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
NAD+补充剂宣称的“逆龄”究竟有无科学依据?
祖孙三代换血、日服100多粒药丸、基因编辑、脂肪填充……为了抗衰老,美国富豪布莱恩·约翰逊每年不惜豪掷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33万元),尝试了种种近乎极限的方法。据公开报道,今年47岁的他已经将生理年龄追回了5.1岁,衰老速度降至0.48的新低,相当于两年才老一岁(注:普通人的衰老速度基准值为1.0,即“过一年,老一岁”)。
![]()
图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
在布莱恩·约翰逊的抗衰清单中,NAD+补充剂赫然在列。如今,这种在富豪圈层热议的抗衰成分,正以瓶装胶囊的形式涌入电商平台。然而,它们动辄上千元的售价是否合理?宣称的“逆龄”究竟有无科学依据?又能否成为普通人的日常抗衰新选择?
01.
什么是NAD+?
NAD+,全称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简称辅酶Ⅰ,是细胞代谢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辅酶。它参与人体内超过400种酶促反应,在能量产生、DNA修复等多个重要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NAD+水平会逐渐下降。到50岁时,人体内的NAD+含量大约仅为20岁时的一半。在电商平台上,一些商家形象地将这一现象描述为细胞的“断电”。
![]()
(图源:电商购物平台)
NAD+抗衰的机制是通过提升其在体内的水平,从源头改善机体的整体健康状态,从而让青春“流逝”得更慢一些。那么,人体中的NAD+来自哪里?我们应该如何补充?
实际上,人体内的NAD+并非直接获得,而是通过自身细胞精密的“生物合成工厂”制造出来。其主要合成途径有三条:从头合成途径、Preiss–Handler途径、补救合成途径。其中,补救合成途径是维持体内NAD+水平最关键、最活跃的路径。从膳食补充的角度看,从头合成途径、Preiss–Handler途径的合成原料[色氨酸、维生素B3(烟酸/烟酰胺)]均可来自食物,而目前主流的NAD+补充剂,其本质都是通过绕过低效的步骤,直接或间接地进入补救合成途径,来提升NAD+水平。
![]()
此外,尽管一些食物含有NAD+,但单纯通过食物来显著提升体内的NAD+水平几乎不可行。例如,每100克生牛肉中的NAD+含量为0.06~0.42毫克,若要获得100毫克NAD+,至少需要一次性吃掉近24公斤的牛肉(以0.42mg/100g计算),这显然不切实际。
![]()
(图源:电商购物平台)
而更为关键的一点是,NAD+分子较大,难以直接进入细胞,直接补充的效果甚微。这意味着,我们用尽毕生手段吃进去的NAD+,很可能还“派不上用场”。通过均衡饮食,摄入充足的维生素B3(烟酸、烟酰胺)和色氨酸,为身体合成NAD+提供稳定的“原材料”,这比直接食用富含NAD+的食物更为有效。
正因如此,目前市面上的NAD+补充剂基本采用“曲线救国”策略,即通过提供NAD+的合成原料来间接提升其水平。这些原料主要包括烟酰胺核糖(NR)、烟酰胺单核苷酸(NMN)以及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理论上,补充这些物质有助于提高体内NAD+的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NR、NMN和NADH尚未被列入我国可用于食品或保健食品的原料目录。因此,市面上的NAD+补充剂大多仅能通过“跨境购”渠道进入国内市场。这意味着它们不受与国内保健食品同等的严格审批与上市后监管,消费者需要自行甄别产品质量并承担相应风险。
02.
