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海豚的背鳍像一把小扇子,它在跟我们打招呼呢!”11 月 16 日的重庆沙坪坝区,重庆融创海世界的巨幕剧场内,来自星湖学校一年级的孩子们踮着脚尖,隔着透明玻璃与镰鳍海豚对视,稚嫩的惊叹声此起彼伏。这一天,这个重庆水体最大、生物种类最丰富的海洋场馆里,挤满了来自全市各地的研学团,孩子们或围在雨林区观察树懒的慵懒姿态,或在科普课堂上认真记录海洋生物知识,一张张笑脸定格着 “在实践中成长” 的生动瞬间。据统计,仅这个周末,重庆融创文旅城就接待研学团游客超一千人次,而今年下半年以来,这里累计接待研学游客已突破 10 万人次,成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研学游市场中最耀眼的 “明星目的地”。
![]()
在研学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一个文旅项目为何能实现如此强劲的增长?当记者深入重庆融创文旅城及周边研学基地走访,答案逐渐清晰:这里不仅拥有海世界、渝乐小镇等优质文旅资源,更凭借与红色研学基地的集群联动、精准适配的分层产品设计、“寓教于乐” 的核心理念,打破了传统教育与文旅体验的壁垒,构建起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自然科普深度融合的研学新生态,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重庆范本”。
![]()
一、场景革命:从 “单一观赏” 到 “沉浸式研学” 的体验升级
“以前带学生去景区研学,大多是‘走马观花’,孩子们看个新鲜,回来能记住的知识点寥寥无几。但在融创海世界,孩子们是真正‘沉进去’了。” 从事小学教育 20 年的李老师,这次带着上桥南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参与 “冰雪科技与海洋探秘” 主题研学,她的感受颇具代表性。在海世界的 “海豚梦幻岛”,孩子们不仅能近距离观察镰鳍海豚的游动姿态,还能在专业科普导师的引导下,了解海豚的呼吸方式、社群结构,甚至通过互动装置模拟海豚的声呐系统。“原来海豚是用肺呼吸的,每过几分钟就要浮出水面换气,它们的声呐还能帮它们找到食物和同伴。” 学生王梓轩在研学手册上认真记录着,这些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在沉浸式体验中变得鲜活可感。
![]()
重庆融创海世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不仅是一个观赏性场馆,更是一个集科普教育、实践体验于一体的研学平台。作为重庆水体最大、生物种类最丰富的海洋场馆,这里拥有近千种海洋生物,从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到体型庞大的鲸鲨,从温顺的海豚到慵懒的树懒,每一种生物都成为孩子们的 “活教材”。为了让研学更具深度,场馆还专门打造了 1500 座沉浸式海豚巨幕剧场,常态化开设 “海洋小课堂”,科普导师通过趣味问答、互动实验等形式,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知识融入其中。在雨林区,孩子们可以亲手触摸蜥蜴的鳞片,观察树懒的进食过程,这种 “零距离” 接触让原本对自然生物感到陌生的城市孩子,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
![]()
除了海世界,全国唯一的大型川渝主题室外乐园 —— 渝乐小镇,也为研学提供了丰富的场景支撑。小镇以川渝文化为核心,融入了过山车、摩天轮等游乐设施,更设置了非遗体验、民俗表演等文化场景。在研学活动中,孩子们可以体验川剧变脸的神奇,学习传统剪纸的技艺,在乘坐游乐设施的过程中感受力学原理的奇妙。这种 “文化 + 科技 + 游乐” 的多元场景,让研学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延伸到文化传承、科学探究、体魄锻炼等多个维度。
![]()
更值得关注的是,重庆融创文旅城与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深度合作,为研学注入了跨界融合的新活力。双方共建科普研学基地,推出 “海底侏罗纪觉醒・巨龙出巡” 特色活动,将海洋生物科普与远古恐龙文化相结合,打造出沉浸式的恐龙主题体验区。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 1:1 还原的恐龙化石模型,观看恐龙主题演艺,参与 “恐龙化石挖掘” 模拟实验,在探索远古生物奥秘的同时,加深对地球生态演变的理解。这种跨界融合的场景设计,打破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界限,让研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也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培养了跨学科思维。
![]()
二、集群效应:红色基因与蓝色海洋的教育共振
“我们今天上午去了歌乐山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下午来到海世界探索海洋奥秘,这种‘红色 + 蓝色’的研学线路,让孩子们既接受了红色教育,又感受到了自然科学的魅力。” 来自重庆某小学的研学负责人张老师告诉记者,选择重庆融创文旅城作为研学目的地,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其独特的区位优势。
![]()
重庆融创文旅城坐落于沙坪坝区,作为该区最大的研学基地,它紧邻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魂陈列馆等多个红色研学基地,这种空间上的邻近性,促成了研学基地群的形成。红色研学基地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使命,而重庆融创文旅城则以现代科技、自然科普为核心,两者的有机结合,填补了重庆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教育课堂的空缺,形成了 “红色教育 + 科普教育” 的复合型研学生态。
![]()
在这个研学基地群中,线路组合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学校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设计 “红色文化一日游”,带着学生走进红色基地,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也可以安排 “科普研学两日游”,让孩子们在海世界、渝乐小镇深度体验自然科学与现代科技的魅力;更可以打造 “红色 + 科普” 复合型线路,将革命传统教育与自然科学探究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激发探索未知、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以前的红色研学大多比较严肃,孩子们容易觉得枯燥,而科普研学又缺乏精神层面的升华。现在这种组合线路,让红色教育变得更生动,科普教育更有深度。” 张老师举例说,在歌乐山烈士陵园,孩子们通过参观史料、聆听讲解,了解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壮举,内心受到极大震撼;来到海世界后,在了解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时,孩子们自然会联想到先辈们的奋斗是为了让后代拥有更美好的生活,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环境,树立起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意识。这种教育共振,让研学的价值得到了极大提升。
![]()
事实上,这种集群效应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沙坪坝区作为重庆的教育强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该区积极推动研学基地建设,整合各类资源,打造研学旅行精品线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重庆融创文旅城作为重点研学基地,得到了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与周边红色研学基地建立了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种 “政府引导 + 市场运作 + 资源整合” 的模式,为研学基地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三、产品赋能:精准匹配不同年龄段的成长需求
“研学不是‘一刀切’的活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认知水平和成长需求不同,必须设计差异化的产品。” 重庆融创文旅城研学负责人介绍,基于这一理念,他们依托优质资源,结合专业科普团队的力量,精心提炼并推出了 24 个各具特色的研学产品,覆盖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段,精准匹配学生的成长需求。
