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电饭锅忘按开关被儿媳骂哭,我回老家后才知真相
我叫王秀琴,今年56岁。
老伴走得早,我一个人把儿子陈浩拉扯大,供他读完大学,在城里安了家。
三年前,儿媳林悦生了孙子乐乐,儿子一个电话打过来,说林悦产假休完了要上班,让我去城里帮忙带孩子。
我在老家一个人住着,种种菜,养养鸡,日子清净惯了,本不想去。
但儿子说:“妈,就当来享福了,我们给您养老。”
我心一软,想着能天天看见孙子,就收拾了行李,锁了老屋的门,去了城里。
这一待,就是三年。
城里的日子,跟老家完全是两个样。
高楼大厦,车来车往,我刚去的时候,连电梯都不会坐,出门买个菜都怕迷路。
儿子和儿媳工作忙,每天早出晚归。
我的一天,就是围着孙子和灶台转。
早上五点半起床,给他们做早饭。
他们一走,我就带着乐乐,洗衣服,搞卫生,下午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准备晚饭。
乐乐正是淘气的年纪,一刻也离不开人,一天下来,我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但看着孙子一天天长大,会喊奶奶了,会跑会跳了,我心里是甜的。
我觉得,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为儿子分担点,值了。
儿媳林悦,是个城里姑娘,在一家大公司上班,听说是部门主管,挺厉害的。
她对我,不能说不好,但也说不上亲近。
她会给我买新衣服,但从来不问我喜欢什么款式。
她会给我钱,但每次都像是完成任务。
我们俩住一个屋檐下,一天说不上十句话。
她下班回来,总是很累的样子,往沙发上一坐就开始看手机,很少跟我聊天。
我做的饭菜,她也只是默默地吃,从不说好不好吃。
我有时候觉得,这个家,我像个外人,一个拿工资的保姆。
可转念一想,年轻人压力大,我多担待点就是了。
直到那天,一件小事,让我彻底寒了心。
那天乐乐不知道怎么了,特别闹人,粘着我一整天,我抱着他哄了一下午,晚饭准备得就有点晚。
我急急忙忙淘了米放进电饭锅,转身就去切菜炒菜。
等我把三菜一汤端上桌,儿子和儿媳正好开门回来。
“妈,我饿死了,今天开了一天会。”儿子陈浩有气无力地把包扔在沙发上。
林悦也是一脸疲惫,换了鞋就去洗手。
“饭好了,快来吃吧。”我招呼他们。
一家人坐下,我给孙子盛了碗汤,吹了吹喂他。
林悦拿起碗,走到电饭锅前,一打开,愣住了。
“妈,饭呢?”她回头问我。
“在锅里啊。”我还没意识到问题。
“这米还是生的!您没按开关吗?”林悦的声音一下就高了八度。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才想起来,光顾着炒菜,真的忘了按煮饭键。
“我……我忘了。”我小声说。
林悦把电饭锅内胆“哐”地一下顿在台面上。
“忘了?您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我们上一天班累死了,回来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乐乐也饿着呢!您一天到晚在家,就做这点事还做不好?”
她的话像一根根针,扎在我心上。
我张了张嘴,想解释,说乐乐今天不舒服,我太累了。
可看着她那张满是怒气的脸,我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脸上火辣辣的,又羞又气。
“小悦,你少说两句,妈也不是故意的。”儿子过来打圆场。
“不是故意的?这都多少次了?上次把锅烧糊了,上上次把我上千块的羊毛衫洗缩水了!我每天在公司被老板骂,回家还要操心这些事,我容易吗我?”林悦的火气更大了。
我低着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那件羊毛衫,是她扔在洗衣机旁边的,我以为跟别的衣服一样,就一起洗了。
我给她道过歉,她当时也没说什么。
没想到,她都记在心里。
原来,在她心里,我就是个只会添乱的乡下老太婆。
那晚的饭,谁也没吃好。
儿子点了外卖,林悦扒了两口就回了房间。
我没什么胃口,哄着孙子吃了点东西,就默默回了我的小屋。
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林悦的话一遍遍在我脑子里回响。
三年的付出,在她眼里,竟然一文不值。
我来这里,不是为了享福,是为了给他们当免费保姆,一个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保姆。
天快亮的时候,我做了个决定。
这个家,不欢迎我,我走。
第二天一早,等他们都去上班了,我收拾了几件衣服,装进一个布包里。
我看着熟睡的孙子,亲了亲他的额头,眼泪掉了下来。
我在桌上留了张纸条:
“陈浩,小悦,我年纪大了,手脚不利索,总给你们添麻烦。我先回老家了,你们自己多保重。”
然后,我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那个我待了三年的“家”。
回到乡下老屋,推开门,一股灰尘味。
我简单收拾了一下,躺在自己那张硬板床上,心里说不出的踏实。
这里没有高楼,没有汽车,只有鸟叫和风声。
真好。
第一天,没人给我打电话。
第二天,儿子打来了,电话一接通就是一顿吼:“妈!您怎么不声不响就走了?您知道我们多担心吗?”
我心里还憋着气,冷冷地说:“我在这给你们添乱,还不如回来清静。”
“妈,小悦她不是那个意思,她就是工作压力大……”
我没等他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我不想听任何解释。
又过了一天,一个陌生的号码打了进来。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
“妈……”电话那头,是林悦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疲惫。
我没说话。
“妈,对不起。”
听到这三个字,我的眼泪“刷”地一下就下来了。
“那天是我不对,我不该那么跟您说话。我那天在公司被领导骂了,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出了问题,我压力太大了,回家就没控制住脾气。我真的不是嫌弃您。”
她在电话那头,好像哭了。
“您走了之后,家里全乱了。陈浩不会做饭,乐乐天天哭着要奶奶。我下班回来还要收拾一堆烂摊子,我才知道您平时有多辛苦。我错了,妈,我真的错了。”
我的心,一点点软了下来。
“还有……”她顿了顿,继续说,“我给您报了个老年大学的书法班,就在咱们小区附近,学费都交了。我想着您平时一个人带孩子也闷,想让您有点自己的事做,交点朋友。我本来想等您生日给您个惊喜的……妈,您回来吧,我们不能没有您。”
听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握着电话失声痛哭。
原来,她不是不关心我。
她只是不擅长表达。
她嘴上说着嫌我碍事,心里却在为我的晚年生活打算。
那个书法班,那个我想给我的惊喜,才是她最真实的想法。
我这个老婆子,差点因为一时的气话,误会了一个真心待我的好儿媳。
人到中晚年才明白,两代人之间,有代沟,有摩擦,都是正常的。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压力,他们不是不孝顺,只是生活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有时候会用错了表达方式。
作为长辈,我们多一些体谅,多一些包容,家才能和睦。
一个愿意在你背后,默默为你打算的儿媳,比什么都珍贵。
朋友们,你们觉得年轻人压力大,我们做长辈的是不是该多体谅一些?家人之间有了矛盾,应该怎么解决才好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