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 2026 年元旦前冲一把今年的减重目标,最近我几乎每晚都去江边跑步。11 月的广州,晚风带着恰到好处的清凉。江边几公里长的栈道旁,小贩们自发摆起了各色摊位,凑成了一个热闹却不喧闹的江边夜市,秩序竟出奇地好。
家附近其实早就有好几处这样的摊贩夜市,如今城管也不怎么管了,算是给讨生活的人留了条出路。当下的经济形势里,不知道有多少家庭,都是这样被迫成了 “灵活就业者”。
听说中年失业的尽头,不是摆摊就是做个体户。我边跑边琢磨,要是真到了那一步,我也不介意体验一把当摊主的滋味。
昨天跑步时,我遇到了一对在江边摆摊讨生活的母子 —— 说是摆摊,其实更像乞讨。一位 50 多岁的母亲坐在地上,面前铺着儿子的白血病病历、身份证,还有一张打印好的收款二维码。
身患重病的年轻小伙微闭着眼,戴着口罩靠在旁边的软椅上,身形单薄得像片随时会飘落的叶子,仿佛连坐稳的力气都没有,随时可能滑下去。
以下是一张用AI生成的图,完美复刻了现场的情景。
![]()
第一次路过时,我和所有行人一样,装作没看见匆匆跑过。等跑完折返再次经过,心里的那点不忍终究没忍住,上前扫了码转了 20 块钱。
我琢磨着,不管这事儿是真还是假,20 块钱也不算多。万一真是遇上了难处,至少能帮他们买份热饭填填肚子。
扫码后,那位母亲一个劲儿地说着 “谢谢”。那会儿她已经准备收摊了,趁着她收拾东西的功夫,我问了问他们的情况。
母子俩是贵州农村来的,从身份证上看,生病的男孩是 2005 年出生的,今年才 20 岁。母亲带着他来广州求医,孩子的父亲和 25 岁的哥哥都在外地打工,挣的钱全用来凑医药费了。
他们在附近的洛溪租了间小旅馆,每晚 30 块钱。男孩每周都要去一次南方医院复诊,不看病的时候,母亲就带着他在各处乞讨。她说收入一点都不稳定,好的时候一天能有一两百块,差的时候就没个准数。
母亲还说,大儿子和小儿子已经配型成功了,打算今年年底就做骨髓移植手术,但手术费要一百万,医保只能报一部分,所以只能到处筹钱。我当时挺惊讶的,没想到一场白血病手术要花这么多钱,她却笃定地说:“是要这么多,不信你可以去查。”
后来我特意查了下,她说的数字倒没错:自体骨髓移植费用相对低些,大概 30 万到 50 万元;而异体骨髓移植(包括亲缘、非亲缘供者),费用得 50 万到 100 万元以上,确实是笔天文数字。
我问她,有没有在水滴筹这类平台上发起募捐,她叹了口气说:“发过了,但只收到了几万块。”
最后我加了她的微信,跟她说:“大姐,我们保持联系,看看之后有没有能帮上忙的地方。”我说这话时心里很心虚,觉得自己其实不过是在说大话、画大饼。
回到家,孩子爸爸知道这事儿后,狠狠说了我一顿:“医院门口这种情况见得还少吗?无非两种可能。要么是骗子,概率很大。就算是真病人,你这 20 块钱又能顶什么用?你还能帮人家去筹手术费吗?你又能帮到哪一步?”
我竟然无言以对。加了微信后,我真不知道还能有什么下文,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只能说,那一瞬,我扫了码,没有假装没看见。觉得自己不是冷漠的过客,良心可能会好过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