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保险骗局的惊魂一夜?
夜色笼罩下的纽约唐人街,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一个熟悉却又陌生的声音自称来自医疗保险局,声称你的账户出了大问题,必须立刻转账才能避免巨额罚款,你会信吗?
2025年11月13日,周四上午十点左右,美国联邦调查局总部在华盛顿特区召开了一次例行内部会议,会议室里灯光昏黄,十几位特工围坐在长桌旁,桌上散落着打印出的报告和咖啡杯,FBI的资深分析师詹姆斯·李翻开笔记本,声音低沉地汇报说,根据最近一周从加州洛杉矶和纽约布鲁克林收集到的受害者证词,一伙跨境犯罪团伙开始针对在美国定居的华裔居民发起新一轮金融攻击,这些人多为中产家庭主妇或退休老人,他们的个人信息很可能来自几年前的超市会员卡数据泄露事件,那次泄露涉及上百万条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当时黑客通过钓鱼邮件从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服务器窃取而来。
詹姆斯·李继续描述,犯罪分子通常在清晨或晚间时段拨打受害者的手机,这些电话号码大多是通过暗网交易买来的,显示的来电ID被伪造成本地区号,比如洛杉矶的213区或纽约的212区,看起来就像邻居打来的闲聊,受害者接起后,对方先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寒暄几句,确认对方是华裔后,立刻切换成专业术语,自称是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也就是客服代表,声称受害者的保险账户出现异常,比如多领了补贴金或身份信息被盗用,如果不立即处理就会面临联邦调查甚至遣返风险。
会议进行到中午十二点,FBI的网络追踪小组组长玛丽亚·陈补充细节,她戴着无框眼镜,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动,展示出一段录音剪辑,那是上周五在芝加哥一家华裔受害者提供的,录音中骗子用生硬的英文夹杂中文解释说,受害者的社会保障号被卷入了一起洗钱案,必须通过银行转账到指定账户冻结资金,否则联邦法院会下达逮捕令,玛丽亚·陈指出,这些骗子往往会要求受害者打开电脑,下载一个伪装成保险官网的假链接,那链接实际指向一个钓鱼网站,能实时窃取银行登录凭证,整个过程不超过五分钟,却能让受害者损失上万美元。
下午两点,FBI的公共事务办公室主任罗伯特·史密斯走进会议室,他带来了从中国驻美使领馆获取的初步情报,那些情报显示类似骗局的源头可能追溯到东南亚某个小岛国的地下呼叫中心,那里雇佣了上百名脚本编写员和拨打电话的临时工,他们的培训手册详细列出了如何利用华裔社区对医疗体系的陌生感,比如保险的报销流程本就繁琐,许多新移民摸不着头脑,骗子就趁虚而入,先从小额测试转账开始,诱导受害者逐步加大金额,直到账户见底。
罗伯特·史密斯接着讲述一个具体案例,那是十天前发生在旧金山唐人街的,受害者叫王阿姨,六十五岁,从广东移民来美二十年,她那天早上七点半在社区公园遛狗时接到电话,对方自称保险的李主管,声音温和得像老熟人,说她的养老金账户被黑客入侵了,必须马上转两千美元到安全账户保住剩余资金,王阿姨慌了神,赶紧回家打开微信支付,按照对方语音指导操作,转账后对方又说需要验证身份,再转五千美元作为手续费担保,整个上午她就这么一步步掉进陷阱,到中午时账户只剩三百块,她颤抖着手拨打女儿的电话,才发现上当。
