱女排
2025-11-18 15:30:02
火箭对阵骑士前瞻 骑士高阵容配置极其克对方摆高阵容 考验乌度卡

火箭对阵骑士前瞻 骑士高阵容配置极其克对方摆高阵容 考验乌度卡

大话火箭队
2025-11-18 18:05:48
12岁小学生在家服药身亡,遗书称:太累,太累,不会写英文单词

12岁小学生在家服药身亡,遗书称:太累,太累,不会写英文单词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7 20:12:15
陈数:14年幸福婚姻,被赵胤胤狠狠撕碎,爱情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

陈数:14年幸福婚姻,被赵胤胤狠狠撕碎,爱情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

乡野小珥
2025-11-16 06:43:55
当全世界都在赌纯电,长城汽车用10年,等一个"没人看好"的答案?

当全世界都在赌纯电,长城汽车用10年,等一个"没人看好"的答案?

财经保探长
2025-11-17 21:03:28
奥运冠军石智勇夺全运会举重73公斤级冠军,赛后宣布退役

奥运冠军石智勇夺全运会举重73公斤级冠军,赛后宣布退役

懂球帝
2025-11-18 11:15:10
2025-11-18 20:40:49
阿萔影视评论
阿萔影视评论
精彩影视评论,每日更新
868文章数 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亲子
手机
军事航空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旅游要闻

高原银发旅行热 西藏不再是远方

亲子要闻

从敏上岸换成畅上岸孩子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手机要闻

高通骁龙8 Gen5首个跑分出炉:单核接近、多核超骁龙8至尊版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