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慢阻肺患者都有这样的体验:病情反反复复,一动就喘,咳嗽痰多,胸口发闷,吃饭不香,浑身没劲。
这很可能与中医所说的“脾虚痰湿”有关。脾虚了,体内水湿运化不掉,聚集成痰,停在肺里,就会让咳喘难愈。
今天,邀请到黎同明主任,给大家分享一个方子。
脾虚痰湿体质的慢阻肺患者,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 慢阻肺反复发作,一活动就咳嗽气喘,休息后能稍微缓解
- 痰量比较多,颜色偏白,质地比较黏,不太容易咳干净
- 总觉得胸口发闷,呼吸不顺畅,气短乏力
- 吃饭不香,容易腹胀,整个人疲惫无力
- 舌头偏胖,舌苔白腻
![]()
针对这类情况,中医常常从健脾、化痰、祛湿的角度来调理。这里分享一个源自经典古方的调理。
组方包含:半夏、陈皮、茯苓、甘草,苍术和厚朴。
为什么这个方子适合脾虚痰湿的慢阻肺呢?关键在于每一味药材的协同作用:
半夏燥湿化痰,能有效化解储存在肺里的黏稠痰液,同时还能降逆止呕,对于痰多引起的胸闷、恶心感有帮助。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气顺了,痰才容易排出,它还能帮助恢复脾胃功能,从根源减少痰湿的产生。
茯苓健脾渗湿,药性平和。它能通过增强脾的运化功能,温和地促进体内多余水湿的排出,减轻身体的负担。
苍术燥湿健脾,尤其善于化解困阻脾胃的湿浊,帮助恢复食欲,消除脘腹胀满的感觉。
厚朴行气消胀,燥湿化痰,对于缓解胸闷、腹胀这些气机不畅的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甘草调和药性,同时也能益气健脾,起到辅助和支持的作用。
![]()
这些药材搭配起来,共同实现健脾、理气、燥湿、化痰的目的,标本兼治,从而缓解慢阻肺患者的咳、痰、喘问题。
这个方子主要针对痰白、舌苔白腻的寒湿症候。如果出现咳黄痰、发烧、口干、舌红苔黄等热象,则不宜使用。
除了药物调理,慢阻肺患者日常也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生冷油腻,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的温和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最后提醒:上文提到的方剂仅为思路参考,中医强调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用药须在专业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私自用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