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鸣)11月16日晚,原创舞蹈剧场《春之祭》2025巡演在国家大剧院收官。幕落之时,舞者走入观众席。台上台下,身影交错,呼吸同频。百年与一瞬于此湮灭界限。对真理的求索,与当下的凝视,共振不息。
![]()
1913年,巴黎。《春之祭》的首演如惊雷划破夜空,开启了现代艺术的新纪元。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由江苏省文投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的原创舞蹈剧场《春之祭》以此为精神火种,以东方美学的独特语汇,重启这场关于艺术与生命的穿越时空的对话。
![]()
舞台之上,背影决然远行。留法青年的身影穿行于巴黎的咖啡馆与沙龙,在古典的庄重与先锋的狂想中汲取灵感。新与旧撕裂、中与西碰撞、现实与梦境交织——他们在时代的激流中执炬前行,直至缪斯降临,将每一个求索的瞬间凝结为永恒。
当现代音乐的浪潮渐远,一缕东方的乡愁如月光般流淌而入。松节油的气息化作江南的薄雾,在漂泊的尽头凝聚成精神的归处。
![]()
手稿堆叠,曲谱漫卷,当最后一缕音乐消散在剧场中,未竟的追寻依然在舞台上回响,在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激荡中,寻得自我坐标。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致敬,更是一场跨越百年的精神接力。
原创舞蹈剧场《春之祭》2025巡演自南京始,途经苏州、沈阳、南通、重庆、西安、武汉、杭州、广州、上海、天津,终抵北京,在十二城演出三十五场。伴随巡演之路,《春之祭》“漂流瓶”活动开启,从苏州站启程,最终抵达北京收官站。观众在明信片上写下观剧感受,投入信箱,由下一站的观众亲手开启。巡演一路,亦是对话一路。
![]()
“让我欣慰的是,《春之祭》依然保持着100年前那种先锋状态。随着演出体量的增加,作品慢慢发酵后,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同‘舞蹈剧场’这种形式,更多人关注到《春之祭》这个题材。最让我荣幸的是,通过这部作品,更多观众认识了林风眠、梅兰芳、徐悲鸿等艺术先驱。”导演李超对此感慨最深。他觉得,这个题材和触动他的那些声音,在100年后依然在社会上激起回响,连接着先驱的身影与当下的青年创作者。“这是让我很幸福的地方。”
江苏大剧院总经理、舞蹈剧场《春之祭》出品人廖屹表示,《春之祭》仍是一部长青的作品。“明年,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打磨提升,以更好的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