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沧州市运河区黄河路小学家长群内因学校组织的多项活动引发广泛争议。前有研学通知还没落地,后有学生饮用奶征订接踵而至,更有校园安全险“自愿参保”变相劝导,家长质疑公办学校沦为商业推广平台,教育初心丢到哪儿去了?
据家长提供的班级群通知显示,学校此次推出两款牛奶套餐,套餐一含纯奶、酸奶及果味奶共70盒,总价225.1元;套餐二含纯奶与酸奶70盒,总价253.1元,订奶周期长达70天。通知明确标注“家长根据学生需求完全自愿是否订购”,但要求“无论订或不订均需填写回执单”,并强调“今晚填写,明早交上”。这种“形式自愿、实质催促”的操作引发家长不满。
![]()
![]()
更令家长忧心的是牛奶品质。有家长指出,套餐中包含的果味奶、果味酸奶含多种添加剂,孩子在家从不饮用此类饮品,质疑学校为何将此类产品纳入征订范围。“运河区小学究竟是教书育人,还是推销卖货?”家长直言,研学活动与牛奶征订与教育核心关联薄弱,商业推广如何突破校园防线、由班主任高频宣传,背后是否存在利益驱动?
![]()
类似争议并非首次。此前校园安全险推广中,班主任虽宣称“自愿参保”,却对未参保家长反复劝说、电话联系,引发“自愿变强迫”的质疑。家长追问:教育部门的监管边界何在?公办学校的公共属性何以保障?
![]()
针对家长质疑,运河区教育局尚未公开回应。但根据《关于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学校代收费项目需严格遵循非营利原则,且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黄河路小学的“自愿”操作,是否涉嫌违规?商业活动堂而皇之进入校园,究竟是个案疏漏还是系统性失守?
![]()
教育本应是一片净土,当“自愿”沦为形式,当校园成为推销场,受损的不仅是家长权益,更是教育公信力。运河区教育局需尽快介入调查,厘清责任边界,还校园一片清朗。
来源:智汇沧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