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阳光透过国企办公楼的玻璃窗,洒在林慧手里的红色退休证上,烫金的 “退休证” 三个字在光线下闪着柔和的光。林慧指尖轻轻摩挲着证件边缘,嘴角抑制不住地往上扬 —— 熬了三十多年,从刚入职时扎着马尾辫的青涩会计,到如今鬓角染了些微霜色的部门老员工,今天终于正式卸下了肩上的担子。
“林姐,以后可就潇洒啦,记得多给我们分享旅行照片啊!” 工位旁的小年轻们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送着祝福。林慧笑着点头,把最后一摞整理好的凭证放进档案柜,又仔细擦了擦陪伴自己多年的计算器,才拎起早就收拾好的帆布包,脚步轻快地走出办公楼。
楼下的老周已经骑着电动车在等她了,车筐里还放着一束刚买的康乃馨,粉白相间的花瓣沾着水珠,看着就喜人。“老婆子,退休快乐!” 老周笑着递过花,眼角的皱纹挤成了一团,“晚上咱去吃你最爱的那家淮扬菜,庆祝庆祝。”
林慧接过花凑到鼻尖闻了闻,甜香顺着鼻腔钻进心里,她坐上电动车后座,手臂轻轻环住老周的腰:“还是你懂我。对了,云南的机票我看了,下月初有打折的,咱们再把行李箱里的薄外套找出来晒晒,那边早晚温差大。”
“都听你的。” 老周脚下一蹬,电动车缓缓驶进车流。风拂过林慧的头发,她望着路边渐渐后退的梧桐树,心里满是对退休生活的憧憬 —— 先去云南看洱海、逛古城,再去四川吃火锅、看大熊猫,等秋天凉快了,就去儿子工作的城市,帮着即将怀孕的儿媳做做家务,日子想想都觉得惬意。
晚上的淮扬菜馆里,林慧和老周点了松鼠鳜鱼、清炖狮子头,还开了一瓶低度的果酒。两人边吃边聊,从年轻时的打拼聊到如今的安稳,话题始终绕不开即将到来的旅行。吃到一半,林慧的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跳动着 “大姑姐张敏” 的名字,她心里微微咯噔了一下 —— 张敏平时很少主动给她打电话,一般要么是有事求老周,要么就是家里出了什么麻烦。
“喂,大姐。” 林慧按下接听键,还没等她多说,电话那头就传来张敏带着哭腔的声音:“弟媳啊,可算打通你电话了,你快跟老周说说,妈在养老院待得不舒心,我今天已经把她接回家了,你看你刚退休,时间宽裕,就先帮忙照顾照顾呗?”
林慧手里的筷子 “当啷” 一声掉在盘子里,汤汁溅到了桌布上,她都没顾得上擦:“大姐,你把妈接回家了?怎么没提前跟我们商量啊?我和老周都计划好下月初去云南旅行了,而且过阵子还要去帮儿媳……”
“哎呀,旅行啥时候不能去啊!” 张敏打断她的话,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妈都七十八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养老院的护工哪有自家人细心啊?你看我这店里天天忙得脚不沾地,早上五点起,半夜十二点才能回家,实在抽不出时间照顾妈。老周是儿子,你是儿媳,照顾妈不是应该的吗?”
林慧握着手机的手指越攥越紧,指节都泛了白。她知道张敏开了家小超市,平时确实忙,但这不是她不打招呼就把婆婆接出来,还理所当然让自己照顾的理由。当初婆婆刚搬去养老院时,张敏可是拍着胸脯说,她会多去看望婆婆,让林慧和老周放心,怎么才过了半年,就变卦了?
“大姐,照顾老人是义务,但不是我一个人的义务。” 林慧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我刚退休,有自己的计划,而且老周也还没退休,白天家里就我一个人,照顾妈精力也跟不上。要不你先把妈送回养老院,咱们周末聚在一起,好好商量下照顾妈的事儿?”
“送回去?那怎么行!” 张敏的声音陡然拔高,“妈说了,在养老院住得憋屈,不想回去了。弟媳,你怎么这么不通情理啊?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忙不是应该的吗?你就当帮我个忙,先照顾妈几个月,等我店里忙完这阵子,就把妈接去我那儿。”
林慧还想再说什么,老周已经从她手里拿过了手机:“姐,你先别着急,我们知道了,明天我和慧儿去你家看看妈,有事儿咱们见面说。” 挂了电话,老周看着林慧紧绷的脸,叹了口气:“老婆子,我知道你委屈,但是妈毕竟是我妈,张敏又确实忙,咱们先去看看情况再说吧。”
林慧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桌上已经凉了的菜,心里像堵了一块大石头。她期待了那么久的退休生活,还没真正开始,就要被打乱了。
第二天一早,林慧和老周买了牛奶、水果,去了张敏家。刚进门,就看到婆婆王秀兰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个毛线团,脸色看着还不错。张敏正在厨房忙活,看到他们进来,连忙擦了擦手迎出来:“你们来啦,快坐。妈,你看谁来了?”
