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与卫星互联网的结合被视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核心方向,旨在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实现全球无缝覆盖。以下是产业链各环节的龙头上市公司概览。下表快速梳理了核心环节的代表性公司及其主要角色。
产业链环节
龙头上市公司
核心业务定位与优势
卫星制造与发射
中国卫星 (600118)
航天科技集团旗下卫星制造核心企业,承担我国多数通信卫星制造任务。
中国卫通 (601698)
卫星互联网“国家队”,垄断低轨卫星频段资源,正积极推进大规模星座组网计划。
通信载荷与射频芯片
铖昌科技 (001270)
在T/R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领域技术领先,产品应用于北斗导航等重要项目。
臻镭科技 (688270)
卫星互联网核心芯片及元器件供应商,受益于商业航天市场发展。
亚光科技 (300123)
国内主要微波电路及器件生产企业,其产品广泛用于卫星通信测控等项目。
网络建设与运营
中国卫通 (601698)
亚洲第二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构建了覆盖国内、国际的航空卫星互联网网络。
三维通信 (002115)
子公司海卫通专注海上卫星宽带服务,拥有丰富的卫星通信运营经验。
海格通信 (002465)
拥有全系列天通卫星终端及芯片,深度参与国家卫星互联网重大工程。
关键器件与终端设备
信维通信 (300136)
全球射频天线龙头,其高精密连接器等产品可用于商业卫星地面接收器,并聚焦太赫兹技术。
盛路通信 (002446)
在毫米波/相控阵技术领域积淀深厚,布局低轨卫星通信天线技术,是华为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光迅科技 (002281)
光通信器件领先企业,在6G光通信测试领域有所布局。
测试与材料
信科移动 (688387)
在6G太赫兹测试仪器方面有所布局。
大恒科技 (600288)
太赫兹光谱仪技术国内领先,为6G高频通信测试提供关键设备。
【】如何理解产业链投资逻辑
理解6G与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可以从以下几个逻辑层面入手:
技术驱动是关键:6G技术(如太赫兹通信、AI原生网络)和卫星互联网(低轨星座建设、星间激光通信)都处于快速迭代中。拥有核心专利和技术壁垒的公司,如能在太赫兹通信、毫米波、相控阵天线、先进卫星载荷等领域占据领先优势,长期发展潜力更大。
政策支持是催化剂:工信部已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推动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等目标。这类政策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可能持续带来利好。
关注业绩兑现节点:产业从技术研发、网络建设到商业化应用需要时间。投资中可以关注不同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业绩兑现能力,例如早期参与卫星制造和载荷研发的企业,以及中后期提供网络运营服务和终端应用的企业。
【】潜在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不确定性:6G和卫星互联网技术尚处于发展早期,技术路径可能存在变数。
商业应用进度不及预期:星座组网、频率协调、终端成本控制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商业化落地进程。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赛道热度提升,参与者增多,市场竞争可能日趋激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