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财政部公布了今年前1月至10月的财政收支数据,这些数据如同一面多棱镜,既折射出当前财政状况逐步改善的积极信号,也暴露出亟待解决的深层问题。整体来看,财政运行正处于修复通道,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需要审慎应对。
![]()
作为衡量财政健康度的核心指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狭义财政收入)的表现备受关注。数据显示,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65万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较1-9月进一步扩大。
在财政支出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单纯依赖举债填补资金缺口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增强财政自身“造血”能力成为关键。
回顾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曾陷入负增长困境,给财政运行带来显著压力。但自7月起,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并逐月回升,这一转变背后是多重积极因素的叠加效应。政府推出的稳经济与“反内卷”政策逐步显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恢复,推动税收等收入增长。
![]()
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财政增收注入新动能——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不仅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拓展了财政收入的来源渠道。
从收入结构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两部分构成。理想的财政收入结构应体现为税收稳步增长、非税收入(如罚没款等)保持平稳或适度下降。
前10个月税收收入达15.34万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较1-9月扩大1个百分点;非税收入为3.31万亿元,同比下降3.1%。财政收入结构显现出积极一面。
此前部分地区因税收增长乏力,曾通过乱收费等弥补财力缺口,导致非税收入异常增长。这种做法不仅加重企业与居民负担,更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经过政府规范治理,这一不良趋势已得到有效遏制。
![]()
当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后,便构成广义财政收入的完整图景。需明确的是,土地出让金并不包含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而是归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范畴。
财政部数据显示,1-10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3.45万亿元,其中土地出让金占比最大,达2.5万亿元。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影响,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土地出让金同比分别下降2.8%和7.4%。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的数据是与去年相比的,而去年的基数本已较低,如果与2021年同期土地出让金5.94万亿元的高点相比,当前规模已缩水58%,降幅惊人。
![]()
房地产市场的疲软不仅直接导致土地出让金锐减,还引发关联税收下滑。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契税、土地增值税今年1-10月分别同比下降14.7%和17.5%。尽管这两类税种规模相对较小,对整体财政收入影响有限,但其背后反映的产业链联动效应不容忽视,房地产低迷会波及建筑、建材、装修等上下游行业,进而对就业与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形成连锁反应。
综合研判,今年前10个月的财政收入状况呈现双重特征。一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扩大、收入结构优化,展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引发的广义财政收入收缩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当前财政运行的最大挑战。
![]()
楼市的稳定不仅关乎居民财富积累、消费能力恢复与市场信心重建,更直接影响地方政府对民生、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能力。
那种认为“房价跌得越凶越好”的观点,显然忽视了房地产市场与广义财政收入、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深层关联。
当前财政状况的改善,既是前期政策效应的体现,也是经济内生动力修复的结果。但面对房地产市场带来的结构性压力,仍需通过政策协同、结构优化与市场机制完善,推动财政运行在稳健中实现可持续增长,真正实现“造血功能”的长期健康与机体运转的良性循环。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