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大爷,最近记性还是不太好,怎么回事呢?”在社区医院的小诊室里,65岁的陈大爷苦笑着对医生说。他一向勤俭,平日里买药都很在意价格。
一次偶然,老友在茶余饭后聊起,听说“几块钱一瓶的维生素B12,对身体挺有帮助,而且还便宜”。陈大爷半信半疑,便带着药瓶、血检报告一同问诊。
医生仔细查看后,反问道:“你知道维生素B12到底有什么用吗?不少人是忽略了它的作用,有些常见病症,其实和它密切相关!”
![]()
陈大爷一下激起了好奇心——其实,像他一样,对维生素B12真有多少人了解?你或许不知道,花很少的钱,有时却能给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而这其中,第3个“改善点”往往最容易被忽视。
多数人对维生素B12的认知,还停留在“补点营养而已”。但从权威研究来看,这种廉价小药片却关系着人体多项核心健康指标。
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对2.5万人群的长期跟踪研究显示,B12缺乏者中,高血压、贫血、认知衰退等慢性疾病发生率升高约15%-24%。
为什么?原来,维生素B12是造血系统不可或缺的维生素,主要参与红细胞的生成、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以及DNA的合成修复。
![]()
缺乏B12时,血液中的某些“毒性代谢产物”会累积,伤害神经与心血管。尤其中老年人、长期素食或肠胃吸收不佳的人,更容易出现B12摄入不足的问题。
临床上,医生常见的B12缺乏症候,正暗藏在许多“被忽略的小问题”里,比如手脚麻木,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或皮肤苍白发黄等。很多患者一查,才发现与B12缺乏密切相关。
血液系统更健康
维生素B12参与红细胞的成熟和生成,如果长期缺乏,易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补充B12后,研究显示,贫血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可提升12.8%,贫血症状如无力、头晕、气短逐步改善。
神经系统功能得到维护
B12对神经髓鞘修复至关重要,神经外壳就像电线的绝缘皮,保护神经信号畅通。缺乏B12时,容易手脚麻木、步态不稳。
![]()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的临床资料中,有老年人群补充B1212周后,神经传导速度提升近18%,手脚麻木、刺痛等感觉明显缓解。
认知与记忆力提升
哈佛医学院的代谢失调调查显示,B12水平低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同龄组高出近22%。B12充足,有助于维持大脑神经元的活性,对改善记忆、预防老年痴呆有正向作用。尤其是第3点,中老年朋友最应该重视,很多人忽视了B12对脑健康的影响,常常把“健忘”误认为是单纯衰老。
心血管风险降低
补充B12能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这是一种“血管损伤因子”,水平高时,心脑血管病风险升高14%-30%。《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收录的一项干预实验发现,B12补充后,受试者同型半胱氨酸下降了11.2%,心血管健康更有保障。
![]()
关注身体信号
如长期素食、消化吸收差、出现贫血、健忘、手脚麻木等症状,应主动检测B12水平。体检时让医生加查血清B12浓度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科学补充剂量
通常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微克。大部分维生素B12片剂的规格在0.5-1毫克/片,安全性极高,过量时多余B12通过尿液排出,极少有副作用。
选择正规渠道,优先药店或医院
市售补充剂五花八门,尽量选择“国药准字”认证的常规制剂,避免三无产品。对于需要长期补充的人群,建议定期复查血液指标。
![]()
合理搭配膳食,强化吸收
动物肝脏、瘦肉、鸡蛋、牛奶是B12良好来源。素食者可考虑强化食品或专业补充剂。部分老年人肠胃吸收功能减弱,医生会建议“肌肉注射”提高利用效率。
医学界共识认为:维生素B12是人体基本代谢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关系血液、神经、记忆与心血管四大系统健康。适当补充、科学用药,有助于防范诸多常见慢性病。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检测和对因调理,不要盲目自我诊断或随意用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