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
王德峰说:“没有目标的人生,才是好的人生。”
所谓目标,我感觉并不是“目”能所及的“标的物”,目标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方向。
那些被世俗误导的外部枷锁,本身就不是目标,而是目的,是一个个终点。
人生不应该是完成一个个终点,而是在指向某个方向的同时,享受向这个方向成长的过程。
这个方向就是通过极大的自主选择,体验,感受当下,通过每一步踏踏实实的迈进,去成长为内外秩序更加稳定和和谐,统一的自己。
道家的上乘思想大多无法真正实现,但在当下利欲熏心,追名逐利的时代,向大道靠拢,努力去主动接近这些超现实的理想,不失为一种提高修养和幸福感的高级智慧。
知即了, 了即无, 无即一切问题得以消融, 回归生命主体如其本来的状态。
但是,人生需要抓力,没有目标就是没有抓力,会走向另一个虚无的极端,靠近目标,实现,就是快乐,达到后再找下一个目标。
回首过往,我曾是事业与名利的囚徒,直到一次被迫的“停顿”让我冷却。从愤恨到清醒,恍然大悟那个牢笼的铸造者正是我自己。这一发现成为一种庆幸的解脱。
从历史维度看,“人生目标”是一种流动的宏大叙事;而在哲学层面,它则显得虚妄,生命本是向死而生的线段,我们却活成了自以为是的射线,忙碌中我们只顾着“生”,却从未认真思考过“死”。
那些曾驱动我的目标与欲望,实则是特定时期社会观念投射的虚影,甚至是服务于他人的工具理性。
真正不朽的,是拥有一颗自由、喜悦、充满爱与正义的心灵。
其实,人性和一个程序一样执行,应该有个短期的,可实现的目标,比如中午吃个小炒肉,应该是,目标不要太大,知足而常乐。
目标就是着相,一是容易忽视非目标也给本体带来能量;二是容易违背人的发展规律。
有目标,但不执着于目标。按着规律做事,投入过程不思目标,享受人生。
追求得到一些东西,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人本身已经拥有了很多的美好,却不知道珍惜,往往在追求新的道路上,把自己原本拥有的给丢了。
回过头想想看看,曾经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却没有好好的享受,现在想得到都难。
苏东坡用一句话就说清楚了“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随遇而安,才是真实的安,不期而遇,才是真正的遇。
人活着,玩的就是心态,心态好了在这世间就好,学会享受每个当下,就能拥有真正的自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