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如此特别,我又怎会失望 ♫
文 | 伊姐(周桂伊)杉姐
![]()
我在藏区旅行了一周,所有的消息都有点滞后,大家原谅一下。
这段撕电影节的事,前前后后也差不多了,还是值得说一下。
前几天金鸡电影节落幕,其实争议也是很大的,关于《好东西》和《出走的决心》之间的大获全胜和颗粒无收,关于祖峰的被除名,关于饺子导演根本不露面领奖。
但它还是总体体面的。
海外的电影节,已经这方唱罢那方登场。
本届东京电影节的背景是:
1、京东电影节的五人评审小组里,有两位华人,一位是女导演文晏,另一位是女演员桂纶镁。
文晏还和评审组的另一位评审,法国著名剪辑师马修·拉克劳,合作过多次,被网友认为是评委会里话语权最大的一位评审。
中国网友因此对中国电影在本届东京电影节拿奖,寄予厚望。
![]()
2、白百何主演的电影《春树》和范冰冰主演的《地母》,入围了东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白百何、范冰冰一时间,都成为最佳女主的人选。尤其是范冰冰,一度被传要“二度封后”。
但很快有小道消息传来:
某“沪圈”人士,以“投资”为名,要求本届评委之一的导演文晏,将最佳男演员奖颁给王传君。
文晏为了给王传君颁奖,早早就把白百何和范冰冰淘汰。
文晏和范冰冰的关联是,范冰冰担任柏林电影节评委时,文晏导演的电影《想飞的女孩》0获奖。
![]()
![]()
白百何随后在微博发文“还能这么操作”。同时,网传一张她的朋友圈截图,发了四个字“得鱼忘筌”。
![]()
![]()
白百何这波语焉不详,引炸网络。
《繁花》内幕还没落幕,但那好歹是在国内剧组,这么高级别的国外电影节,难道也有内幕?
但接下来的事情,几乎坐实了“有内幕”的猜测。
11月4日,有媒体拍到白百何提前离开日本。11月5日,东京电影节颁奖,王传君果真获得了最佳男演员奖。而最佳女演员,颁给了日本演员福地桃子和河濑直美(导演、编剧出身)。
![]()
《春树》入围主竞赛单元,影片各方面的质量,是有保障的,拿下最佳男主和女主都无可厚非。
但这部电影中,王传君出场不到40分钟,而白百何作为挑大梁的大女主,颗粒无收。
颁奖仪式上“低配得感”的发言,被解释为心虚。
![]()
范冰冰随后发文“七年了,关关难过关关过”,一声叹息。
![]()
白百何也在此时正式回应之前的“语焉不详”,总结下来原因有三点:
1、白百何出钱出力,给《春树》做出最大贡献,却没拿到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
2、电影节结束前就被通知可以回国,这让她想到此前釜山电影节《罗目的黄昏》之行的遭遇,自己自费,还没上去现场的宣传物料,白百何觉得自己被制作团队排除在外。
3、制片人和导演张律都是白眼狼,靠卖惨找她参演两部电影,说要赚钱给妻子治病,结果拍完过河拆桥,使她遭遇不公平对待。
![]()
事情发展到这里,已经足够匪夷所思了。
结果,一条疑似郝蕾的朋友圈,又甩了一大波炸弹。
![]()
这条朋友圈里,直接点名了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东京电影节、毕赣《狂野时代》、文晏,以及刚刚拿到影后的辛芷蕾。
“戛纳徒增的奖项”,对应的是比诺什在戛纳提议给《狂野时代》颁奖,但颁奖时只给了一张纸,连奖杯都没有。
![]()
为什么发纸?奖杯都是提前订制的,自己品。
“那被无限宠着的妈宝你呢”——直接讽刺毕赣是“妈宝男”,还提到了他的处女作《路边野餐》。
威尼斯扯头发,疑似点名辛芷蕾威尼斯封后。
也顺便发表了对本次东京电影节评委的看法——所谓老登,也可男可女,直指文晏。
辛芷蕾这边也坐不住了,直接用微博六连问来澄清。
![]()
所以,电影圈,最近是真的,不太体面啊。
![]()
先从热搜最近流行的“撕奖”开始说起。
“撕奖”,为得到某一个奖项,而倾尽人脉和能力,这种行为由来已久。
巩俐在柏林为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撕奖,在戛纳为王家卫的《春光乍泄》撕奖。
2014年,巩俐在金马奖凭借《归来》入围影后,但最终一票之差铩羽而归。
事后,全网都在炮轰金马奖作弊,巩俐经纪人强调“巩俐不会再来这个业余的电影节”,但四年后她来了。
不仅因为李安力邀,更因为那一年入围的电影里,有张艺谋的《影》。
当时的张艺谋,因为连年拍同类型化商业片,每拍必骂,此时,拿下金马最佳影片奖,对他而言,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

(在金马奖为张艺谋《影》颁奖时,坐在台下的巩俐眼含热泪,全网都在说,巩俐为张艺谋而来)
张艺谋在威尼斯为李安撕奖,拉着评委组拉片《色,戒》7个小时,该片才拿下金狮奖。
![]()
注意,这是继李安的《断背山》和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之后,华语电影人连续三年拿下金狮奖。
可以理解为,路铺好了,后面的人,也更容易被看见了。
柏林电影节上,白灵助力顾长卫、蔡明亮两位大导,分别摘下评审团大奖和杰出艺术贡献奖。
白灵在采访中说道:“我一遍又一遍向他们解释这部电影有多好,我必须为它争取一个奖。”
