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将搭载张陆、武飞、张洪章三位航天员出征太空,乘组涵盖航天驾驶员、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类现役航天员类型。其中,90后航天员武飞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硕校友,刷新了中国最年轻航天员纪录。
从神舟系列任务的技术攻关到航天员梯队的人才输送,北航始终以硬核实力书写着中国航天的高教答卷。
![]()
北航学子在神舟飞船领域创下的多项纪录,早已构成中国载人航天的重要坐标。在武飞之前,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已成为北航贡献的 "中国首位载荷专家",作为从北航本硕博毕业的高校教授,他突破非军人航天员的选拔壁垒,在轨完成68项科学实验,带回25公斤科研样品,填补了我国空间载荷操作专业化的空白。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王杰则是第三位 "上天" 的北航博士,延续了北航在高端航天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回溯更早期的任务,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作为北航博士,以精准操作实现首次空间手动交会对接,成为航天工程史上的关键突破。这些纪录背后,是北航对航天人才全类型、高层次培养的系统布局。
![]()
北航在神舟飞天领域的突出地位,植根于其与国家航天事业同频共振的发展基因。作为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学科连续四轮评估A +的高校,北航为载人航天工程输送了三分之一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从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首任总指挥袁家军,到现任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北航校友始终占据航天工程核心决策层。
科研与工程的无缝衔接,让北航成为神舟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学校近三年承担的高可信航空导航网络技术、空间非合作目标智能导航等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直接为神舟飞船的导航控制、环境保障等核心系统提供技术支撑。这种优势在航天员培养中同样凸显:桂海潮在北航师从导航与控制专家徐世杰教授,深耕航天器动力学研究的学术积累,使其能快速适配载荷操作需求;武飞在研究生阶段独立完成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的实践经历,更成为他胜任飞行工程师岗位的关键储备。
![]()
神舟二十一号的即将升空,再次彰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 "中国航空航天人才摇篮" 的深厚底蕴。从技术攻坚到人才培养,从单个纪录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输出,北航以高教力量筑牢航天强国根基。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这样的高校力量,正在输送着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