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湖北年均开工两条以上高铁,武汉“超米字型”枢纽加速成型,17个市州全部迈入“市市通高铁”时代,高铁里程超过2100公里,县市覆盖率近五成,“轨道上的湖北”呼之欲出。随着襄阳至荆门高铁开通,加上计划年内开通的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预计2025年底湖北高铁总里程达到2585公里。与此同时,省内还有6个高铁项目、883公里线路正加速推进。
![]()
虽然如此,但把目光投向江汉平原南端,高铁覆盖率不足30%,荆州、监利、石首等300万人口区域仍依赖普速铁路,荆州、荆门等人口大市南下广东仍需绕行武汉,成为纵向通道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制约区域内发展的“瓶颈”。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正是一条横跨鄂湘两省的铁路——荆岳高铁,目前正以“国家战略卡位线”的姿态加速突围。
![]()
根据早期研究方案可知,荆岳高铁线路北起荆荆高铁荆州西站,南跨长江后,经公安、石首,进入湖南华容、君山,终至京广高铁岳阳东站,正线全长约19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6座车站,其中湖北境内约99.8公里。据悉,项目虽早在2016年就被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虚线”条目,但却迟迟未获“十四五”规划“门票”,前期只能停留在地方研究层面。2025年,湘鄂两省同时按下“加速键”:湖北将荆岳高铁增补进省“十四五”中期调规,并列入“十五五”重点争取名单;湖南则把项目纳入2025年重大前期经费支持清单,并在全国两会期间以全团名义建议将其增补进国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目前,两省已联合完成预可研报告,荆州、岳阳分别启动工可、初测及用地预审等前置专题招标,力争在2026年规划窗口期把“虚线”变成“实线”。
一旦纳规成功,荆岳高铁将北接襄荆、荆荆高铁,南连长岳城际,与京广高铁互联互通,形成一条纵贯鄂中、湘北的全新350公里时速南下通道。届时,荆州至岳阳时空距离将由现在的2小时缩短至30分钟,襄阳、荆门、宜昌等地开行至广州、深圳高铁可再节省约2小时,江汉平原500万人口“在家门口坐高铁”直抵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现实。同时,项目还将激活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与两湖平原的产业协同,串联荆州古城、岳阳楼、张家界等黄金旅游资源,预计年吸引游客超3000万人次,为长江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注入新动能。
![]()
从“市市通高铁”到“县县通高铁”,湖北的下一颗关键棋子已经定局。荆岳高铁,这条190公里的跨省纽带,承载的不只是速度的提升,更是江汉平原打通“南下任督二脉”的关键。随着湘鄂两省合力破冰,它极有可能在“十五五”开局正式纳规并动工,成为湖北高铁版图上最值得期待的新线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