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诸葛亮”是什么意思,读者诸君都知道,咱们今天也当一回事后诸葛亮,帮刚刚进位汉中王的刘备拿个主意:汉中战火已经熄灭,称王大典也办完了,西川暂时也没有什么大乱子,他应该把谁派回荆州?
益州和汉中基本无战事,而荆州却面临曹操孙权两头虎狼的觊觎,这一点庞统生前早有预言:“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荆州乃四战之地,确实不适合当大本营,但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说法,荆州是战略支撑点和北伐出发点,万万丢不得:“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诸葛亮说这番话的时候,刘备还是左将军,诸葛亮属意的上将,自然是关羽——关羽万马军中斩颜良轰动天下,诸葛亮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
庞统说荆州不好守,诸葛亮说荆州必须守,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庞统已经不在了,诸葛亮又是个坚定的联吴派,所以可能对孙权方面的威胁估计不足,但刘备已经“停妻再娶”——在没有休掉孙权妹妹的情况下又娶了吴懿的妹妹并立为正室,这对孙权来说,已经是可以撕破脸的莫大羞辱了。
孙刘联姻原本就是同床异梦,我们按时间推算,刘备和孙权的妹妹结婚至少应该有两年:建安十三年末赤壁之战,建安十四年孙刘结亲,建安十六年刘备入川,刘备进位汉中王后不但娶了吴懿的妹妹再做新郎,而且又生了刘永、刘理(这两个孩子在史书中都是刘禅庶弟,应该不是吴夫人生的,而且刘永和刘理也不是一个娘),这说明刘备并不是没有生育能力,孙小妹年纪也不大,所以他们相处两年却无一男半女,绝对是有问题的。
只有孙夫人和吴夫人都一无所出,刘禅的位置才稳固,这是蜀汉君臣都明白的道理,关羽张飞赵云对刘禅的感情自不必说,诸葛亮是刘禅的老师(初备以诸葛亮为太子太傅),他们自然不会希望蜀汉发生夺嫡之争,更不会给刘备废长立幼的机会。
![]()
蜀汉人才匮乏是中后期才出现的窘境,刘备跨有荆州益州汉中的时候,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文有诸葛亮、法正、许靖、糜竺、孙乾、简雍、伊籍、秦宓、蒋琬、费祎、董允,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刘封、魏延、王平、马岱,“将二代”按时间推算,有几个也应该成长了起来。
说文有某些人、武有某些人,其实也不太严格,因为起码在三国时期,文武是很难分开的,我们所说的“文官”其实都有武职,只不过他们偏重于政事而已,比如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糜竺为安汉将军、孙乾为秉忠将军、简雍为昭德将军、伊籍为昭文将军,而且他们中有几位武功还相当不错:“(糜竺)子威,官至虎贲中郎将。威子照,虎骑监。自竺至照,皆便弓马,善射御云。”
从糜竺到孙子糜照,祖孙三代都很能打,糜芳就更不用说了。汉末三国时期“儒生尚武”也是可以理解的:到处兵荒马乱,手上要是没有两下子,早就被乱兵和流民抓去吃掉了,而且两军交战,军师中郎将也好,军师祭酒也罢,都是要骑在马上陪伴在主公身边,除了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局出谋划策,必要的时候还要替主公挡箭。
![]()
常被当成文官的法正,在刘备集团其实就是文武一把抓:“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刘备带兵征战,一般的时候都是让诸葛亮看守大本营,让庞统或法正跟随自己,这是很明智的安排,刘备伐吴一败涂地,就输在没有一个好参谋长(谋主)上,战败的时候需要刘备亲自断后,说明他不但缺军师,而且缺独当一面的大将。
刘备刚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可不像伐吴时候那样无人可用(黄忠已经病逝,马超已经病重并于章武二年病逝,刘备还收到了马超的遗表),很多人在成都甚至是“闲着”呢,张飞在阆中似乎也没有什么军事行动。
![]()
前面说了,咱们今天要做一次事后诸葛亮,帮诸汉中王刘备调配一下文臣武将,首先我们可以肯定,诸葛亮是不能离开刘备的,因为军师将军诸葛亮前期在刘备集团充当的是萧何角色,足兵足食是他的任务,而且诸葛亮跟东吴的诸葛瑾、曹营的诸葛诞是亲兄弟或族兄弟,有这两层关系,独自镇守荆州或协助关羽守荆州,都是不太合适的。
我们讨论荆州守备人选的时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董督荆州事”的只能是关羽而不作第二人想:正史中的关羽可以说是刘备集团的头号大将、二号实权人物,易中天先生说刘备集团只有关羽擅长训练水军,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就是最好的证明。
关羽的地位不可动摇,他的助手人选就成了问题:法正这个人性格有缺陷,而且比较嚣张,更为重要的是他跟关羽没有半点交情,甚至跟关羽犯冲——法正是不折不扣的士大夫出身,而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法正到了荆州,极有可能变成第二个潘濬。
![]()
法正不行,庞统又没了,真正可以搞和后勤的“文官”,还有糜竺、孙乾、简雍、伊籍,这四个人跟关羽都很熟悉,尤其是孙乾,甚至可以说跟关羽交情深厚:“孙乾字公祐,北海人也。先主领徐州,辟为从事,后随从周旋。先主之背曹公,遣乾自结袁绍,将適荆州,乾又与麋竺俱使刘表,皆如意指。”
关羽被曹操以汉天子名义封为偏将军、汉寿亭侯的时候,孙乾和赵云都在刘备身边,所以笔者认为,一直“闲着”的孙乾和赵云回到荆州,一个管民政外交,一个管后方治安和大本营镇守,关羽可就真的没有后顾之忧了。
关羽确实脾气很大,但是却没有史料说他瞧不起赵云和孙乾:赵云性格严重,孙乾能说会道,而且都是刘备最信任的人,关羽既要顾念旧情,又要给这二位面子,三人有过同生共死的交情,绝不会像潘濬、糜芳、士仁、刘封那样,跟关羽一直闹别扭。
![]()
咱们事后诸葛亮,替刘备给关羽找了两个助手,但换个角度想一想,就会发现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都能想到的事情,刘备和诸葛亮会想不到吗?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可以根据史料替刘备出主意,这也是一种纸上谈兵,刘备和诸葛亮当时可能还有不为人知的困扰和苦衷,所以他们对关羽的态度几乎就是不闻不问,不干涉也没支持,而名义上受关羽指挥的刘封、孟达、糜竺、士仁,或者不给关羽面子,或者跟关羽闹别扭,关羽等于是受到两面夹攻再加上后院起火,这才进退失据一败涂地,如果您穿越到三国时期并在刘备面前说得上话,又会建议他派谁回荆州襄助关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