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在一个全球网友的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症状”的讨论里,有位读者曾留言:“我妈半年前总忘煮面条、半夜说要去买菜,我以为是老糊涂,直到她开始怀疑邻居装监控,去医院诊断是阿尔茨海默病。”
其实,像这样的遗憾很常见——一方面,很多科普对早期症状描述比较笼统;另一方面,大家对于除了“记忆”之外的早期症状不敏感。
今天我们基于152位全球网友分享的亲身经历,为大家重新梳理——早期症状几乎不会单独出现,而更多是以2类以上叠加的方式同时出现。
![]()
早期11类典型症状
阿尔茨海默早期症状覆盖记忆、行为、情绪等多个方面。
1.记忆功能异常
和我们通常了解的一致,记忆功能的问题,占比最高。主要现象是刚发生的事记不住,或编造虚假记忆,难以被提醒纠正。
下面是网友反映的几个典型场景:
父亲每天要问3遍“今天晚餐吃什么”,刚得到答案转身就忘,一天最多问5次;
母亲总说“上周你带表哥来家里吃披萨了”,但表哥去年就去英国了,怎么解释都不信;
婆婆会把刚放好的钥匙藏进抽屉,转头又说“钥匙被人偷了”,还翻遍家里找;
爷爷记不住“早上吃过降压药”,中午还要再吃一次,幸好我及时发现拦住;
2.日常执行功能下降
患者计划、组织信息的能力减弱,曾经熟练的任务变得困难重重。包括做饭、算账、使用日常工具。
下面是网友反映的几个典型场景:
父亲做了40年饭,现在煮米饭常忘放米,还说“是烤箱坏了煮不熟”;
母亲以前每天用手机扫码付款,现在对着付款码愣半天,不知道怎么操作;
婆婆算“5欧元买2斤苹果,该找多少钱”,盯着计算器看5分钟也算不出来;
爷爷不会按公寓电梯楼层键,每次都要等邻居帮忙按自家楼层,以前从不会这样;
3.语言表达困难
患者常出现找词困难,句子结构简单,说话不完整,甚至用错词汇以及反复重复短句。
下面是网友反映的几个典型场景:
母亲指着杯子说“那个装水的……那个东西”,就是说不出“杯子”;
父亲想表达“去超市买牛奶”,只说“我要去……去那个地方买那个喝的”,半天说不全;
奶奶半小时内重复了4遍“今天天气不错”,不管别人接不接话;
外婆以前爱讲故事,现在只能说“以前有个小孩……然后……”,讲不出后续;
4.空间视觉障碍
患者认路、看时间出问题,或看错常见物品,对空间关系的判断能力下降,容易在熟悉环境中迷路。
下面是网友反映的几个典型场景:
母亲在家楼下便利店转15分钟,找不到出口,最后哭着给我打电话;
父亲看着指针指向下午2点的闹钟,问“现在是早上还是晚上啊”;
婆婆把桌上的药盒看成“小玩具盒子”,伸手去拿才发现是药;
爷爷以前停车很准,现在总蹭到路边的石头,还说“是车位太窄了”;
5.个性与情绪剧变
患者性格突然变得反差很大,情绪波动大,易怒、焦虑、多疑,甚至出现被害妄想。
下面是网友反映的几个典型场景:
以前温和的母亲,现在饭晚5分钟就摔盘子,还说“故意饿我”;
父亲总怀疑“家人要偷他的退休金”,把钱藏在枕头套里,每天都要摸几遍;
奶奶以前爱热闹,现在家里来客人就躲进房间,不管谁叫都不出来;
外婆以前很节俭,突然买了3件一模一样的外套,说“便宜就多买”;
6.行为与兴趣突变
患者可能突然对曾经热爱多年的活动失去兴趣,或出现重复动作,甚至养成奇怪的习惯。
下面是网友反映的几个典型场景:
父亲以前每天去公园下棋,现在连楼都不下,只坐在沙发上反复开抽屉;
母亲以前爱织毛衣,现在毛线团放着积灰,却总反复擦桌子,一天擦十几次;
爷爷开始囤塑料袋,家里堆了两大箱,说“以后肯定有用”,谁扔都不愿意;
外婆以前不爱看电视,现在每天盯着广告看,一看就是一下午,叫她也不回应;
![]()
7.判断力下降与风险感消失
患者对风险的判断能力减弱,可能做出不合理的事,甚至危险行为。
下面是网友反映的几个典型场景:
母亲给陌生电话捐了5000欧元,对方说“捐钱能领保健品”,她就信了;
父亲冬天零下5度,穿单衣就想出门,说“不冷”,拦都拦不住;
奶奶喝过期一周的牛奶,说“看着没坏,扔了可惜”,劝了也不听;
