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突发特讯!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进入高发期,万一感染该怎么办?专家建议要牢记,引发高度关注

0
分享至

当全国性寒潮裹挟着冷空气席卷大半个中国,医院儿科急诊室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患儿的哭声,成了这个冬天最刺耳的警报。多地疾控部门发布的预警显示,这两种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正在低温环境中加速传播。当病毒遇上寒潮,高危人群的防护网该如何织密?

一、诺如病毒:24小时潜伏期的"冬季呕吐病"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李侗曾的诊室里,最近挤满了呕吐不止的孩子。"诺如病毒又叫冬季呕吐病,潜伏期24-48小时,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腹泻更常见。"他翻着病历本解释,这种病毒传播力极强,10-100个病毒颗粒就能致病,相当于吃进10颗盐粒的量就可能中招。

天津疾控中心张颖主任给出更直观的数据:某幼儿园爆发诺如疫情时,首例病例呕吐物污染的玩具,导致后续12名儿童感染。"气溶胶传播更隐蔽,呕吐瞬间产生的飞沫,能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她强调,这也是为何集体单位总出现"一倒倒一片"的聚集性病例。

治疗方面,专家们达成共识:没有特效药,补液是关键。北大医院侯凤琴主任指出:"轻症口服补液盐,严重呕吐需静脉输液。免疫缺陷患者病程可能延长至5-7天,但普通人2-3天就能自愈。"

二、轮状病毒:两岁以下幼儿的"肠道杀手"


广安门医院儿科主任李霁的诊台上,放着轮状病毒检测试纸。"两岁以下幼儿是高危人群,感染后水样便每天可达10余次。"她展示着显微镜下的病毒图像,"这种车轮状结构,能在肠道细胞里疯狂复制。"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令人心惊:全球每年约21.5万儿童死于轮状病毒感染,其中9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但疫苗的出现改变了局面。"从6周龄开始接种,保护率达74%。"李霁强调,"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大了就不会感染,这是误区,病毒可反复攻击。"

三、防控战:从疫苗到习惯的全方位狙击


在疫苗领域,轮状病毒疫苗已形成完整防线。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接种后严重腹泻发生率降低85%。但诺如病毒至今没有疫苗,这让防控更依赖非药物手段。

"消毒湿巾擦手不如流动水洗手。"张颖主任演示着七步洗手法,"酒精对诺如无效,必须用含氯消毒剂。"她特别提醒托幼机构:"餐厨人员出现腹泻必须离岗,有个幼儿园因厨师带病上班,导致30多个孩子集体住院。"

家庭防护中,李霁主任给出具体方案:"孩子呕吐后,用纱布蘸5000mg/L含氯消毒液覆盖30分钟再清理。衣物单独清洗,煮沸消毒30分钟。"她特别强调腹部保暖:"很多孩子腹泻加重,是因为家长怕着凉裹得太厚,反而导致腹部受凉。"

四、集体单位:食品安全的"双保险"机制


学校食堂的备餐间里,餐厨人员正在进行晨检。"我们要求体温超过37.3℃立即离岗。"某中学后勤主任展示着健康监测表,"去年有个配菜员隐瞒腹泻症状,导致两个班级停课三天。"

天津市疾控中心的抽检数据显示,集体单位食堂诺如污染率比家庭高3.2倍。"生熟交叉污染是主因。"张颖主任指着检测报告,"某企业食堂案板生熟混用,导致147人感染,这个教训太深刻。"

五、争议与反思:过度防护的边界在哪里?


当家长们用消毒剂把家里擦得锃亮时,专家们开始担忧另一种极端。"过度消毒会破坏儿童肠道菌群平衡。"李侗曾主任接诊过因长期使用消毒湿巾导致反复腹泻的患儿,"人体需要接触少量病原体来建立免疫记忆。"

这种观点在社交媒体引发争论。有网友质疑:"难道要让孩子故意接触病毒?"李霁主任回应:"不是鼓励接触,而是避免极端。比如孩子玩泥巴后正常洗手即可,没必要用消毒液浸泡。"

结语:病毒教会我们的生存课


在这场与病毒的博弈中,我们逐渐明白:防护不是制造无菌舱,而是建立动态平衡。当寒潮再次来袭时,或许最好的准备不是囤积消毒用品,而是教会孩子正确洗手的方法,培养定时补水的习惯,以及在呕吐发生时保持冷静的科学认知。

毕竟,人类与微生物的战争从未停歇,而真正的免疫力,藏在那些被科学武装的生活细节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取消双休”登上热搜!行内人警告:公务员不是焦点,你在劫难逃