![]()
张曼玉担任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时,在采访中明确表示,她首先会关注是否有中国演员和作品值得争取,如果没有,便会将目光转向其他亚洲演员和作品。
那一年没有中国影片入围,所以,张曼玉全力推荐了韩国演员全度妍在《密阳》中的表演,全度妍最终成为韩国的首位戛纳影后。
梁朝伟任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时,《白日焰火》拿下最佳影片奖,廖凡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推拿》获得艺术贡献奖。
![]()
廖凡曾在综艺上公开表示,没有梁朝伟,他拿不了奖。
而今年辛芷蕾拿奖的同时,微博热搜“赵涛撕奖能力”冲上热搜。
赵涛之前曾在东京电影节助力《雪豹》《老枪》两部国产片拿下大奖。
![]()
事情发展到这里,“撕奖”一词,都完全是褒义的。
被大众认可是,评委为推广本国文化,而进行的解读、宣讲和游说。
直至白百何、郝蕾发声后,“撕奖”这个词,也变了味。
大家才开始回过神来,电影节,是否真有幕后,如果能“撕奖”,是否就意味着有内幕。
简单介绍下主流电影节的评审机制。
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奥斯卡采用的工会制度投票,召集近万人投票。
另一种是小范围几人团的评审委员会制度,以东京电影节为例,就是5人评审小组。
![]()
但不管是哪种机制,都要经过初审、复审、终审层层筛选。
奥斯卡因为评审人数庞大,被认为是“最民主”的电影奖,但仔细想想,这和竞选总统是一样的道理,受制于时代、政治、公关、运营等多重能力。
口碑全面崩塌却拿下奥斯卡的《阿诺拉》,被曝出公关费高达1800万美元,远超其制作成本。
![]()
(导演兼编剧 Sean Baker(肖恩·贝克)则凭借《阿诺拉》一举夺得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拿下导演“四大喜”)
李安在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写过,《卧虎藏龙》拿下奥斯卡,仿佛像经历了一场马拉松。
前期宣传、造势、拉票时间长达一年,拿完奖后,他三个月才缓过来。
现在能明白李安在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拿下小金人后,在路边狂啃汉堡的行为了吧,没有一个奖,是无缘无故,自己飞进口袋的。
![]()
而小评审团制度,虽然评审都是传统意义的专家,但每一个评委又有自己的喜好、立场、游说能力。
评奖也是一种工作,评委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观看大量的影片。
那些资深或表达欲更强势的评审,就很容易左右其他人的意见。
最著名的例子,是中国影迷的老朋友伊莎贝尔·于佩尔。
据传,她在担任戛纳电影节主席时,开会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金棕榈发给《白丝带》,我们讨论下面的奖项吧。”
在评奖过程中,大家也存在一定的资源交换问题。你给我侄子投一票,我给你外甥也要来一票,这才公平吧。
人到中年,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在由人制定的规则中,出现“独断”和“运作”现象,是一种必然。
![]()
![]()
(截图来源:《电影艺术》杂志——艺术与商业的“合流”: 透视西方电影节系统的运作)
中国影迷一向对获奖影片心存敬畏,但近年来,获奖的影片一部一部让我们大跌眼镜。
《风流一代》《想飞的女孩》《生息之地》,赫然在列。
电影圈不仅是艺术圈,更是一个封闭式、外人甚难闯入的“人际圈”。
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威尼斯、柏林,甚至一些小的电影节,从来都是认亲戚的,都有嫡系之说。
很明显的例子, 毕赣的欧洲大奖,都在戛纳,《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狂野时代》,观众评价褒贬不一,前两部被市场接纳和认可度非常低。
王全安的欧洲大奖,都在柏林。
![]()
《日掛中天》这次在威尼斯拿到影后,导演蔡尚君和威尼斯也有渊源,2011年时,他曾凭借《人山人海》拿下最佳导演银狮奖。
不是说一定存在送礼现象,但艺术风格、思想表达、创作视角、身份背景等方面一旦满足了这个电影节的口味,大家成了老熟人,基本上就被视为一个圈子的人,可以常来了。
就像超市选品,那么多牌子,为啥我就选你,不能单单是因为你质量过硬吧,供货渠道的区别,在里面的成分就很大了。
而且,电影节申报公司,它是真实存在的。
跟申请美高一样,会给出专属定制方案,前、中、后期服务。
![]()
好莱坞甚至会有专门的“奖项季公关”,公司会为评委举办专场放映,寄送宣传材料,安排主创访谈。
如果说院线电影的运作机制,是通过宣发公司进行宣发。那电影节电影的运作机制,也是要通过必要的“宣发”渠道和过程,才能被评委和观众看到。
说到底,都是一种宣发方式。
那电影节完全不可信了吗?