爷爷想自己修电灯,没关电就伸手碰电线,幸好我及时拉住;
8.社交退缩与动机减退
患者逐渐失去社交兴趣,不想和人来往,集体活动的动机明显减退。
下面是网友反映的几个典型场景:
母亲以前爱参加教堂礼拜,现在牧师来叫,也说“不去”;
父亲以前每周和老同事聚餐,现在同事打电话约,总说“没时间”,其实在家没事;
奶奶见了孙女也不主动说话,以前每天都盼着孙女来;
爷爷以前爱给亲戚打电话,现在亲戚打过来,说两句就挂,不愿多聊;
9.感知与体验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嗅觉减退、容易产生错觉或轻度幻象。
下面是网友反映的几个典型场景:
母亲煮红烧肉时满屋飘香,却问“怎么没闻到肉味,是不是没做熟”;
父亲说“屋顶有小鸟叫”,家里根本没养鸟,仔细听也没声音;
奶奶看着空沙发说“那里坐着个阿姨”,还让我递水给“阿姨”;
爷爷以前很怕醋味,现在闻不到醋的酸味,说“这醋没味道”;
10.睡眠与昼夜节律紊乱
患者睡眠模式紊乱,可能出现昼夜颠倒,或傍晚烦躁(日落综合征)的情况。
下面是网友反映的几个典型场景:
母亲晚上翻来覆去到凌晨2点才睡,白天却能睡4个小时,叫都叫不醒;
父亲半夜3点起来穿衣服,说“该去上班了”,其实他早就退休了;
奶奶一到傍晚就坐立不安,说“要赶紧回家”,其实就在自己家;
爷爷晚上睡觉总喊“有人拉我被子”,家人起来看,根本没人;
11.防御与掩盖行为:隐藏的挣扎
患者可能出于自尊或害怕被歧视,试图掩盖自己的认知障碍。不仅不承认问题,被指出还会发火。
下面是网友反映的几个典型场景:
母亲怕忘事偷偷记笔记,却把“下午吃药”写成“下午吃粥”,提醒她还发火;
父亲忘关煤气,家人说他,却坚持“我关了,是你们没看见”;
奶奶做饭放多了盐,吃着咸却说“故意做咸点,有味道”,不承认放多了;
爷爷认错人,却说“是你们换了衣服,我没认出来”,不愿承认记混了;
![]()
早期症状往往同时出现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
1.从临床数据趋势来看
基于2024-2025年国际ADNI3队列研究和《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早期AD患者的症状数量分布呈现“多症状并发为主,单一症状罕见”的明确趋势。其中:
轻度认知障碍(MCI)阶段的核心组合是记忆力与执行功能障碍,占比约为78%;
早期AD阶段的典型组合是记忆力与情绪/行为改变,占比约为62%;
AD发病前3-5年,典型组合是睡眠异常、感知与体验异常和行为异常,占比约为51%、
2.从网友交流的分析来看
同时出现2类症状的占比25%。同时出现3类及以上症状的占比65%。仅出现1类症状的占比不足10%,在1-3个月后也会逐渐出现其他症状。
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多种症状?
因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涉及多个脑区的损伤。当多个脑区同时受损,必然会表现出多种症状。
3.给大家的建议
及早关注:一旦发现家人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综合评估:结合多种症状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积极干预:早期干预对于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来自全球网友的真实经历告诉我们:早期阿尔茨海默是许多细小但一致的“偏离”。
希望今天梳理的这11类、几十条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能帮助更多家庭更早识别信号,更早准备,而不是继续错过黄金干预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