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韩国民调对中好感度跌至19%,中国青年划走不评论,国潮占有率飙至60%

0
分享至

前言

十年前,韩国综艺里出现中国元素争议,能在网络论坛引发上万条激烈讨论。

如今韩国民调显示对华好感度跌至19%,中国年轻人却集体选择了沉默。

这种态度转变为何如此彻底?"无感"背后藏着怎样的底气?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从万条回复到集体沉默

韩国研究院最新公布的民调数据确实刺眼:对中国好感度仅剩19%,相比去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20至29岁群体对华好感更是只有29分。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样的数据足以在中文网络掀起一场舆论风暴。


但现实却让人意外,微博热搜榜上这条新闻连半天都撑不住,评论区里零星几条回复大多是"这值得吵吗"、"没关注过"之类的淡然回应。

曾经动辄上万转发的韩国相关话题,如今连三位数的互动都难以达到。


对比十年前的情景更显戏剧化,那时候韩剧里一个配角提到中国,都能在天涯论坛引来几千页的讨论。

全智贤的新剧用塑料布搭个假胡同,也会被网友逐帧分析吐槽好几天,媒体跟进报道追着热度跑。


如今同样是韩国影视作品的争议,年轻人的反应却平静得出奇。

刷到相关内容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不是点进去看个究竟,而是快速划过去找下一条更有趣的内容,就像对待一条无关痛痒的路边新闻。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网络讨论上。

朋友圈里关于韩国话题的分享几乎绝迹,曾经热衷于安利韩剧韩综的年轻人,现在更愿意推荐《琅琊榜》或者最新上映的国产电影。

连韩国美妆博主的直播间都变得冷清,弹幕里讨论更多的是国货品牌的性价比。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无感"状态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心理状态。

年轻人不是故意要冷落韩国,而是韩国在他们的关注序列中自然后移,就像长大后不再迷恋儿时的玩具一样自然。


本土选择改写消费地图

这种心态转变背后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

过去十年,中国本土文化产业的崛起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从影视剧到综艺节目,从音乐到时尚,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足以比肩甚至超越韩国同类产品的优秀作品。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24年中国本土文化娱乐产业产值突破8万亿元,同比增长15.6%。

其中影视制作、音乐制作、游戏开发等细分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创作质量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具体到消费层面的变化更加直观。

天猫数据显示,韩国护肤品在华销量增速已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同比下降23%。

而国产美妆品牌花西子、完美日记等的销量却保持着年均80%以上的高速增长。


服装领域的变化同样明显。

李宁、安踏等国产运动品牌不仅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在设计美学上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语言。

特别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国潮"设计,让年轻消费者找到了既时尚又有文化认同感的选择。


文化消费的选择多元化直接影响了年轻人的心理期待。

当《长安三万里》的视觉效果让观众惊叹,当《中国说唱巅峰对决》展现出本土音乐的创新活力。

当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无数才华横溢的本土创作者,韩国文化产品的"稀缺性光环"自然消失。


更重要的是,这种选择的增加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更是质量上的飞跃。

年轻消费者不再需要通过选择"进口货"来证明自己的品味。

这种变化还体现在消费心理的成熟上。

过去追求韩国产品时那种"仰视"心理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等的比较和理性的选择。


三代人的韩流记忆册

代际对比最能说明这种心态转变的深刻程度。

70后的张阿姨至今还能一字不落地背出《蓝色生死恋》的经典台词,那个年代韩剧就等于"精致生活"的代名词,能买到一瓶韩国乳液都要在邻居面前炫耀好久。


90后的追韩记忆更加鲜活具体。大学时代为了抢BigBang演唱会门票,凌晨三点起床守在电脑前疯狂刷新页面。

为了买李敏镐同款卫衣,省吃俭用一个月;看到《继承者们》里的豪华公寓,真的以为韩国遍地都是这样的精致生活。


如今翻出那件花了半个月工资买的韩版卫衣,夸张的垫肩设计让人尴尬得想找地缝钻进去。

当年觉得"韩系"就等于"时尚前沿"的认知,现在看来更像是一种被营销包装出来的"消费幻觉"。

00后的态度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问表妹认识哪些韩星,想了半天也就说出全智贤、宋慧乔两个名字。

聊到韩货,她直接摆手:"护肤品用国货更适合亚洲人肌肤,衣服选李宁性价比更高,没必要非买进口的。"


这种代际差异背后反映的是信息获取渠道和认知框架的根本性变化。

70后、80后了解韩国主要通过电视剧这一单一渠道,自然容易被"滤镜化"的内容影响;90后虽然渠道更多,但仍然带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心理惯性。

00后生长在信息高度透明的环境中,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海外留学生的分享等多重渠道了解韩国的真实情况。


韩国便利店里70块钱一盒草莓的价格,首尔年轻人买不起房的焦虑,职场内卷的激烈程度,这些真实信息让"韩国滤镜"彻底破碎。

更关键的是,00后成长过程中见证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强势崛起。

从小接触的就是质量越来越高的国产内容,自然不会对外来文化产生"仰视"心理,而是以一种更加平等、挑剔的眼光进行比较和选择。


最强回应是不回应

韩国民调显示的"好感度下降"在中国年轻人眼中并未激起太多涟漪,这种淡然反应本身就传递出了一个强烈信号:

中国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不再需要通过外部认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这种"无感"状态的深层含义值得深思。

