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宁日报
本报讯(记者朱新韬)11月17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获悉,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服务经营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今年以来全区新登记经营主体51.9万户,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5.7个百分点;民营主体总量达444.1万户,同比增长4.5%。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通过优化政务服务,为创业提供有力支撑。发布《企业开办工作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将7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办理环节由13个压减至2个,材料由22份精简至5份,实现“零成本、1个工作日办结”。牵头推进9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平均压缩时间86%、精简材料70%、减少环节73%,高效办结重点事项75.1万件。联合广东等地部门开展企业跨省迁移“一件事”改革。在广西自贸试验区推行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用承诺代替证明,利企便民。上线广西市场监管准入一体化平台,234项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100%,整体时限压缩60%。试点“惠企名”“惠企办”等智能应用,打造“边聊边办”服务,最快10分钟完成设立登记。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强化精准帮扶方面为经营主体成长赋能。报请自治区出台17条政策措施,争取财政专项补助9.8亿元,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制定4方面21项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在全国首创设立“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服务点,95家服务点发放贷款616.3亿元,惠及小微主体8.4万户。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培育“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2428户。制发“广西市场监管服务监督卡”,上线“经营主体服务”平台,提供14项在线服务,公开3项监督渠道,实现“服务+监督”一体化。
在转变监管方式方面为发展护航。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出台“有温度的执法”指导意见,制定免罚、减罚、轻罚三张清单,建立重点监管、柔性监管和“无事不扰”三张目录,减少对企业的干扰;推进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管理,成为全国首批信用体系建设创新试点;今年以来修复信用信息13.5万条,助力经营主体轻装上阵;线上依托12345热线归并13条热线、整合3个平台,线下设置149个专窗,实现“一个平台接收诉求”和“快递式”全流程查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