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当年没人敢喊‘孩子生太多’,今天咱们得在地铁里练‘叠罗汉’上班。”
1957年,马寅初甩出一句“每年多生一个台湾”,全场鸦雀无声。那时候没人信,22‰的出生率像脱缰野马,真跑下去,2020年就不是14亿,而是20亿——把全球粮食船队都开到天津港都喂不饱。
![]()
最吓人的是厕所排队公式:按人均每天1.5次小算,20亿人一天30亿次,得把长江水全用来冲厕所才够用。北方朋友也别抱怨水少了,真那样,北京摇号的不止车牌,还得摇“用水额度”,洗澡洗到一半停水,比双十一断网还心慌。
![]()
饭碗之外,还有饭碗。多出来的4亿劳动力,把招聘现场变成春运候车室。2020年874万毕业生已经喊“卷”,要是1500万一起出笼,BOSS直聘得改名叫“BOSS直跪”。更糟的是,GDP蛋糕被20亿人平分,人均直接掉到7000美元,想靠奶茶和手游撑消费升级?门都没有。
![]()
马寅初当年算完账,北大校长位置都没了,被批成“帝国主义走狗”。老先生拎着菜篮子去三里河买菜,小贩背后嘀咕:“这就是劝咱们少生娃的老头?”1979年平反那天,他耳朵已背,听不清掌声,只问了一句“现在粮食够吃吗?”——一句话把全场噎哭。
![]()
今天老龄化、少子化轮番上阵,有人骂“计生毁人口结构”,可别忘了,正是那30年少生6亿,才换来大学宿舍四人间而不是八人间,三甲医院排队3小时而不是3天。联合国最新模型说2100年中国只剩10亿,听起来吓人,但换个角度:要是当年没刹车,2100年得30亿,连坟地都得摇号。
![]()
人口问题就像骑自行车,太快容易摔,太慢也倒。马寅初留给咱们的不是“一胎化”神药,而是一句大白话——“生孩子别跟着热情走,跟着餐桌走”。如今放开三胎,年轻人依旧佛系,不是不想生,是APP都教他们先攒首付。政策可以放开,钱包没放开,还是白搭。
![]()
所以别急着把老龄化全赖给马寅初,真正的锅是房价、托育、35岁裁员。真想让人生娃,先把幼儿园价格打成“白菜价”,再把职场妈妈从“背奶室”里解放出来。否则就算马老复活,再写一篇《新新人口论》,也抵不过宝妈群里一句“生得起,养不起”。
![]()
老先生坟前石碑刻着“人口警钟”四个大字,风一吹,嗡嗡作响。那声音翻译过来就一句:别把人口当数字,那是明天地铁里会不会多一个给你让座的年轻人,也是后天你退休金账户里的余额。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