![]()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研学产品以 “趣味体验 + 兴趣培养” 为核心,注重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在 “探秘蓝色星球,守护海洋精灵” 主题研学中,孩子们通过触摸海洋生物、观看海豚表演、参与趣味游戏等形式,初步了解海洋生态知识,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在渝乐小镇的 “民俗文化小课堂”,孩子们学习剪纸、扎染等传统技艺,感受川渝文化的魅力,在动手实践中提升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这些活动难度适中、趣味性强,让低年级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
对于中高年级小学生和初中生,研学产品则更注重 “知识传授 + 能力培养”,增加了科普的深度和实践的复杂度。在 “海洋生物科普研学” 中,孩子们不仅要观察海洋生物的形态特征,还要学习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海洋生物的生存习性等专业知识,甚至需要完成 “海洋生物调查报告”。在 “冰雪科技与工程实践” 研学中,孩子们走进冰雪世界,了解冰雪形成的原理,学习滑雪等冰雪运动技巧,同时参与 “冰雪城堡搭建” 等工程实践活动,培养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活动既满足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又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
对于高中生,研学产品则聚焦 “学科融合 + 思维拓展”,结合高中阶段的学科知识,设计具有探究性、创新性的研学项目。在 “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 研学中,孩子们结合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知识,开展海洋污染调查、海洋生态修复方案设计等探究活动,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 “文旅产业与经济发展” 研学中,孩子们通过走访文旅城的各个场馆,了解文旅产业的运营模式、市场营销策略等,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分析文旅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培养宏观思维和创新意识。这些活动不仅深化了孩子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为了保证研学产品的质量,重庆融创文旅城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科普导师团队,其中不乏海洋生物学、生态学、历史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退休教师。这些导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善于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同时,文旅城还制定了严格的研学服务标准,从线路设计、活动组织到安全保障、后勤服务,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安排,确保孩子们在研学过程中的安全和体验。
![]()
此外,文旅城还注重研学产品的迭代升级,根据市场反馈和教育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产品内容和形式。例如,针对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新增了 “海洋垃圾清理模拟”“濒危海洋生物保护” 等研学模块;结合 “双减” 政策,推出了更多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研学项目。这种持续创新的理念,让重庆融创文旅城的研学产品始终保持竞争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学生。
![]()
四、行业启示:文旅研学如何实现 “叫好又叫座”
重庆融创文旅城研学游的火爆,不仅是一个项目的成功,更折射出我国研学游市场的发展趋势,为文旅行业的研学产品开发提供了诸多启示。
![]()
1、资源整合是基础。研学游的核心是 “学”,而 “学” 的质量取决于资源的质量。重庆融创文旅城的成功,离不开其拥有的海世界、渝乐小镇等优质文旅资源,以及与重庆自然博物馆、周边红色研学基地的资源整合。对于文旅企业来说,要打造优质的研学产品,必须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同时加强与各类教育机构、文化场馆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研学提供丰富的内容支撑。
![]()
2、精准定位是关键。研学游的受众是学生,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学生,需求差异较大。文旅企业必须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结合教育规律,设计精准匹配的研学产品。只有这样,才能让研学活动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得到学校和家长的认可。重庆融创文旅城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推出分层化的研学产品,正是精准定位的体现。
![]()
3、寓教于乐是核心。研学游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文旅企业要打破枯燥的说教模式,采用沉浸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重庆融创文旅城通过海豚表演、恐龙主题互动、民俗体验等趣味活动,让研学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4、安全保障是底线。研学游的参与者多为未成年人,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文旅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从交通、餐饮、住宿到活动组织、应急处置,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重庆融创文旅城制定的严格研学服务标准,以及专业的导师团队和后勤保障人员,为研学活动的安全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行业发展来看,随着 “双减” 政策的深入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研学游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但与此同时,市场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消费者对研学产品的质量和体验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对于文旅企业来说,只有坚守 “教育为本、文旅赋能” 的初心,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重庆融创文旅城的研学热,是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素质教育落地的鲜活案例。在这里,红色基因与蓝色海洋相遇,传统教育与现代科技碰撞,孩子们在探索中增长见识,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在体验中传承文化。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文旅企业加入研学游市场,不断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我国的研学游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的力量。
当夕阳西下,重庆融创海世界的海豚结束了一天的表演,孩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不舍踏上归途。他们的书包里,装满了研学手册和纪念品;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对海洋的好奇、对文化的敬畏、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而这,正是研学游最动人的价值所在 —— 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一次成长的蜕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重庆融创文旅城的故事,还在继续;中国研学游的未来,值得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