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工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磊 通讯员 彭柳 李倩
11月14日,“湘阴好物”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发布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该品牌整合湘阴县农业资源,优选当地农特产品,构建“品质安全+地域锚定+全程可溯”三重保障体系,为消费者奉上“安心之选”。
品牌发布会现场,首批30家企业、105款产品火热出圈,涵盖蔬菜、水产、畜禽、粮油和调味品几大门类,展现出湘阴农业产业的“丰厚家底”与品牌潜力。
从“土特产”到“金招牌”,农特产品实现价值升维
湘阴地处三湘四水汇流之处,蜿蜒的江湖岸线与万顷良田,构成农业发展的生态基底。樟树港辣椒、鹤龙湖蟹虾、杨林寨食用菌、三塘藠头等特色农产品,构建起独具风味的“湘阴味道”矩阵。
这些深藏于江湖之间的风味,曾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湘阴好物”品牌的推出,为这一困境提供了全新的破局之道。
“作为‘湘阴好物’品牌运营商,我们以樟树港辣椒、湘阴藠头、鹤龙湖蟹虾、杨林寨食用菌、精品粮油五大核心产业矩阵作为品牌产品的强力支撑,119种‘两品一标’特色农产品纳入统一品牌体系。”湖南樟树港生态农业集团负责人任超介绍。
“一个品牌能否立得住,核心在于它的品质是否过硬。”湘阴县副县长陈勇说。
为确保“安心之选”的品质承诺,湘阴县以生态农业为根基,持续推动标准提质、规模增效、科技赋能,致力于打造中国湘味精品食材的源头品牌。同时,自主研发溯源系统,让每一份农特产品可溯源、可视频、必检测,确保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有人执行、有人监管。
渠道布局上,该品牌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销售网络。
线上,依托微信小程序、湘阴好物App及社区团购平台,配建湘阴仓与长沙仓两大分拣物流中心,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线下,以长沙为枢纽,深入高端社区与核心商圈,今年计划开设7家品牌体验店与6家社区团购店,进驻盒马、永辉等主流商超,携手徐记海鲜、华天酒店等高端餐饮伙伴,实现源头食材从田间到餐桌的极速直达。
农特产品价值升维,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携手合作。品牌发布会上,9家餐饮企业与湘阴达成战略合作。
从湘阴出发,以长沙为支点,“湘阴好物”稳步走向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等核心消费市场。
从单打独斗到集群矩阵,特色美食赋能乡村振兴
“湘阴好物,源于原生态的馈赠,成于高品质的守护,志于大市场的共赢。”湘阴县委书记刘世奇道出了品牌建设的深层逻辑。
在他看来,品牌化是湘阴农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关键一跃。
“以前各卖各的,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在樟树港辣椒产地樟树镇文谊新村,不少椒农曾有同样的困扰。如今,通过“党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文谊新村从昔日的贫困村蝶变为“亿元村”。今年1至10月,樟树港辣椒全产业链产值突破7.6亿元。
湘阴县立足资源禀赋,将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加工作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构建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发展模式,重点打造鹤龙湖“蟹虾小镇”、樟树“辣椒小镇”、三塘“藠头小镇”、杨林寨“时蔬小镇”等,基本形成“一镇一特、一特一片”集群式发展格局。
同时,探索“资金变股金、群众变股民”“托管经营、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帮扶产业+龙头企业+种养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平台网络+生产主体”等模式,构建以农户为基础、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为主、其他组织形式为辅的经营体系,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
“湘阴好物”品牌的发布,进一步推动区域农产品从零散的特色产业升级为强大的产业矩阵,探索出区域特色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新路径。
特色美食赋能乡村振兴,品牌效应持续发酵。湘阴入选“中国湖鲜美食之乡”,杨林寨乡、三塘镇(藠头)荣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文谊新村获评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