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爷,你最近感觉怎么样?头晕的老毛病还犯吗?”
“自从用了新药,感觉确实好多了。就是没想到这降压药竟然……和我这男性功能也有点关系?”
这样的情景,或许就在你身边发生过。60多岁的张大爷,十年来被高血压困扰,吃药打针样样不落。
可前段时间,医生却在查房时提到:市面上有几类降压药,因其独特作用机制,被业内戏称为“小伟哥”,不仅能帮助降血压,还对中老年男性功能产生了正面影响。
![]()
旁边几位患者顿时来了兴趣,议论纷纷:降血压的药,真能“改善夫妻生活”吗?不少人甚至打算主动找医生换药。
降压药能提升男性功能?还是有什么误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3种常被称为“小伟哥”的降压药,到底是神药?还是被神话了?尤其是第3种,很多人误会最大,你了解吗?
降压药在中老年人群中的使用率高达67%以上,而“药品兼具降压与提升男性功能”这一说法从何而来?其实,这首先与药物对血管的作用机制密切相关。
![]()
ACEI类(常见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
ACEI全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它通过扩张血管、降低阻力,从根本上帮助控制血压。更重要的是,相关临床数据显示。
因其可提升血管内皮一氧化氮水平,有助于改善阴茎血流,对勃起功能障碍的人群来说有一定辅助作用。研究发现,长期规范服用ACEI的男性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13%-18%。
ARB类(如缬沙坦、厄贝沙坦)
ARB,即“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同样能有效降低血压,并在多项研究中被发现,与其他降压药相比,其性功能副作用更小,甚至在部分中老年患者中,改善了性生活质量。
2018年《中华男科学杂志》指出,服用ARB类2-3个月后,约16%的男性ED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
![]()
α-受体阻断剂(如特拉唑嗪)
这类药被誉为降压药中的“小伟哥”主要原因在于,它可通过松弛肌肉、扩张血管,不仅降压,还用于前列腺肥大和男性排尿困难等问题。
更有意思的是,α-受体阻断剂天然具备一定的“辅助勃起”作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报道,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服用特拉唑嗪后,ED改善率达22.8%。
当然,药物作用有统计学意义,但并不是每个服用者都能切身感受到这些变化。更不能将其等同于真正的“伟哥”(西地那非)哦。
服用上述降压药,哪些变化确实可能发生?又有哪些误区必须避免?
控制血压稳定,降低心血管风险。临床追踪发现,规范使用ACEI/ARB、α-受体阻断剂,3-6个月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下降约15%,心衰发生率降低约21.5%。
![]()
部分男性功能得改善。对于有勃起功能障碍倾向的中老年男性,尤其合并高血压者,医生观察到性生活质量评分提升了8-12分,患者满意度提升。但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减轻药物负作用”,而非“强效助勃”。
部分人可能出现头晕、乏力、低血压、心悸。等副反应。特别是α-受体阻断剂,更容易在初次用药或剂量调整期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突然起身后头晕甚至晕倒。
![]()
不少朋友一听说“小伟哥”,便盲目追捧,甚至私下互换药物。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给健康埋下隐患。真正做到科学规范用药,应注意这些关键点:
听从医生建议:每个人的高血压类型、基础疾病和合并症不同,选药必须量身定制。不能仅因“改善男性功能”而擅自更换。
定期复查监测:服用降压药期间,应每3-6个月至医院复查血压、肝肾功能、电解质,及时根据指标调整用药。
![]()
管理好生活方式:科学研究表明,坚持减盐饮食、规律运动、良好睡眠,是真正提升血管和男性功能的“金钥匙”。药物只能作为辅助,生活方式才是根本。
警惕副作用:如出现明显头晕、心悸、乏力或其他不适,应第一时间联系医生,不随意增减剂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