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对话框里,我把这段请假申请打了又删、删了又打,反反复复十几分钟:
“领导,不好意思打扰您了[抱拳]。这个星期,我准备带女儿去做一场小手术,周二上午术前检查、周三上午做手术,想跟您分别请两个半天的假。如果当天有未完成的工作,我会在晚上的时候加班完成。恳请您批准!”
短短一段话,我却像是在写一份重要的述职报告。发送后大概两分钟,领导还没有回复,我又神使鬼差地赶紧补上一句“求理解”。
是的,“求理解”。
让我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次我以为的、不合时宜的请假,治愈了我多年的羞耻感。
01 试用期请假,我承认我在赌
在等待领导答复复的时间里,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而我就好像刚做完一件亏心事,脑子里循环着无数个念头:
新工作还在试用期就请假,不太合适吧?
领导又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我事太多?
如果她不批我这个假,女儿的手术怎么办?
那种混杂着对女儿的担忧、对新工作的愧疚、以及对领导批复不确定性的情绪,就像是一张湿冷的毛毯把我紧紧裹住。这种感觉有一个非常扎心的名字——“请假羞耻症”。
我承认我在赌——赌新工作的领导通情达理、也有人情味;赌新单位对于请假这件事并不苛刻。
02 术前的一条微信,治愈了我的羞耻
幸运的是,我赌对了。
周三上午8点41分,在女儿快要进手术室的时间。微信跟往常上班一样响了起来,我还以为又是跟工作相关的消息。
打开手机一看,我愣住了,我的新领导发来一句:
“祝小朋友手术顺利[玫瑰]”
![]()
![]()
那一刻,我积郁多年的羞耻和不安,瞬间就被消解了。她几乎是上班的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事就来关心我女儿的情况。
正常请假,领导哪会关心是因为什么请假啊?他们关心的,永远只有你因为请假而耽误的工作吧?
03 回忆:一句令人窒息的“我都没请”
这不由地让我想起了另一段不太好的回忆。在上家单位的时候,除了家里有事必须得请,我从来没有因为“工作太累了”这样的理由请过假,尽管我的钉钉账户里还有两百多小时的调休时间。
有一次请假,本着个人隐私少说的原则,我说的是“家里有事”;而我的前领导立刻反问我“是因为什么事情而请假要说清楚”。
又一次请假,本着尊重领导的原则,我说的是“家里长辈生病了需要陪护”。而我的前领导就开始给我上课,大抵是些在平衡家庭和工作关系中,男人要以事业为重之类的话,我记得不太清了。而让我记忆犹新、想起来还觉得窒息的,是他这样说:
“谁家老人不生病啊?你家除了你就没人陪了吗?我岳父当时住院的时候,我都没请!”
最后,这次请假,因为我实在走不开、而前领导不愿意批,变成了我旷工一天。甚至在周一的部门会上,我还被当做反面教材来点名批评。
凭啥有事不让调休假?我那两百多小时的班是白加了吗?
04 告别羞耻,理直气壮地生活
在我看来,请假这件事,在很多人眼里就像一场“职场豪赌”——尽管公司制度里明确规定了年假、病假、事假、婚假、育儿假、调休假……等各种假。但现实却是,无论有没有正当理由,大多数人还是会下意识地想:合适吗?会不会添麻烦?
是羞耻感在作祟。
类似这样的羞耻,职场里无处不在。对上级或前辈的要求不敢拒绝、不敢在公司大会上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敢跟财务同事去催报销、不好意思打扮精致穿搭自由、准点下班会觉得不好意思……
患上各种“职场羞耻症”的上班族,会因为不自信、或太过在意他人看法,而羞于表达自己的合理需求。心理学认为,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或自我贬损、怀疑,以及焦虑、绝望等,这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职场羞耻症”不仅会影响员工的情绪和自信心,还可能导致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得唯唯诺诺、人际关系紧张、身心疲惫。这不但会产生心理健康和情绪问题,还可能影响个人正常生活,对企业和团队造成负面影响。
告别职场羞耻,理直气壮地生活——因为工作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首先,戒掉没用的羞耻心吧!不要让无尽的内耗再继续折磨自己。
其次,大胆表达自己的诉求!无论是请假、报销,都是工作赋予你的权利。
最后,勇敢拒绝无理的要求!当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要敢于说“不”。
在职场中,付出该付出的、争取该争取的。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成就感,才能通过工作让生活更有意义。
你有没有“职场羞耻症”被治愈过的时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