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安徽大别山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颁奖典礼即将启幕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大别山安徽红色区域中心。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初冬的大别山,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红色热土初心如磐。11月20日,安徽大别山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颁奖典礼将在六安市文化馆红剧场启幕。这场汇聚全国150余所高校智慧的文旅盛宴,与鄂豫皖三省四市第三届大别山民歌邀请赛同期举办。文化为魂,红色为脉,赛事为媒,革命老区六安正以守正创新之力,续写振兴新篇。

红绿交融,锚定全域旅游发展新坐标

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六安市委、市政府深刻把握使命担当,将政策指引转化为实践动能。以《六安市红绿融合高质量发展规划暨文旅强市建设规划(2025-2030 年)》为纲领,构建起“红色铸魂、生态塑形、创意赋能”的发展体系,通过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的深度交融,奋力打造全国知名红绿交融文旅康养基地,让文化旅游业成为支撑老区发展的支柱产业。

六安市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持续打造“研学大别山 行走的思政课”研学品牌,将红色资源、生态资源转化为可体验的研学产品,研学旅游实现全域化、市场化、品牌化推进,成为全国研学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如今的六安,红色文旅新体验竞相“上新”。霍山六万情峡的沉浸式战地实景演艺《大别山传奇》,让70万游客在炮火声中重温革命岁月;汤家汇十万剧场以“室内+室外”联动演出为基础,创新加入NPC互动解密任务,把红色剧场打造成“没有围墙的动态文化现场”;天堂寨、万佛湖等景区将红色故事融入山水观光,推动游客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体验”。1—10月,全市接待游客69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446.4亿元,红色旅游已成为带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之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智创赋能,新质生产力激活红色新生态

红色旅游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表达,唯有让红色基因与时代同频,才能实现代代相传。六安深谙此道,始终以创新思维激活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化从“传统传承”向“创意赋能”转型,用新质生产力激活红色文旅新动能。从革命歌谣的年轻化改编到红色故事的动漫化呈现,从VR重现战斗场景到数字文创跨界出圈,六安不断探索红色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让革命历史在科技赋能中焕发新生。​

本次安徽大别山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正是六安红色文旅创新实践的集中展现。大赛以“赓续红色血脉 智创文旅未来”为主题,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安徽省委等联合主办,六安市文旅局等承办,自2025年4月启动以来,历经作品征集、海选、初评、终评等多个环节,最终汇聚了数百件涵盖红色研学、红色体验、红色文创及其他类别的优质作品。参赛作品覆盖全国华东、华北、华南、西北等多区域 150 余所高校,既有对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也有对现代传播的精准把握,呈现出鲜明的价值导向、多元的创新表达和突出的实践价值。​

在创意表达上,参赛作品亮点纷呈。红色研学类以“研学大别山 行走的思政课”为设计理念,串联红绿旅游资源;红色体验类广泛运用 VR/AR等现代技术,打造沉浸式历史场景;红色文创类将革命元素与艺术设计、地方产业相结合,兼具实用性与文化内涵;其他类别则以年轻视角突破传统框架,让红色文化焕发新活力。部分优秀作品已进入落地洽谈阶段,真正实现“以赛促创、以创促产”。颁奖典礼现场,不仅将揭晓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10名(最高奖金1万元),还将集中展示大赛4个优秀创意作品,全面呈现创意赋能红色文旅的丰硕成果。​

区域联动,开放格局铺展振兴新图景

六安坐拥红色资源与生态资源“双重禀赋”,但老区的振兴绝不能“闭门造车”,必须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在 “走出去”与“引进来”中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品牌能级。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既是向内挖掘内涵的“深耕细作”,也是向外拓展市场的“开疆拓土”;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担当”,也是服务全国大局的 “时代使命”。​

作为鄂豫皖三省四市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颁奖典礼将与第三届大别山民歌邀请赛同期举办,实现红色创意与传统文化的双向赋能、共振发声,深化区域文旅合作。六安始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打造“研学大别山 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旅游品牌,举办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全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交流活动等;同时赴上海等重点城市开展旅游推介,以精准对接拓展客源市场。​

本次大赛汇聚了全国高校师生的智慧成果,定位高、创意足、影响广,既是对六安红色文旅发展成果的系统检验,也是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文旅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赛事构建“政府+社团+经营主体”的联动推广模式,为红色文旅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安徽大别山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颁奖典礼的举办,是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激活旅游价值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全域旅游的关键举措。六安将以本次盛典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红色文化交流,激活创意创新动能,推动更多优秀赛事成果落地转化,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代代相传,让红色文旅成为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大别山下,红韵绵长;时代潮头,奋进昂扬。六安将始终坚守红色初心、秉持创新理念、胸怀开放格局,持续深化红色文旅融合发展,让革命老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夏小敏)



金寨县烈士纪念馆。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六安市独山镇红色研学游。周宜林摄



民歌剧《大别山传奇》演出照。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7865文章数 560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