14款NAD+补充剂对比:有效成分含量不一,价差近25倍
为了解市售NAD+补充剂的价格与成分,《消费者报道》选取了14款热销的产品进行对比,其中5款为NMN,4款为NR,2款为NADH,2款为NMN+NR,1款为NADH+NR。从电商平台的在售产品看,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NAD+补充剂为其前体物质NMN、NR。
![]()
14款产品中,7款为单一的NAD+成分,7款为NAD+复配其他成分(如PQQ、白藜芦醇、谷胱甘肽、虾青素等)。从NAD+含量看,一粒胶囊(单一NAD+成分)提供的NMN、NR、NADH为210~500mg、100~500mg、20mg,可见市售产品NMN、NR通常为“高剂量”,NADH一般为“低剂量”。
![]()
这是因为,不同NAD+补充剂的“有效剂量”本身存在差异。NADH作为NAD+的还原态活性形式,可直接被细胞利用,因此其有效剂量通常较低。而NR与NMN作为前体,需在体内经过多步转化才能合成NAD+,因此达到相近提升效果所需的剂量相对较高。
![]()
(市售NADH宣称“1粒顶4粒” 图源:电商购物平台)
在产品剂型上,这些NAD+补充剂最常见的是胶囊形式,较多商家宣称是“肠溶”。只有AMYKON、kingnature(萃瑞宝)、CELFULL(赛立复)为例外的“片剂”,其中kingnature(萃瑞宝)为舌下含服片,而CELFULL(赛立复)宣称有抗胃酸层、隔水隔氧层、隔热层和抗氧化层,特别提醒“不可咀嚼或含化”。
![]()
(图源:电商购物平台)
14款NAD+补充剂建议的每日食用剂量最少为1粒,最多为4粒。《消费者报道》换算发现,它们的价格差距十分悬殊,单日花费相差近25倍。
其中,Greloct价格最低,每日食用2粒需花费3.8元(NMN提供量:1000mg),Tru Niagen(乐加欣)次之,每日食用1~2粒需花费5.0~9.9元(NR提供量:500~1000mg)。价格较高的是莱特维健(WRIGHT LIFE)、CELFULL(赛立复),每日食用4粒、2~4粒的价格分别为60.8元(NMN提供量:1800mg)、46.8~93.6元(NADH提供量:40~80mg)。以莱特维健(WRIGHT LIFE)为例,若持续一年补充该款NAD+补充剂,消费者需要为此花费22192元。
![]()
03.
文献成山,但市售NAD+补充剂“抗衰证据”难寻
《消费者报道》查阅多款热销产品后发现,NAD+补充剂在电商平台上的宣传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证”的倾向:各类专利、认证与文献被广泛引以为背书,而鲜少能提供针对所售产品本身的人体功效临床数据。
从FDA、ISO到NASA、CDC,商家罗列的一长串认证清单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和权威性的认证。一名30岁的消费者王女士接受《消费者报道》采访时表示,自己曾有意购买NAD+补充剂,但在电商平台浏览后却因信息过载而最终放弃。“我本来是想选一款靠谱的NAD+补充剂,但网上一看就懵了,有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产品,宣传里提到的认证也五花八门,各种英文缩写简直像是‘术语轰炸’。”她坦言,作为刚入门的“成分党”,很难分清哪些是真正必要的质量认证,哪些是营销包装。
![]()
(某款NAD+补充剂“晒”出的各种“认证” 图源:电商购物平台)
《消费者报道》梳理发现,目前NAD+补充剂的宣传认证良莠不齐。其中,GMP、ISO等体系认证是衡量生产企业质量管控能力的重要参考,但一些产品的宣传中却出现了根本不为膳食补充剂提供产品认证的机构名称,例如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CD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等。将这类机构列入认证清单,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产品功效得到了这些权威机构的背书。
![]()
此外,《消费者报道》发现,商家还热衷于为产品打造“科学贵族”的人设,例如Rvayei、Tru Niagen(乐加欣)、CELFULL(赛立复)等品牌就在其宣传页面上将NAD+补充剂与诺贝尔奖关联起来。需要注意的是,诺贝尔奖表彰的是基础科学的突破(如NAD+在能量代谢中的核心角色),而非直接证明某款NAD+补充剂的功效。
![]()
(图源:电商购物平台)
除此以外,更常见的是商家引用一大堆看起来很权威的科学研究、文献、期刊来包装产品,但这些“背书资料”并不能直接证明他们卖的这个产品真的有效。
还有商家将“NAD+成分”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展现出的潜力,等同于其售卖产品具有确切、可复制的功效,但这实际上是“移花接木”。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资料可能是在细胞或小鼠模型中研究纯品NAD+成分,这与消费者买到的、经过消化系统、含有各种辅料的最终产品,其效果可能存在较大差距。
![]()
(某款NAD+补充剂关于“功效”的宣传:实际上2篇论文的研究模型均为体外培养的多种人类细胞系或活体小鼠 图源:电商购物平台)
04.
