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上周末在咖啡馆写稿,邻桌坐着三个刚下班的白领。
其中一个姑娘盯着电脑改报表,另外两个刷着短视频,眉头紧皱:好累啊,可又不知道干点啥能放松。
突然想起小区里跳广场舞的阿姨,公园里拍鸟的大爷,甚至幼儿园门口等孩子时聊育儿经的家长——好像只有成年人,把“玩”变成了件难事儿。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能“好好玩”的成年人,往往更抗压、更有创造力,甚至人际关系更融洽。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但现实是,我们从小被教育“玩物丧志”,长大后被KPI、房贷、家庭责任捆住,连“怎么玩”都忘了。
“会玩”,成了成年人最稀缺的能力。
一、为什么成年人不会“玩”了?
我们不是不想玩,是被“玩”的羞耻感困住了。
从小到大,“玩”总被贴上负面标签:小时候玩泥巴被说“脏”,上学时玩游戏被骂“不务正业”,工作后刷剧打游戏会被评价“没上进心”。
![]()
社会默认“成熟的大人”该严肃、高效、永远有正事,连放松都要选“有用”的方式——
比如报个英语班、学个烘焙,美其名曰“自我提升”,但内心早就在计算“投入产出比”。
心理学中的“情绪劳动”理论能解释这种压抑:成年人习惯了用理性管理情绪,连放松都要“功利化”。
就像同事小周,下班后明明想打两局游戏,却逼自己去健身房,结果越练越烦躁:好像连玩都玩不对。
当“玩”变成任务,我们早就丢了最初的那份纯粹快乐。
![]()
二、“会玩”的人,到底赢在哪里?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说:幸福不是追求没有痛苦,而是在痛苦中依然能找到乐趣。
而“会玩”,就是成年人给自己造的“乐趣充电站”。它至少藏着三个心理学密码:
1、玩,是心理弹性的“缓冲垫”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遇到挫折还能笑出声的人,往往有个共同点——他们擅长“暂时抽离”。
朋友阿琳被裁员后没崩溃,反而报了个陶艺班。
![]()
她说:捏泥巴的时候,我不用想简历怎么写,不用看招聘软件,就专注让陶土在手里转。等捏出个小杯子,反而有了重新出发的力气。
心理学中的“心理恢复理论”指出:玩(尤其是非功利性的活动)能让人从压力状态切换到“自主掌控”模式。
就像孩子摔倒了会爬起来继续跑,成年人也需要通过“玩”重建对生活的掌控感——不是靠解决问题,而是靠单纯享受过程。
2、玩,是创造力的“孵化器”
乔布斯在设计苹果手机时,曾受书法课启发;导演诺兰的很多灵感,来自他玩拼图和模型。
![]()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在放松玩耍时,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会被激活——这是创造力的核心区域。
朋友老张是程序员,每天下班雷打不动打半小时《塞尔达传说》。
他说:写代码是逻辑游戏,打游戏是闯关游戏,看似没关系,但有时候卡壳了,玩两局反而想到新解法。
所谓“玩物启智”,不是玩物本身有用,而是玩时那种无拘无束的状态,能让大脑跳出惯性思维。
3、玩,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
![]()
小区里有对结婚十年的夫妻,感情依然热乎。
秘诀是他们每周固定“玩一天”:要么一起学做咖啡拉花,要么去郊区徒步,甚至在家玩桌游到凌晨。
心理学中的“共同活动效应”表明:一起做有趣的事,比单纯聊天更能增进亲密感。
成年人的社交太容易变成功利交换,而“玩”是最纯粹的连接方式。
就像同事们下班后约着打羽毛球,输赢不重要,出汗时的笑声能把平时的隔阂都融化。
能一起玩的人,才更容易成为“自己人”。
三、“会玩”不是瞎玩,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模式”
![]()
有人要问了:我也想玩,可总觉得‘玩’浪费时间怎么办? 其实,“会玩”的关键不是玩什么,而是带着“为自己而玩”的心态,找到能滋养你的活动。
1、允许自己“无目的”
不必追求“玩出成果”。
刷一部没营养的剧、蹲在路边看蚂蚁搬家、跟着短视频学跳魔性舞蹈——只要让你放松,就是有效的玩。
就像孩子搭积木,搭歪了、塌了也无所谓,享受的是动手的过程。
![]()
2、从“小确幸”开始
不必非要学滑雪、潜水这些“大项目”。
养一盆会开花的植物,周末给家人做顿创意早餐,甚至整理老照片写点碎碎念——这些微小的、能带来即时快乐的事,才是成年人最触手可及的“玩”。
3、 和“喜欢”而非“应该”挂钩
想打游戏就去打,想追综艺就追,不必用“学英语”“练技能”绑架自己。
真正的“会玩”,是听内心的声音:这件事让我开心,那就去做。
![]()
那天在咖啡馆,邻桌的姑娘终于合上电脑,加入了刷短视频的行列。
她边看边笑:原来柯基拆家这么搞笑!
窗外的阳光照在她脸上,我突然觉得:所谓“会玩”,不过是成年人给自己保留的一点“孩子气”——不被定义,不被催促,单纯因为喜欢而去做一件事。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如何生存,却常常忘了学习如何生活。
而“会玩”,就是最温暖的生活课:它告诉我们,即使长大成人,也值得为一朵云的形状开心,为一首歌的旋律停留,为一件小事纯粹地快乐。
毕竟,能好好玩的人,才更有力气好好活。
![]()
娟心理: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专栏有疗愈创伤和人格成长的方法,如有需求,可作了解;若有情感心理困扰,请私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