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基民柠檬)
又有来者,勇闯基金代销市场。
一份苦差
通过互联网代销公募基金,其实是份苦差事。很多人想象不到,但实际上就是这么残酷……
头部平台,代销规模几千亿,如果算上货币基金的话,甚至上万亿。对应的却是几个亿的净利润,甚至都达不到大几个亿。
规模看着很惊人,但是最后到手的钱很少,为了招徕客户,成本并不低……
还好做金融的普遍都有规模焦虑,即便不赚钱,有比较大的规模也是极好的,所以一份苦差,还是争着抢着做,至少壮大了,就很难倒下了。
又有后来人
本来互联网代销公募基金市场的结构比较稳定了,又有来者勇闯市场。
想要后来者居上谈何容易,别说居上,就是拿下一部分市场份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目前来看,这家还挺拼的,也想了不少招儿,其中有些还是比较有新意的。
比如说之前在推转托管,该渠道有不少高净值客户,努力推动这些客户把在其他渠道购买的基金转托管到该渠道。省去客户一卖一买可能存在的费用,第一次转可能麻烦点,跑通了之后就比较顺畅。
再比如申购费优惠这就是比较常规的了,优惠最低到0虽然不多见,但是对于有想法还比较有实力的平台来说,也不算选修课而是必修课了。
赎回T+0.5日到账,FOF和QDII等基金则最快T+1.5日到账是一个新招儿,同时也算是个大招儿,这效率提升是很明显的,尤其是QDII这块,投资者还是很头疼赎回到账太慢的,这个痛点抓得很准。当然了,想要实现更早到账,就是平台垫资,相应的就是增加成本,不过想要闯出个名堂,在存量市场切出一块来,总得放大招才行。
乐见其成,但量力而行
作为投资者,自然是乐见其成,基金销售机构提供的服务越多越到位越好!
不过前面也说了这确实是份苦差事,继续堆成本意味着赚钱可能更困难,有些渠道可能更在意规模,但并非所有机构都是要个规模就行,可不是所有机构的家底和背景都很深厚……
对于更多的机构来说,还是要量力而行,拼量肯定是行不通的,就没那个条件。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有比较个性化的需求,还是要靠一些有个性的渠道来满足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