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欧美彻底傻眼!中国北重耗时三年,成功攻克世界难题“360工程”!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说起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但这东西可是工业领域的"卡脖子"技术。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想造核电站、建石油管道、搞军工项目,都得花大价钱从欧美进口这种钢管,一根就要5万美元起步。

老外不光要价高,还经常卡着不卖,看心情供货。

就在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下,“北方重工”却用三年时间成功攻克了世界难题“360工程”,直接把欧美那些企业看傻了眼。这事儿到底有多难?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



被“卡脖子”的日子有多难熬

2000年代初期,中国工业发展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想建核电站吧,主管道用的厚壁无缝钢管必须进口。想搞石油化工吧,高压管道还是得买外国货。

这种管子不是普通货色,直径动不动就四五百毫米,壁厚几十毫米,材质要求极其苛刻,耐高温耐高压,国内根本生产不了。

那时候的价格贵得离谱。一根标准尺寸的管子,国外报价至少5万美元,碰上急单或者国际关系紧张,价格还得往上提。



更要命的是供货周期,欧美企业想什么时候交货就什么时候交货,你着急也没用。

有一次国内某个核电项目等着用管子,结果对方硬是拖了八个月才发货,项目进度被严重拖累。

国内也不是没想过自己造。一些企业拿到进口产品,照着样子仿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可仿制出来的管子,成品率只有可怜的20%。十根里面八根报废,不是尺寸不达标,就是内部有裂纹,根本用不了。

关键技术被老外死死攥在手里,相关的技术资料、工艺参数,一个字都不外泄。

这种局面持续了十几年,国家每年要花费数十亿美元的外汇购买这些钢管。工业界的人都憋着一口气,总有一天得把这事儿自己拿下来。



十亿投资赌一个未来

2005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一个重型装备专项计划。这个计划瞄准的,就是那些被外国垄断的关键设备。

科技部找了好几家企业谈,最后把任务交给了辽宁的“北方重工”。

这家老国企有几十年的重型装备制造经验,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这个实力的单位。



2006年初,项目正式立项。国家一次性批下来10亿元的投资,要求北方重工搞出一台3.6万吨级的垂直挤压机。

这个吨是什么概念?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挤压机也就3万吨,北方重工这次要做的,是直接超越国外现有技术。

项目组成立后,领导班子就感觉到了压力。团队里聚集了上百名工程师,平均年龄40多岁,都是厂里的技术骨干。



开第一次动员会的时候,总工程师说得很直白:"这事儿从来没人干过,国外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咱们得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压力最大的是设计阶段。国外对这种设备严格保密,连张照片都找不到。

工程师们翻遍了图书馆,只找到几本苏联时代留下的俄文技术书籍,还是六七十年代的老古董。



没有先进的设计软件,很多参数只能靠计算尺和手工计算。一个关键部件的设计图纸,往往要画上几个月,反复修改几十遍。

2006年底,设计方案终于定下来。

按照规划,整台设备高度超过20米,总重量达到5000吨,光主机架就重1500吨。这么大的设备,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差错。



最难熬的三年攻坚战

2007年春天,设备开始进入制造阶段。最先遇到的麻烦,就是主机架的铸造。

1500吨的钢铁铸件,国内从来没做过这么大的。第一次浇铸,刚刚冷却定型,表面就出现了几十条裂纹,整个铸件直接报废。

铸造车间的老师傅看着那堆废料直摇头。

问题出在哪儿?温度控制不准?冷却速度不对?还是钢材配方有问题?工程师们把失败的铸件切开,一层层分析金相组织,测试各种数据。



折腾了大半年,做了十几次配方调整,才找到合适的合金比例和热处理工艺。

2008年初,主机架终于铸造成功。可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么重的东西怎么运输?怎么吊装?

设备组装需要在厂房里完成,每个零部件都重达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移动一次就是个大工程。

最初的方案是租用国外的专业吊装设备,报价高得吓人,一天租金就要几十万。



技术团队干脆自己设计了一套翻转系统。用液压装置配合特制的轴承,让重型部件可以在厂房里平稳移动和翻转。

这套系统后来被证明非常好用,不仅节省了上千万的租赁费用,还缩短了组装时间。

2009年进入最关键的调试阶段。液压系统的压力要达到3.6万吨,控制精度要精确到毫米级,这对所有参数的匹配要求极高。



前几次冷运行,设备总是出现各种小毛病,油管漏油、阀门卡死、传感器失灵,每天都在排查问题。

7月13日,这一天所有人都记得清清楚楚。经过反复调试,设备终于达到了热试的条件。

钢坯被加热到1200度,放进挤压筒里,液压系统全力启动,3.6万吨的压力轰然而下。



几分钟后,一根直径508毫米的无缝钢管从设备另一端缓缓挤出。车间里爆发出欢呼声,有些老工程师眼睛都红了。

质检部门连夜对钢管进行检测。

尺寸精度完全达标,内部探伤没有发现任何缺陷,成品率达到了80%,远远超过当初定下的60%的目标。这一刻,在场的每个人都知道,三年的苦没有白吃。

从技术追赶到行业领跑

2010年初,设备通过了国家验收。专家组给出的评价是:"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更让人意外的是,几家欧美企业主动找上门来,想参观这台设备,还提出了技术合作的意向。

过去对中国严防死守的那些公司,现在反过来想学习中国的技术了。

设备投产后,效益马上显现出来。年产能达到5万吨,单根钢管的生产成本比进口价格降低了70%以上。



秦山核电站的主管道,华能电厂的高压锅炉管,西气东输工程的石油管道,全都用上了国产货。

军工领域的一些关键装备,也因为有了这种钢管,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2011年,北方重工接到了第一批国际订单。东南亚某国要建设石化工厂,选择了中国生产的厚壁无缝钢管。

