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斯柯达跟上汽签协议;2007年,第一款明锐在安亭下线。
那时,大众PQ35平台加长轴距到2603mm,后排空间直接秒杀同价位速腾,指导价却低两三万,开店就有人排队提车。
经销商尝到甜头,几年内从沿海铺到内地,很多人第一台车就是明锐,省油耐操还便宜。
![]()
2010年昕锐出来,6.99万起售,带ESP的天窗版才九万出头,当年就卖十多万。
2013年,速派接昊锐的班,2015年柯迪亚克七座SUV补上20万级空白,2017、2018连续两年34万。
那时,上汽大众销量靠朗逸桑塔纳打头阵,斯柯达稳坐第三,把别克雪佛兰都甩后面。
![]()
转折从2019年开始。新明锐换代只拿欧版短轴距车过来,后排腿部空间缩水,消费者一看就跑去买加长版的本土车。
吉利博越、长安CS75、传祺GS4这些车配置堆满,价格还比柯珞克低两三万,斯柯达“减配大众”的标签一下就贴死了,再也撕不掉。
2020年疫情,工厂停产俩月,电动车潮上来,斯柯达却没一款拿得出手的纯电车。
![]()
2021年经销商库存爆仓,优惠从1万跳到5万,最后直接8万甩卖,终端价崩得不成样子。营销预算砍掉大半,电视广告几乎绝迹,展厅里斯柯达车型被挤到角落。
2023年中国只剩五款车在售,月销跌到两三千,部分城市4S店直接关门并入大众店。
2024年全年1.75万辆,平均一天才卖不到50台。速派卖得最好,一年也就五六千,柯米克柯珞克加起来勉强过万,剩下两款基本没人问。
![]()
同一时间,全球92.66万辆,西欧53.8万、中欧19.2万、东欧5.07万,欧洲加起来占了近八成。
中国市场掉这么快,首先是产品更新太慢,明锐速派换代比欧洲晚一年,后排还不加长。其次是配置抠门,20万的车没全景天窗没L2,隔壁本土车15万就全给配齐。
第三是定位尴尬,还想端着合资架子不肯降价,结果被比亚迪秦PLUS、吉利星瑞这些10万级车打得一点脾气没有。
![]()
欧洲人买车就看实用,Octavia旅行版拉货拉人两不误,柴油机省油,冬天带座椅加热通风,维修站到处都是。斯柯达在捷克就是国民车,品牌认可度高,保值率也不差。
中国消费者换车快,颜值配置智能化缺一不可,斯柯达这些年基本没跟上节奏。
现在展厅偶尔还能看到几台库存速派,指导价17万起,成交价11万都不到。曾经的性价比之王,现在成了最角落那几台无人问津的车。
![]()
欧洲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已经76.57万,比去年同期多卖近10万台。中国连一款纯电斯柯达都没有,排放法规越来越严,燃油车日子更难过。
这事放到其他合资品牌身上也一样,现代起亚、法系车、铃木,都因为反应慢被本土品牌卷得没脾气。
斯柯达车本身不差,欧洲卖得好证明了实力,但在中国市场没及时本土化。市场就是这么残酷,慢一步就全盘皆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