心理学研究表明,真正内心强大的个体面对外界的负面评价时,往往表现出一种超脱的淡然,因为他们的自我价值认知不再依赖外部反馈。

中国年轻人的这种集体表现,恰恰反映了一种文化心态上的成熟。


从国际传播的角度看,这种"软反应"反而比激烈的反驳更有说服力。

愤怒的回应往往暴露内心的不安全感,而云淡风轻的忽视则展现出一种从容的自信。

国际舆论场上,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往往更加深远。

具体影响已经开始显现。韩国媒体原本期待的"舆论反弹"并未出现,反而让他们自己陷入了一种"自说自话"的尴尬境地。

一些韩国学者开始反思,是否低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理性程度和文化自信水平。


经济数据也在验证这种心态转变的实际影响。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虽然总量仍然庞大,但结构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中国对韩国文化产品的依赖度明显下降,而韩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却在增加。

这种变化还体现在文化输出的方向性转变上。

过去是韩流单向输入中国,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产品开始在韩国年轻人中获得认可。

李子柒的乡村视频在韩国收获了大批粉丝,中式穿搭在首尔街头成为新的时尚潮流。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话语权的重新分配。

当中国年轻人不再把韩国当作"必须在意的存在",当他们开始以一种平视甚至俯视的姿态看待韩国时,文化影响力的天平已经悄然倾斜。

这种无声的转换,或许比任何激烈的争论都更有力量。


结语

中国青年的"无感",恰恰是文化自信最有力的证明——真正的强大无需证明,淡然本身就是答案。

这种心态转变预示着更深层的变化:从"被影响者"到"影响者",话语权正在悄然转移。

面对外部评价的起伏,保持内心的笃定从容,或许这就是大国心态最自然的表达方式。

信源:《韩发布民调,对华信任度仅为6%,29.4%的人指责中国歪曲韩国文化》——腾讯网


#2025百度军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连败西部垫底!亲手送走明年首轮!他毁掉豪门后又毁一支青年军

6连败西部垫底!亲手送走明年首轮!他毁掉豪门后又毁一支青年军

阿浪的篮球故事
2025-11-18 16:07:08
谷爱凌,头发变黑,脸变精致,胸围傲人,气质变得更优?

谷爱凌,头发变黑,脸变精致,胸围傲人,气质变得更优?

娱乐领航家
2025-10-27 22:00:06
公开表白陈晓才过三月,于正出手,撕下哗众取宠的赵樱子仅剩体面

公开表白陈晓才过三月,于正出手,撕下哗众取宠的赵樱子仅剩体面

可乐谈情感
2025-11-19 02:04:32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心灵短笛
2025-05-12 10:05:25
日本对中国的反击好猛,一个接一个,高市早苗断定:友国定会帮忙

日本对中国的反击好猛,一个接一个,高市早苗断定:友国定会帮忙

墨兰史书
2025-11-17 18:35:03
人心不足蛇吞象!与孙颖莎不和、和王楚钦结婚?陈梦终于不再隐瞒

人心不足蛇吞象!与孙颖莎不和、和王楚钦结婚?陈梦终于不再隐瞒

乡野小珥
2025-10-21 06:52:16
全运会网球终于“冷门频爆”!张之臻、小布、袁悦无缘单打奖牌

全运会网球终于“冷门频爆”!张之臻、小布、袁悦无缘单打奖牌

体谈
2025-11-19 00:09:42
印度“光辉”战机在迪拜航展上漏油?印度军事网站忙发文澄清

印度“光辉”战机在迪拜航展上漏油?印度军事网站忙发文澄清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19:03:34
俄方没想到:西方冻结俄几千亿,却连中方船只都不敢上,乖乖放行

俄方没想到:西方冻结俄几千亿,却连中方船只都不敢上,乖乖放行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9 12:38:37
美国全面封锁中国技术,价值万亿美元的海底光缆,成为中美争夺战

美国全面封锁中国技术,价值万亿美元的海底光缆,成为中美争夺战

小莜读史
2025-10-20 15:47:00
我国首个采用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站正式开建

我国首个采用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站正式开建

新京报
2025-11-18 10:43:03
美国女排普拉默,身高198大骨架,和小个子男友一起跳舞,举高高

美国女排普拉默,身高198大骨架,和小个子男友一起跳舞,举高高

可乐谈情感
2025-11-17 13:20:12
1994年,西安空难160人惨死,警方查明后,发现其内幕令人咋舌!

1994年,西安空难160人惨死,警方查明后,发现其内幕令人咋舌!

猫眼观史
2024-10-22 15:49:38
深陷爱泼斯坦丑闻 前美国财长萨默斯道歉并暂停公开活动

深陷爱泼斯坦丑闻 前美国财长萨默斯道歉并暂停公开活动

财联社
2025-11-18 17:16:04
仅播2小时热度破18000,全网0差评,观众:千万别吃饭的时候看

仅播2小时热度破18000,全网0差评,观众:千万别吃饭的时候看

卷史
2025-11-16 20:08:12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热心市民小黄
2025-11-05 12:17:17
双12优惠征订 | 在我们这里,120元能买到什么?

双12优惠征订 | 在我们这里,120元能买到什么?

天涯杂志
2025-11-18 10:31:02
邓亚萍祝贺王曼昱被饭圈冲击:你不应该感恩我莎么,要不谁认识你

邓亚萍祝贺王曼昱被饭圈冲击:你不应该感恩我莎么,要不谁认识你

一只番茄鱼
2025-11-17 21:37:05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降压药,这5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中风风险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降压药,这5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中风风险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07 23:58:06
日本官员来华磋商后,中国立场改变,再叫停两件事

日本官员来华磋商后,中国立场改变,再叫停两件事

星辰夜语
2025-11-18 20:35:15
2025-11-19 05:31:00
暮光视界
暮光视界
热爱写作与思考的记录者,坚信每一个故事都有其独特价值,每一种观点都值得被聆听。
2108文章数 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游戏
家居
手机
公开课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魔兽世界:时光服正式开服,排队时间增加,联盟成香饽饽!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手机要闻

麒麟9030细节大揭秘:1+4+4满血规格,能否借此重振雄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