与此同时,在FBI的洛杉矶分局,一组特工正围着一个电脑屏幕,屏幕上滚动着实时监控数据,特工队长大卫·吴解释说,另一个变体是冒充中国公安机关的骗局,这些电话往往从凌晨三点打来,模拟北京或上海的国际区号,对方用官腔十足的语气宣称受害者在国内涉嫌经济犯罪,比如虚假发票或逃税,需要在美国配合调查,提供银行对账单作为证明,否则家人会被拘留,大卫·吴回忆,上个月底在西雅图的一个案例中,受害者刘先生是个软件工程师,他接到电话后被吓得一夜没睡,第二天一早开车去银行取出现金,通过比特币钱包转给对方指定的地址,总额高达三万美元,那钱瞬间消失在海外服务器的层层代理中。
下午四点,FBI的受害者援助协调员苏珊·张加入讨论,她带来了从全国华人协会汇总的统计表格,表格显示从2025年10月起,这样的诈骗案已上报两百多起,平均每起损失八千美元,主要集中在加州、纽约和德州这些华人聚居区,苏珊·张详细描述一个多阶段的典型流程,先是初次接触建立信任,比如假装关心受害者的健康保险续费,然后隔天跟进施压,说账户已被冻结必须解锁,最后是紧急收尾,声称只有即时转账才能撤销警报,整个链条像一张精心织就的网,受害者一旦纠缠不清,就容易全盘落入。
夕阳西下时分,FBI总部会议进入尾声,詹姆斯·李总结追踪线索,他们通过IP地址逆向定位,发现许多电话源于菲律宾马尼拉郊区的一个废弃仓库,那仓库原是物流中心,两年前被改造成诈骗窝点,里面堆满电脑和假证件,FBI已与当地警方协调,计划下周突击,但罗伯特·史密斯提醒,另一个冒充中国执法的支线更棘手,那些脚本直接抄袭了真实公安通告的模板,比如引用刑法第266条诈骗罪条款,让受害者觉得货真价实,无法分辨。
夜幕降临时,FBI的公关团队开始起草公告,罗伯特·史密斯亲自审阅草稿,确保语言简明易懂,避免惊慌,他强调公告中要列出防范,比如挂断可疑电话后立即拨打官方热线1-800-保险验证,公告还附上了受害者王阿姨的匿名故事,作为警示,目的是让更多华裔社区通过微信群和教堂布告传播开来。
11月13日晚上八点,FBI官网正式推送公告,标题醒目,内容直击痛点,公告一经发布,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记者群几乎同时转发,华人媒体如世界日报和星岛日报也连夜翻译成中文,推送至订阅用户手机,到午夜时分,阅读量已破十万,FBI的热线电话开始响起,第一通来自纽约皇后区的张伯伯,他说刚接到类似电话,多亏公告及时,才没上钩。
次日清晨,11月14日,FBI的调查小组在华盛顿和洛杉矶同步行动,他们联系上王阿姨,安排她到当地分局录口供,王阿姨坐在接待室,双手握着热可可,缓缓讲述那天从公园回家后的慌乱,她如何在客厅沙发上反复确认转账二维码,又如何在转完后盯着空荡荡的银行APP发呆,整个过程历时三个小时,却改变了她对美国的信任感,特工们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包括骗子提到的具体保险条款编号,那是保险手册第12章的真实引用。
下午,FBI与美国国土安全部共享数据,那些数据揭示诈骗团伙的资金流向,主要汇入越南河内的几家壳公司,那些公司表面上是茶叶出口商,实际用于洗钱,FBI的财务分析师追踪到一笔从王阿姨账户流出的两千美元,途经三家境外银行后,分散成小额转入赌博网站,到11月15日,已锁定嫌疑人的一名中转账户持有人,那人是个二十出头的菲律宾青年,曾在马尼拉的呼叫中心打工三个月。
之后,FBI华盛顿分局发布跟进报告,报告中提到基于公告后的举报,破获了两起小型诈骗窝点,一个在洛杉矶郊外公寓,里面缴获十五部手机和五百张假名片,另一个在纽约布朗克斯的地下室,逮捕了四名操作员,他们供述脚本来自一个Telegram群组,那群组有上千成员,每天更新受害者名单,从LinkedIn和Facebook的公开帖子爬取而来。
![]()
整个事件从最初的情报收集到公告发布,再到后续追责,层层推进,像一出没有硝烟的追逐战,FBI的档案中,这起针对华裔的金融诈骗被编号为“龙卷风行动”,档案封面贴着王阿姨提供的电话录音光盘,里面回荡着骗子那句反复出现的开场白,“您好,我是保险的审核专员,有紧急事项需要您的配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