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本周,英伟达有望重新点燃人工智能交易热潮——尽管市场对AI需求可持续性以及行业内部融资结构高度关联性的担忧与日俱增。
多位分析师对英伟达将在周三(11月19日)发布财报时释放出强有力的信号抱有乐观预期,而这要求公司在此前管理层提出的“到明年为止 Blackwell 和 Rubin 架构收入可达 5000 亿美元”的展望基础上进一步扩展。
Cantor Fitzgerald 分析师 C.J. Muse 表示,投资者将寻求了解英伟达未来更长时间(甚至到 2027 年)的需求前景。他和团队“并不担心黄仁勋会让人失望”。
Muse 在周一的报告中表示,他预计将看到“强劲订单趋势的重申”,主要基于季度内来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客户、主权国家客户和基础设施供应商的评论,因为行业仍处于 AI 基础设施建设和“Token 生成拐点”的起步阶段。Token 指的是 AI 模型在训练和推理过程中处理的信息单位。
鉴于英伟达对整个 2026 年都有“清晰可见”的需求,并基于 Muse 的假设明年产能已全部售罄,他表示希望黄仁勋的评论能够通过强调当前“难以满足的算力需求”以及对 2027 年的更高可见度来缓解市场对 AI 泡沫的担忧。Cantor 团队预计英伟达将勾勒出明年 3500 亿至 4000 亿美元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愿景,并在 2027 年达到 4500 亿至 5000 亿美元。
尽管英伟达近期的业绩展望十分强劲,其股价仍较 10 月底的峰值下跌约 10%,其他 AI 概念股的跌幅更深。
Jefferies 分析师 Blayne Curtis 在上周五的报告中表示,他预计英伟达在周三公布截至 10 月的财季业绩时,将“重新加速”此前的“超预期并上调指引”的节奏。上一次财报中,英伟达的超预期幅度未达到投资者的期待。
此次,根据 FactSet 一致预期,英伟达预计将公布 548 亿美元营收和每股调整后收益 1.25 美元。对下个财季(第四财季),华尔街预计营收约为 620 亿美元。
D.A. Davidson 分析师 Gil Luria 表示,他预计“又一个季度的业绩将凸显对 AI 算力的压倒性需求,而这种需求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
近期的市场担忧“低估了未来几年对于算力的巨大需求”,Luria 指出大型云厂商、新兴云服务商以及 OpenAI、Anthropic 等前沿 AI 实验室的趋势。
虽然 Luria 承认英伟达近来通过投资初创公司并由后者借债购买英伟达芯片,推动了市场上一些“不健康行为”,但他认为这并不会改变他对算力需求的判断。
与此同时,瑞穗证券交易台分析师 Jordan Klein 表示,目前英伟达的股价与业绩“被过度分析”,因此“公司想要实现足够强劲的超预期并上调指引,从而在财报后引发重新买入潮,难度非常大”。因此,他预计英伟达股价在财报公布后及今年余下时间内都不会出现太大波动。
尽管如此,他认为英伟达仍是“进入 2026 年前整个科技领域中最值得做多的标的之一”。不过,投资者日益担心 AI 资本开支“可能达到不可持续、难以通过现有信贷市场融资”的水平。
Klein 表示,英伟达可以通过披露更多订单管线细节或数据中心业务积压情况来扭转投资者情绪。他指出 AMD 与博通近期在提供更长期收入指引和客户设计胜利后,股价均出现上涨。
更具体地说,他认为英伟达若能披露来自超大规模客户与主权客户未来订单的规模与范围,将有助于缓解市场担忧,并让投资者对公司业务“在 90 天视角之外”拥有更多清晰度和理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