王秀兰抬起头,看到林慧,脸上露出了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些期待,又有些不自在:“慧儿来了,坐吧。” 林慧走过去,把手里的东西放在茶几上:“妈,身体还好吗?在这儿住得习惯吗?”
“习惯,习惯。” 王秀兰连忙点头,“敏敏照顾我挺好的,就是她太忙了,每天早出晚归的,我看着都心疼。” 说着,她看了一眼林慧,声音低了些,“慧儿啊,我知道你刚退休,有自己的事儿,但是妈年纪大了,就想身边有个亲人陪着……”
![]()
林慧听着婆婆的话,心里更不是滋味了。她能理解婆婆想有人陪伴的心情,但这不是张敏把责任推给她的理由。张敏端着一盘洗好的草莓从厨房出来,把盘子放在茶几上:“弟媳,你看妈多依赖你,你就别犹豫了,帮我照顾妈吧。以后我肯定不会忘了你的好,等我店里赚钱了,给你买新衣服、新首饰。”
林慧拿起一颗草莓,却没什么胃口,她看着张敏,认真地说:“大姐,我不是不照顾妈,但是我有自己的难处。我和老周计划好去云南旅行,而且过阵子儿媳怀孕,我还要去帮忙。如果我留下来照顾妈,这些计划都得取消。”
“旅行可以推迟,儿媳那边不是还有亲家吗?” 张敏不以为意地说,“妈就一个,旅行啥时候去都行,儿媳以后有的是机会帮衬。弟媳,你就别跟我算得这么清楚了,一家人谈这些多伤感情啊。”
“正因为是一家人,才更要把话说清楚。” 林慧放下手里的草莓,眼神坚定,“要我照顾妈可以,但是我不能白付出。我放弃旅行,放弃帮儿媳,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照顾妈身上,需要相应的补偿。这样吧,每月给我两万块,包含妈每个月的生活费、护理费,我会记好账目,每笔开销都公开,你要是同意,我就把旅行取消,留下来照顾妈。要是不同意,那要么你自己照顾妈,要么就把妈送回养老院,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张敏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她不敢相信地看着林慧:“弟媳,你怎么能跟我谈钱呢?照顾妈是你的义务,你怎么能掉钱眼里了?咱们可是一家人啊!”
“一家人就不能谈钱了吗?” 林慧反问,“我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放弃了自己的计划,要些补偿怎么了?这两万块不是我漫天要价,妈每个月在养老院的费用就要八千,加上生活费、偶尔看病的钱,还有我付出的护理费,两万块不多。如果你觉得多,那你可以自己照顾妈,一分钱都不用花。”
张敏被林慧说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她气呼呼地站起来:“好啊林慧,我真是看错你了!你等着,我找老周说去!” 说完,她就拉着老周进了卧室,留下林慧和婆婆在客厅里,气氛尴尬得让人难受。
王秀兰看着林慧,欲言又止,最后只是叹了口气:“慧儿,你别跟敏敏置气,她就是性子急。其实…… 在养老院也挺好的,就是敏敏非要把我接出来……”
林慧看着婆婆躲闪的眼神,心里明白了几分。或许婆婆根本就不想从养老院出来,是张敏为了自己省事,才把婆婆接出来,想推给她照顾。她心里的委屈更甚,但还是强压着情绪,对婆婆说:“妈,您别担心,我们会商量好照顾您的事儿,不会让您受委屈的。”
过了一会儿,老周从卧室里出来了,脸色有些难看。张敏跟在他身后,眼眶红红的,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老周走到林慧身边,压低声音说:“老婆子,你怎么能跟姐谈钱呢?一家人哪能这么算啊,姐也不容易,你就别为难她了。”
林慧看着老周,心里一阵失望。她知道老周憨厚,不擅长拒绝人,但她没想到,老周竟然不站在她这边,反而觉得她在为难张敏。她深吸一口气,没有再跟老周争辩,只是对张敏说:“大姐,我的条件已经说了,你好好考虑一下,想好了给我打电话。我和老周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说完,她拎起包,转身就走。
老周连忙跟上去,出门后,他拉着林慧的胳膊:“老婆子,你别生气啊,有话咱们好好说。” 林慧甩开他的手,眼眶有些发红:“老周,我不是生气,我是委屈。我期待了那么久的退休生活,就因为张敏一句话,就要泡汤了。我要两万块,不是为了钱,是为了让她知道,我的时间和精力不是白给的。你要是不能理解我,那这日子没法过了。”
老周看着林慧泛红的眼眶,心里也不好受。他知道林慧说得对,但是一边是自己的姐姐,一边是自己的妻子,他夹在中间,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林慧没有再跟老周说话,径直往前走。阳光依旧明媚,但她的心情却一片灰暗。她不知道这场关于照顾婆婆的风波,最终会以怎样的方式收场,也不知道自己期待已久的退休生活,还能不能回到正轨。
![]()
从张敏家出来,林慧一路沉默地往前走,老周骑着电动车跟在旁边,几次想开口劝,都被她冷淡的眼神挡了回去。初夏的风带着栀子花的香气,可林慧心里却像压着块冰,连之前满心期待的云南旅行,此刻想起来都觉得遥远又渺茫。
回到家,林慧把帆布包里的退休证拿出来,放在茶几上。红色的证件在灯光下显得有些刺眼,她指尖划过烫金字体,突然觉得鼻子发酸 —— 自己兢兢业业工作三十年,好不容易盼来退休,想好好享受几天属于自己的日子,怎么就这么难?
