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与法国近日正式敲定一项为期10年的长期防务合作协议,其中核心内容——乌克兰将分阶段接收100架“阵风”战斗机,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协议签署现场直言,这份协议堪称“历史性突破”,不仅是军事援助的升级,更是两国战略协作的重要里程碑。
除核心的战机援助外,协议清单还包含升级版多用途作战飞机、数量未公开的先进雷达系统、空对空导弹及精确制导炸弹,更有8套备受期待的SAMP-T地对空导弹系统,这套系统此前已在实战中展现出对高空目标的拦截能力。
11月17日,泽连斯基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特意选择在基辅附近一处戒备森严的空军基地签署意向书,仪式现场还展示了法国此前交付的幻影2000战斗机。
事实上,法国在对乌军事支持上已持续加码,除幻影2000外,还提供了凯撒自行火炮等装备。
从乌克兰整体外援格局看,除法国外,其还从波兰、罗马尼亚等盟国接收了苏联时期的米格-29、苏-25战机以补充损耗,美制F-16战斗机也已陆续抵达并投入训练,而与瑞典关于“鹰狮”战斗机的谈判也进入实质性阶段,空中力量正逐步完成现代化转型。
![]()
近四年的冲突中,乌克兰空军始终在以弱敌强的态势下作战,面对规模超其数倍、技术更先进的俄罗斯空军,虽凭借战术灵活取得部分战果,但整体制空权仍处于劣势,外界分析普遍认为俄空军受指挥体系、弹药补给等问题影响,实际作战表现未达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100架“阵风”战机全部到位,也并非解决战局的“灵丹妙药”。军事专家测算,一名成熟飞行员要熟练驾驭“阵风”这类多用途战机,至少需要6至8个月的系统培训,而乌克兰目前具备四代机驾驶基础的飞行员数量有限,这将显著推迟战机形成实战能力的时间节点。
尽管法军现役“阵风”部分机龄已超15年,但经过多次现代化升级后,其搭载的RBE-2有源相控阵雷达、“流星”远程空空导弹等装备,仍具备与俄军苏-35等主力战机抗衡的能力。
专家指出,“阵风”的多任务能力尤为突出,既能执行制空作战,又可搭载精确制导武器实施对地打击,一旦形成规模化战力,将大幅提升乌克兰的空中突击与纵深打击能力。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法国能按计划交付,且乌克兰能培养出足够的飞行员和地勤保障人员。
乌克兰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奥列克桑德尔·梅列日科向外媒《新闻周刊》强调,这份协议的政治意义甚至超过军事价值,“这是法国对乌克兰主权的坚定背书,更是对俄罗斯扩张野心的政治重击”。
作为法国达索航空公司的王牌产品,“阵风”自2004年服役以来,已成功出口至卡塔尔、阿联酋、印度等多个国家,凭借可靠性能赢得国际市场认可,此次对乌援助也被视为该机型实战口碑的重要考验。
防空系统一直是乌克兰的核心诉求,此前俄军多次发动导弹袭击,给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但北约欧洲成员国当前也面临两难处境:一方面要响应对乌援助呼吁,另一方面需应对自身防空压力——随着冬季临近,欧洲多国担忧俄军可能重启对能源设施的打击,正加紧补充防空导弹储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乌援助的规模。
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协议签署的细节,透露他与马克龙共同会见了乌克兰国防企业代表,双方探讨了在弹药生产、装备维修等领域的合作,试图推动乌国防工业实现自主化。
而就在上个月,乌克兰国防代表团访问美国期间,也曾与洛克希德·马丁、雷神等军工巨头会谈,寻求联合生产部分武器装备的可能性。
在外交斡旋层面,局势同样复杂。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竞选活动中承诺,若重返白宫将在24小时内通过外交手段推动停火,但目前美国政府的对乌政策仍以军事支持为主,且相关停火斡旋努力因俄乌双方立场悬殊已陷入停滞。
分析认为,此次法乌防务协议的落地,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地区力量平衡,给未来的和平谈判增添新的变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