价格比欧美产品便宜30%,质量却完全不输。到2013年,北方重工的钢管产品已经出口到十几个国家。2023年,仅出口业务的产值就突破了一个亿。



这台设备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钢管本身。

下游的风电设备制造、高端合金加工、精密机械加工,都因为有了可靠的国产管材,获得了快速发展。

国内形成了从铁矿石开采、冶炼、加工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国家在能源、军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不再受制于人。



2020年,河北某重工企业投产了新一代5万吨级挤压机,国产化率达到95%技术还在继续进步,设备还在不断升级。

欧美那些曾经垄断市场的企业,现在不得不大幅降价才能保住一点市场份额。全球厚壁无缝钢管市场的格局,已经彻底改变。



《——【·结语·】——》

北方重工用三年时间攻克的,不只是一台机器,更是一条被外国人卡了几十年的脖子。

从被迫进口到自主生产,从技术封锁到国际领先,这个过程证明了一个道理: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啃下来。

那些曾经看不起中国制造的人,现在不得不承认,中国人能做出世界上最好的重型装备!

信息来源
1.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2010-2023)》
2. 国家科学技术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验收报告》
3.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3.6万吨垂直挤压机研制历程》技术档案
4. 中国工程院:《中国制造2025重大装备创新工程案例集》
5. 《中国冶金报》2010年相关报道:《打破国外垄断 北重3.6万吨挤压机投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携程发布Q3财报:营收183亿元,净利润199亿元

携程发布Q3财报:营收183亿元,净利润199亿元

鞭牛士
2025-11-18 06:50:58
刚从宁波回来,毫不客气的说,宁波就是全国郊区城建天花板!

刚从宁波回来,毫不客气的说,宁波就是全国郊区城建天花板!

吃货的分享
2025-11-18 13:35:10
儿子满月,岳母给5元红包说心意到了就成,仨月后岳母也过生日

儿子满月,岳母给5元红包说心意到了就成,仨月后岳母也过生日

船长与船1
2025-11-12 10:40:24
正式确定!国安续约2大主力,太子再获2年合同,现役国脚终老球队

正式确定!国安续约2大主力,太子再获2年合同,现役国脚终老球队

体坛鉴春秋
2025-11-18 11:34:14
A股:超4100股惨绿!主力已经摊牌,不出意外,明天还会继续下跌

A股:超4100股惨绿!主力已经摊牌,不出意外,明天还会继续下跌

虎哥闲聊
2025-11-18 15:07:11
陕西三地级市迎来新任市政府领导,80后工学博士出任代市长

陕西三地级市迎来新任市政府领导,80后工学博士出任代市长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12:14:23
12岁小学生在家服药身亡,遗书称:太累,太累,不会写英文单词

12岁小学生在家服药身亡,遗书称:太累,太累,不会写英文单词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7 20:12:15
王大陆当庭认罪,鞠躬道歉

王大陆当庭认罪,鞠躬道歉

扬子晚报
2025-11-18 11:18:14
国家都警告不要去日本旅游,怎么还那么多人去!

国家都警告不要去日本旅游,怎么还那么多人去!

花千重
2025-11-18 14:17:53
没理“涉华警告”,特朗普:卖!

没理“涉华警告”,特朗普:卖!

观察者网
2025-11-18 10:35:06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小莫哥哥野钓日记
2024-03-14 19:01:10
京东正式推出“七鲜咖啡”:承诺只用鲜奶!每周新开3-5家门店

京东正式推出“七鲜咖啡”:承诺只用鲜奶!每周新开3-5家门店

快科技
2025-11-18 01:30:07
韩国1-0越南 熊猫杯2胜1负收官 U22国足形势明朗:末轮赢球即夺冠

韩国1-0越南 熊猫杯2胜1负收官 U22国足形势明朗:末轮赢球即夺冠

我爱英超
2025-11-18 17:27:57
中国39个考察团紧急叫停,日本市长访华被拒,日媒扬言击沉福建舰

中国39个考察团紧急叫停,日本市长访华被拒,日媒扬言击沉福建舰

影像温度
2025-11-18 17:15:05
张继科"炮轰"刘国梁,2017年换教练不提前说,谁会高三换语文老师

张继科"炮轰"刘国梁,2017年换教练不提前说,谁会高三换语文老师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0-12 17:15:34
55岁钟丽缇最后一次试管失败那天,张伦硕把体检单直接扔进垃圾桶

55岁钟丽缇最后一次试管失败那天,张伦硕把体检单直接扔进垃圾桶

岁月有情1314
2025-11-16 23:37:54
大梦初醒已为时晚?2大芯片巨头反叛,中国不会再原谅

大梦初醒已为时晚?2大芯片巨头反叛,中国不会再原谅

沧海旅行家
2025-11-18 13:29:13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新华社
2025-11-17 15:54:02
戏子误国!国家出手后,人民日报点名的这3位明星永无出头之日

戏子误国!国家出手后,人民日报点名的这3位明星永无出头之日

不八卦掌门人
2025-07-25 21:56:46
1960年,赵一曼的儿子给毛主席寄了封讽刺信,主席看后回复6个字

1960年,赵一曼的儿子给毛主席寄了封讽刺信,主席看后回复6个字

博览历史
2025-11-09 20:20:03
2025-11-18 18:15:00
叹知 incentive-icons
叹知
历史不是注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
4880文章数 3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刚刚,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模型建构——语文组第四届学术节观课评课交流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