“老婆子,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 老周端着一杯温水递过来,声音带着几分讨好,“张敏她就是性子急,说话不过脑子,你别跟她一般见识。妈年纪大了,确实需要人照顾,咱们总不能真不管吧?”
林慧接过水杯,却没喝,只是看着老周:“我没说不管妈。但照顾老人是子女的共同责任,不是我一个人的义务。张敏是女儿,难道就没责任吗?她开店忙,我退休就该牺牲自己的生活?老周,你摸着良心说,我这个要求过分吗?”
老周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挠挠头叹气:“我知道你不过分,可张敏她…… 她就是爱算计,觉得你好说话。要不我再跟她说说,让她多少给点补贴,不一定非要两万?”
“不行。” 林慧放下水杯,语气坚定,“两万块一分都不能少。这不仅是补贴,更是对我付出的认可。我放弃旅行,放弃帮儿媳,每天要给妈做饭、洗衣、陪她看病,这些难道不值两万块吗?如果张敏觉得贵,那她就自己照顾,或者把妈送回养老院,咱们按之前的约定,轮流去看望。”
见林慧态度坚决,老周也没再劝,只是蹲在墙角抽烟,眉头皱成了一团。他知道妻子说得有道理,可一想到姐姐会哭闹撒泼,想到母亲可能会受委屈,他就觉得左右为难。
接下来的三天,张敏没给林慧打电话,却天天给老周发微信,一会儿说妈在家摔了一跤,幸好她及时回来才没出事;一会儿又说妈想孙子了,夜里偷偷哭;最后甚至说林慧 “不孝顺”,连婆婆都不愿意照顾。老周每次看了微信,都唉声叹气,却也没再劝林慧让步。
第四天早上,林慧正在收拾行李箱 —— 她还是没放弃去云南的想法,要是张敏不同意她的条件,她就按时出发,至于照顾婆婆的事,就让张敏自己想办法。刚把几件薄外套叠好放进箱子,门铃突然响了。
打开门,竟然是张敏和婆婆王秀兰。张敏手里拎着一袋水果,脸上堆着不自然的笑,王秀兰则低着头,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布包,看起来有些局促。
“弟媳,在家呢?” 张敏把水果放在门口的鞋柜上,不等林慧邀请,就拉着王秀兰进了屋,“我带妈来看看你,妈这几天总念叨你。”
王秀兰抬起头,眼神躲闪地看着林慧:“慧儿,你别跟敏敏生气,她也是没办法……”
林慧请她们坐在沙发上,给两人倒了水,然后直截了当地问:“大姐,你今天来,是同意我的条件了吗?”
