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间,山西宁武府有位姓吴的官老爷,名叫吴藻修,他医术高明,连朝廷都看重他。这年他在京城等着安排新差事,住在泾邑会馆里。会馆附近有个小客栈,住着个一个同乡查先生,此人是个穷书生,在京城混得不如意,还染上了重病,躺在床上起不来。
客栈老板见查先生病得快不行了,怕他死在店里晦气,也怕惹上官司,就想把他赶出去:“尊驾,你这几个月的饭钱我也不要了,您还是另寻住的地方吧!”
查先生病得动不了,只能躺在床上哼哼,老板在门外吵吵嚷嚷,动静大得惊动了路过的吴藻修。
吴藻修一听是同乡遭难,赶紧下车去看。只见查先生面黄肌瘦,气息奄奄,心里直叹气,二话不说叫仆从把查先生抬上马车,拉回了会馆,还特意给他收拾出一间干净屋子,铺好被褥。诊过脉后,吴藻修眉头一皱,这病确实凶险,但还没到没救的地步。他当即开了药方,让人抓药煎好。药刚喝下去,查先生就觉得舒服多了,连服三副后,居然能下床走路了,跟没病似的。
吴藻修反复叮嘱:“病刚好,千万不能喝冷水冷茶,不然肯定复发,到时候神仙也救不了你!夜里要是渴了,就喊我,我让仆从给你煮热茶。”查先生连连点头,嘴上说着“多谢吴老爷救命之恩”,心里却没太当回事。
当天夜里,查先生睡得正香,突然渴得喉咙冒烟,嗓子眼干得像要着火。他坐起来想喊人,又咽了回去:“吴老爷救我一命,已经够麻烦他了,这点小事再惊动仆从,多不好意思。再说我病都好透了,喝口冷茶能有啥事儿?吴老爷怕是太小心了。”正好桌上还剩半壶下午的冷茶,他端起来“咕咚咕咚”喝了个精光,只觉得浑身舒坦,倒头又睡。
第二天一早,吴藻修来复诊,一搭脉脸就白了,连连跺脚:“糟了!怎么变症变得这么快?这病已经入了膏肓,就算是古代的神医卢医再世,也没办法了!我昨天跟你说的话,你怎么当耳旁风啊?”
查先生这才慌了,支支吾吾说清了夜里喝冷茶的事。吴藻修没再多说,转身叫来仆从:“去给查先生准备后事吧,他撑不过明天早上了。”
果然,当天晚上查先生的病就发作了,疼得满地打滚,天刚蒙蒙亮就断了气。吴藻修出钱给查先生买了棺材,找了块义地安葬,从头到尾没跟家人提过这事儿,就像没发生过一样。
过了好几年,吴藻修的弟弟吴璧城也来京城求官,还住到了泾邑会馆。吴璧城年轻气盛,管不住自己,跟京城一个妓女好上了,为了讨美人欢心,花起钱来大手大脚。这事儿被街上的巡捕看见了,眼馋得不行,就跟兵马司的人串通好,想拿“宿妓”的罪名讹他一千两银子。可吴璧城还蒙在鼓里,照样天天往妓院里跑。
这天晚上,吴璧城刚走进妓女的房门,姑娘就慌慌张张地拉着他:“你咋还敢来?大祸临头了!兵马司的人要抓你治罪,要是拿不出钱,你的前程就全毁了!前门肯定有人守着,快从后墙跳出去跑!再晚就来不及了!”姑娘怕家里的仆人是巡捕的眼线,亲自把他带到后墙根,看着他翻了出去。
可后墙外是片荒草地,黑灯瞎火的,连月亮星星都躲进了云里,连个人影都没有。吴璧城根本不认路,深一脚浅一脚地瞎闯,摔了好几个跟头。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远处忽然亮起一盏灯笼,慢慢朝他走过来。他赶紧喊:“有人吗?能指个路不?”
举灯笼的人吓了一跳:“你从哪儿来的?怎么在这儿瞎摸?”吴璧城说:“我不认路,走迷了。”那人又问:“你不是京城人吧?”吴璧城说自己是安徽泾县的,那人一听乐了:“巧了!我也是泾县的,同乡啊!”两人互相报了姓名,吴璧城说自己姓吴,那人说自己姓查,正是当年被吴藻修救过的查先生。
查先生打量了他一番:“你这小伙子,怎么跑到这种地方来?看你慌慌张张的,肯定是受了惊吓。要去哪儿啊?”吴璧城说想回泾邑会馆,查先生笑着说:“正好,我也往那边去,咱们一起走,这路坑坑洼洼的,还有不少水坑,没灯准得掉进去淹死。”说着就举着灯笼在前头带路,一路提醒他“小心脚下”“这边绕着走”。
快到会馆门口时,查先生停下脚步:“到地方了,门口还有人说话,你自己进去吧。我还有点小事,去旁边胡同里找个人,说两句话就来。”吴璧城感激不尽,跑到门口还回头张望,想等查先生一起进去。可等了半天也没见人来,嘴里忍不住念叨:“查大哥怎么还不来?”
门口说话的人里,有个会馆的老掌管,听他念叨查某,赶紧说:“这位小哥,你等的是哪个查先生啊?这儿哪有姓查的活人,那是个老鬼啊!旁边那胡同就是会馆的围墙,根本没路通别处!”吴璧城根本不信,老掌管急了:“我骗你干啥?当年那查先生就是死在会馆里的,吴藻修老爷还特意记了账,啥时候病的、吃了啥药、啥时候走的,连棺材被褥都写得清清楚楚,就怕以后有人问起。城南义地还有他的墓碑呢!”
老掌管把吴璧城拉进屋里,拿出一本旧账簿。吴璧城翻开一看,果然是大哥吴藻修的笔迹,把救查先生、查先生不听劝喝冷茶亡故的事儿写得明明白白。直到这时,他才明白过来,刚才救自己的是查先生的鬼魂,是来报答大哥当年的救命之恩的。
后来这事传开了,乡亲们都说:“吴藻修老爷真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人啊!救了人还不声张,连子孙都不知道。要不是查先生的鬼魂报恩,谁知道他做过这么大的好事?”吴藻修后来官运亨通,子孙后代更是接连中举当官,传了四代都没断过。
老话常说“善有善报”,有的人做了点好事就到处嚷嚷,生怕别人不知道。可像吴藻修这样默默行善的人,老天爷都看在眼里,连死去的人都记着他的好,这样的善举,才真正能福泽子孙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