也不能一味否定,每个电影节都有严格的评奖程序和机制,一些电影节能长期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公正”和“品味”的证明。
而且,随着电影节的数量不断增长和大环境经济下行种种因素,电影节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电影节也需要靠好的作品来巩固自己的口碑和地位。
借用圈内人的一句话,入围(相当程度上)靠实力,获奖(大多数情况下)看运气。
白百何到底该不该拿奖,按照我们刚才的逻辑来说,拿不拿,都是应该的。
但白百何为什么坐不住一定要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白百何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她在微博里提到,因为导演卖惨,自降片酬,出演了张律的两部电影,《春树》和《罗目的黄昏》。
![]()
但娱乐圈人人功利,白百何花一整年时间耗在两部文艺片上,绝不是因为导演卖惨和文艺片情怀。
说没有对奖项的期待,是不可能的。
巅峰时期的白百何,稳坐“小妞电影”的票房宝座,一指事件后,一度低迷,怎么折腾,都没有用。
在电影节拿影后翻身,几乎是最后的路子。
原以为,接下没钱拿还活受罪的工作,就能逆袭,结果看到《春树》拿了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唯独没拿最佳女主,感觉像是被张律团队利用了。
![]()
只能说,《春树》上映后,观众自有公道。
以上说了那么多,宗旨只有一点,希望观众意识到电影节大概的流程,一定程度,对奖项祛魅。
![]()
前几天,赵露思开了一个自己的生日会,高调宣布成立个人工作室。
之后没几天,赵露思的原经纪公司银河酷娱倒闭的消息,就冲上热搜。
![]()
赵露思,被网友高调冠名“内娱斗赢资本第一人”“内娱雪藏资本第一人”。
![]()
赵露思从今年1月被曝紧急住院开始,一直在和资本对抗。
她陆续曝出来的猛料有,强制工作、职场被打、天价卖身契等。
因为不满微博环境,直接选择将3000万的微博号注销。
微博作为内娱明星品牌宣发、剧集预热、粉丝运营的第一平台,一直都是“兵家要地”。
赵露思这波操作,无异于自毁前程,任性到了极致。
以至于《许我耀眼》零宣传空降,微博热搜只见许妍,不见赵露思。
![]()
![]()
这种情况下,赵露思硬刚资本三个月,用实力、小号,以及不停的个人反抗,踏出一条路。
《许我耀眼》播放量超30亿,是当之无愧的年度黑马,她也成立了个人工作室,成为虎鲸娱乐的首位艺人,片酬跃至百万级。
她在生日会上哭着说:“两个月前以为再也当不了演员......”这绝对是大实话,全网都以为她再也当不了演员了。
![]()
但看看现在的状况,真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今天,我们写电影节内幕,写赵露思硬刚资本,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依靠权力、金钱、平台的时代,已经慢慢落幕。
必须借力的时代,正在过去,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平台,一种力量。
你的实力、你的独特性、你与世界的真诚联结,才是这个时代的硬通货。
当电影节赋予的神话慢慢流于平淡,无数个民间小“赵露思”站起来时,我们将共同步入一个,由创造者定义价值的新世界。
希望你我,磨好内功,静待风起。
观影团
“伊姐看电影”线下平台“伊姐观影团”,至今为止组织200多场官方授权的电影首映礼、超前点映,想免费参加明星首映礼,得到正版的限量周边,获取专属的文旅精品优惠吗?
点击小程序注册会员(“伊姐观影团”报名活动唯一途径,唯一途径,唯一途径)。每日签到领积分,兑换私家礼物。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