“取消双休”登上热搜!行内人警告:公务员不是焦点,你在劫难逃

行走的知识库
2025-11-18 09:15:22
雷佳音西班牙度假被偶遇,在马德里投资买房,快1年没拍戏好悠闲

雷佳音西班牙度假被偶遇,在马德里投资买房,快1年没拍戏好悠闲

娱圈小愚
2025-11-18 10:58:18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或会出现4大变化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或会出现4大变化

感觉会火
2025-11-17 12:13:41
结婚8年妻子花光116万积蓄,其中67万打赏男主播,丈夫痛哭:不爱了,她耐不住寂寞

结婚8年妻子花光116万积蓄,其中67万打赏男主播,丈夫痛哭:不爱了,她耐不住寂寞

大风新闻
2025-11-18 09:58:09
山西血案中的生死抉择:姐姐一句“别回来”,如何守住全家平安?

山西血案中的生死抉择:姐姐一句“别回来”,如何守住全家平安?

记录生活日常阿蜴
2025-11-17 13:20:49
已经退休的“飞天将军”聂海胜,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已经退休的“飞天将军”聂海胜,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粤语音乐喷泉
2025-11-04 07:20:43
大拉胯了!美国E-7垮台引发西方预警机雪崩,空警-500已经无敌?

大拉胯了!美国E-7垮台引发西方预警机雪崩,空警-500已经无敌?

军机Talk
2025-11-17 10:13:09
家里托关系找的工作有多抽象?网友:真离谱,这是什么家人

家里托关系找的工作有多抽象?网友:真离谱,这是什么家人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4 00:10:03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近史谈
2025-11-02 18:54:35
1-7!意大利悬了,可遇三大苦主,世界杯附加赛首轮,只有5种选择

1-7!意大利悬了,可遇三大苦主,世界杯附加赛首轮,只有5种选择

嗨皮看球
2025-11-17 17:30:29
62岁刘德华晒三餐:三十年如一日地吃几乎同样的食物!

62岁刘德华晒三餐:三十年如一日地吃几乎同样的食物!

诗意世界
2025-11-16 18:03:56
逾30万手大单封涨停!600319,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出炉

逾30万手大单封涨停!600319,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出炉

数据宝
2025-11-18 10:40:47
真没犯规?裁判回应哈登三分绝杀争议:格雷姆斯对他进行合法干扰

真没犯规?裁判回应哈登三分绝杀争议:格雷姆斯对他进行合法干扰

罗说NBA
2025-11-18 12:01:57
重庆铜梁爆炸案:凶手带炸药至茶馆致44死伤,麻将引发悲剧

重庆铜梁爆炸案:凶手带炸药至茶馆致44死伤,麻将引发悲剧

历来纵横
2025-11-18 11:52:58
血迹太空可见,苏丹这场大屠杀何以发生?

血迹太空可见,苏丹这场大屠杀何以发生?

新京报
2025-11-17 13:13:52
行程全剧终,沈伯洋返回台湾,下飞机后紧闭双眼,解放军四面围岛

行程全剧终,沈伯洋返回台湾,下飞机后紧闭双眼,解放军四面围岛

影孖看世界
2025-11-17 18:12:57
从“降职”到封神:他用万炮开路,把最差边军打成王牌尖刀部队

从“降职”到封神:他用万炮开路,把最差边军打成王牌尖刀部队

历来纵横
2025-11-18 11:31:54
据说特朗普突然要访华,背后原因令人震惊!

据说特朗普突然要访华,背后原因令人震惊!

福建平子
2025-11-18 07:59:19
外交部谈G20会议:李强总理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的安排

外交部谈G20会议:李强总理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的安排

澎湃新闻
2025-11-17 15:30:27
丰田将旗舰车型生命周期延长至9年,未来专注于软件更新

丰田将旗舰车型生命周期延长至9年,未来专注于软件更新

观察者网
2025-11-17 18:33:05
2025-11-18 15:44:49
在新加坡生活
在新加坡生活
生活在新加坡,在新加坡生活
970文章数 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女子投诉借剪刀被保安限时20分钟还疑遭威胁 酒店回应

头条要闻

女子投诉借剪刀被保安限时20分钟还疑遭威胁 酒店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OPPO Reno15系列深评:实况封神+颜值暴击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亲子
时尚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命运石之门 RE:BOOT》延期至明年发售 更多细节将公开

亲子要闻

家有“暖心娃”的幸福时光:8岁孩子情绪价值拉满,宝爸心花怒放

大风降温,就穿羊羔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