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火热举办,一台看似简约的白色磁共振设备前始终围满了好奇的观众。当屏幕上清晰呈现出胃肠器官如同视频直播般的动态蠕动时,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惊叹——这台全球首款“摄像”磁共振系统的亮相,正在改写胃肠疾病诊疗的历史。
![]()
对很多人来说,胃肠检查往往意味着痛苦与困惑。传统磁共振检查如同用单反相机拍静态照片,面对持续蠕动的胃肠器官,只能捕捉零散瞬间,就像“想研究河流生态却只能看快照”,项目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罗守伟的比喻道出了行业痛点。更让人困扰的是,传统检查需耗时45分钟,患者要反复屏气,稍有动作就会导致图像模糊,不少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明明饱受腹痛、胀气之苦,却因检查无法捕捉动态异常而难以确诊,这类患者在消化科门诊占比高达40%。
![]()
而这台“摄像”磁共振的横空出世,实现了从“拍照片”到“录视频”的质变。其搭载的创新LIVE Imaging技术,以每秒30帧的速度连续采集图像,如同给磁共振装上了“高速摄像机”。通过新型梯度系统的毫秒级成像、智能算法的运动校正以及专用线圈的信噪比提升,彻底解决了磁共振成像速度与精度难以兼顾的行业难题,让医生首次能直观观看食物在胃肠内的完整消化过程。
在临床应用中,这项技术的优势已然显现。深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伟明分享的案例颇具代表性:一位长期腹痛患者经传统检查无果,而在动态成像下,医生清晰发现其小肠阶段性蠕动过速,终于找准了病因。对于医生而言,检查时间从45分钟缩短至18分钟,效率提升60%以上,能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服务更多患者,有效缓解胃肠检查排队难的现状;对于患者来说,无需反复屏气、无需特殊准备,只需服用一杯酸奶口感的显影餐,就能在无辐射、无创的舒适体验中完成检查,尤其适合儿童、孕妇及体弱人群。
![]()
这台“中国智造”的背后,是八年磨一剑的坚持与产学研医的深度融合。研发团队集结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顶尖科研力量,联合深圳本地高端医疗设备企业,攻克数十项技术瓶颈,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26项。“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我们始终坚信动态成像是诊疗的未来方向。”产业化负责人、深圳蓝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唐庆介绍,目前设备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证,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将在全国首批三甲医院落地应用。
![]()
在高交会展厅的灯光下,这台白色设备的屏幕上,胃肠的细微蠕动持续跳动。它不仅打破了磁共振技术四十年来的静态局限,更让胃肠疾病诊断告别了“盲人摸象”的困境,为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等复杂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全新方案。这项源自深圳的创新技术,正带着中国智造的底气,即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数以亿计的消化疾病患者带来更精准、更舒适的诊疗新体验,开启胃肠健康管理的动态可视化新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