张敏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说:“弟媳啊,两万块是不是太多了?妈每个月在养老院才八千,你这一下子要两万,是不是有点……”
“不多。” 林慧打断她的话,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纸笔,放在茶几上,“养老院包吃包住有护工,可我照顾妈,要负责一日三餐,还要根据她的口味调整,每天要陪她散步、聊天,她要是头疼脑热,我还得送她去医院,这些都是额外的精力。而且这两万块里,包含了妈的生活费、水电费,还有我的护理费,我会记好每一笔账,每个月给你看,绝对不会多要一分钱。”
张敏看着林慧认真的样子,又看了看旁边低头不语的母亲,心里纠结得厉害。她店里确实忙,根本没时间照顾母亲,送回养老院,母亲又说不愿意去,想来想去,好像真的只有让林慧照顾这一个办法。可一想到每个月要拿出两万块,她就觉得肉疼 —— 那可是她店里大半个月的利润。
“姐,你要是觉得不合适,就自己照顾妈。” 老周从房间里走出来,语气带着几分疲惫,“这几天我想了想,慧儿说得对,照顾妈不是她一个人的责任。你要是实在忙,我就请个长假,在家照顾妈,反正我还有几年也退休了。”
张敏一听老周要请假,顿时急了:“你请假?你一个月工资才几千块,请假了家里开销怎么办?儿子马上要买房,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你怎么能请假?”
“那你就同意慧儿的条件。” 老周看着张敏,眼神里带着几分失望,“姐,你总想着自己的利益,怎么不想想慧儿的难处?她盼退休盼了多少年,好不容易能歇歇,却要为了照顾妈放弃自己的计划。你拿两万块,换她全心全意照顾妈,这已经很划算了。”
张敏被老周说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沉默了半天,才咬着牙说:“行,两万就两万。但你得保证好好照顾妈,不能让她受委屈,账目也要公开,我可不想花了钱还落埋怨。”
林慧见张敏终于同意,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她拿起笔,在纸上写下约定:“我会好好照顾妈,每天给她做可口的饭菜,陪她散步,定期带她去体检。账目我会记在本子上,每笔开销都有凭证,你随时可以看。”
王秀兰看着两人达成约定,脸上露出了笑容,拉着林慧的手说:“慧儿,辛苦你了,以后妈一定听你的话,不给你添麻烦。”
林慧回握住婆婆的手,心里也软了下来:“妈,您别这么说,照顾您是应该的。以后咱们就在一块儿住,互相有个照应。”
接下来的日子,林慧把婆婆接到了自己家。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给婆婆做营养丰富的早餐,上午陪婆婆在小区里散步,下午要么陪婆婆看电视、织毛衣,要么就给婆婆读报纸。婆婆牙口不好,她就把饭菜做得软烂些;婆婆喜欢吃甜食,她就偶尔做些低糖的糕点;婆婆有高血压,她每天都提醒婆婆吃药,定期给婆婆量血压。
每个月月底,林慧都会把账目拿给张敏看 —— 买菜花了多少,买水果花了多少,给婆婆买衣服花了多少,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还有对应的发票和收据。张敏看着详细的账目,虽然还是有些心疼钱,却也挑不出毛病,偶尔还会主动问:“妈最近身体怎么样?要不要我买些补品过去?”
![]()
林慧也没亏待自己。周末老周休息的时候,她就会让老周在家照顾婆婆,自己出去和老姐妹们逛街、喝茶,偶尔还会去附近的公园学跳广场舞。她知道,照顾婆婆重要,但也不能完全失去自己的生活。
过了几个月,儿媳怀孕了,林慧就跟张敏商量:“儿媳怀孕了,我想每个月去她那儿住几天,帮忙做做家务。这几天就麻烦你过来照顾妈,或者你把妈接过去住几天。”
张敏这次没有推辞,爽快地答应了:“行,你去照顾儿媳吧,妈我来照顾。反正我店里最近不忙,正好跟妈多待几天。”
林慧去儿媳家的时候,还会把婆婆也带上,让婆婆跟儿媳多亲近亲近。看着婆婆和儿媳有说有笑的样子,林慧心里暖暖的 —— 她知道,自己当初的坚持是对的。如果她当初一味退让,不仅会委屈自己,还可能因为心里不平衡,跟张敏、跟婆婆产生矛盾,到时候家庭关系只会更糟。
年底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张敏端着酒杯,走到林慧面前,难得真诚地说:“弟媳,这一年辛苦你了。要不是你照顾妈,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以前是我不对,总想着占便宜,以后咱们好好相处,共同照顾妈。”
林慧接过酒杯,跟张敏碰了一下:“都是一家人,不说这些。只要咱们互相理解,互相体谅,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老周看着和谐的一家人,笑得合不拢嘴,给林慧夹了一块她最爱吃的红烧肉:“老婆子,你辛苦了,多吃点。等开春了,咱们再去云南旅行,这次一定让你玩个痛快。”
林慧咬着红烧肉,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退休生活虽然没有按照她最初的计划进行,但却因为她的坚持和底线,变得更加充实和温暖。有时候,守住自己的底线,不是自私,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家庭关系,让每个人都能在责任和自我之间找到平衡,这样的日子,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幸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