“不老药”的抗衰争议
“N字头”的NR、NMN、NADH,哪个更值得推荐?
从效果来看,目前的科学研究各有侧重,尚无定论。NR的研究起步较早,而NMN作为NAD+的直接前体,是当前科研和市场关注的热点,两者的研究数据相对更丰富。NADH在补充NAD+方面效率较高,但由于其性质不稳定,易被胃酸破坏,因此对产品工艺和剂型要求更高。
NAD+素有“好莱坞回春剂”之称,在海外,注射是比口服更风靡的补充方式。通过静脉、肌肉或皮下注射,可以绕过消化道,提高生物利用度。贾斯汀·比伯、Lady Gaga和卡戴珊等多位明星都曾公开表示使用过此类疗法。然而,在中国内地,这类注射型NAD+补充方式尚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批准。
《消费者报道》提醒,消费者应警惕任何提供此类服务的商业机构,选择未经认可的医疗手段,不仅面临健康风险,其安全性与有效性也无法得到保障。
![]()
图源:真人秀《卡戴珊家族》
但热度总与争议相伴。伴随着口服抗衰成为市场焦点,NAD+迅速成为舆论的战场:在支持者口中,它被称为“细胞充电宝”;在质疑者看来,这不过是又一轮针对健康焦虑的“智商税”;有人坚持补充,也有人保持观望。
了解过NAD+补充剂的张先生对《消费者报道》表示,“我觉得买这些产品还不如好好吃饭、运动,也不知道有没有FDA那些专业的认证,还是持观察态度,不会轻易选购。”
今年42岁、在中国香港定居的李女士则用“不求长生不老,但求青春常驻”描述自己第一次接触到NMN时的感受。她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在中国香港,NAD+补充剂、NAD+静脉注射都很常见,我身边有打过NAD的朋友,她说打完后‘像打了鸡血一样’。我吃了NMN大概2年多,感觉睡眠质量是有了较大的改善,至于抗衰效果(比如皮肤更细腻等)还看不出来。”
需要明确的是,尽管NR、NMN和NADH在研究中显示出一定潜力,但目前仍主要定位于营养支持层面。口服NAD+补充剂的效果多基于动物实验或体外研究,目前仍缺乏足够可靠的人体临床数据支持。
事实上,要验证一种物质是否能真正“抗衰老”,需要进行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大规模人群研究,这类研究目前非常匮乏。同时,科学界对于究竟用什么指标来衡量“抗衰老”效果,也尚未达成共识。因此,将NAD+补充剂作为一种抗衰老的“灵丹妙药”似乎还为时过早。
参考资料:
1. Yan Liu, Chengting Luo, Ting Li, Wenhao Zhang, Zhaoyun Zong, Xiaohui Liu, and Haiteng Deng.Reduced 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H) Potently Enhances NAD+ and Suppresses Glycolysis, the TCA Cycle,and Cell Growth.Cite This:J.ProteomeRes.2021,20, 2596-2606.
2. Rubén Zapata-Pérez, Alessandra Tammaro, Bauke V, Schomakers1, Angelique M.L.Scantlebery, Simone Denis.Reduced 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is a new and potent NAD+ precursor in mammalian cells and mice.DOl:10.1096/fj.202001826R.
3. 食研汇FTA.中国抗衰老市场将突破255.7亿元,哪些原料将扛起抗衰大旗?
作者:三悠
微信编辑:vivian
责任编辑:肖道
制图:Judy Chen、Julia
转载授权、投稿、合作请联系消道长:
消道长微信:ccrzhushou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