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熊猫丨文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做“巴纳姆效应”:人们会对模糊的、泛化的描述产生强烈共鸣,哪怕这些描述放在任何人身上都适用。我想,屏幕前不少朋友应该都听说过它。
而许多所谓的人格测试、心理测试、星座等等,其实多多少少也有它在其中作祟。
可即便知道它的原理,人类却依旧热衷于做各种测试题。这不最近,网上又冒出了一个新的爆款人格测试——动物塑测试。
![]()
所谓动物塑,顾名思义就是用某类动物来比喻个体的人格特性。至于怎么确认你的动物塑是什么,首先得回答60道题目,然后根据你的选择剖析性格、行为模式以及情感表达,最终得到答案。
听上去是不是很普通、很常规,但假如我掏出一张动物塑结果为“蛆”的测试截图,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
最终,我还是没有战胜对“蛆”的好奇,于是找来了链接浅测了一下。
但没想到,这些测试题目与我想象的不太相同。它并没有选取太多具体生活情景作为落脚,而是以偏意识流的形式,讨论着生命、远方、爱、时间、世界这些宏大命题。
![]()
![]()
只不过,等测试结束后我翻看结果统计时却发现里面根本没有“蛆”。
![]()
而原本免费的网站链接在多次辗转后,居然被各个营销号弄成了付费测试。
这下,我才知道,原来是被这些二道贩子做局了……流传甚广的测试结果“蛆”,其实为了吸引网友才P的图。而第一轮测过的网友,则变相成了他们的宣传。
![]()
当然了,这些场外节奏还不算什么。大范围传播下这份测试受到了越来越多网友的关注,可当大家满怀期待地认真做完测试之后,得出的结论却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
一时间,围绕这份测试的讨论也变得众说纷纭了起来。
![]()
尽管也有人夸赞它题目设计有趣精妙、选项值得思考,但更多网友是在吐槽它题干莫名其妙像AI写的、推算出来的结果不仅不准,还非常匪夷所思。
![]()
而在争执声中,我摸索到了测试的原作者@珊瑚鲤鱼的主页,终于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一开始,这个测试是作者给OC玩家们设计,用来寻找自家OC锚点,自娱自乐、为爱发电的产物。
![]()
它既不是面向人类,也不是什么专业的心理学测试,只是被别有用心的人炒作,被推上了不属于它的位置。
更何况,这本身也只是一个无关紧要图一乐的小测试。无论结果如何,测试过程中对这些宏大命题的思考,不才是最有意思的事情么?
![]()
最后附上链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看:http://animalsculpture.solune.onlin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