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啤酒市场,啤酒企业跨界饮料赛道的布局正持续提速。11月12日,*ST兰黄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黄河(重庆)饮品有限公司拟投资不超过 6500 万元,在重庆市忠县建设果汁饮料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
这一最新动作不仅彰显了饮料赛道的增长潜力,更标志着更多啤酒产业链相关企业开始聚焦细分品类切入市场,为自身寻求新的业务突破点。
啤酒跨界阵营持续扩容
近年来,啤酒企业布局饮料赛道的阵营正不断壮大。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均出现了涉猎非啤酒业务的战略动作以及长远布局。
今年3月,青岛啤酒集团与青岛饮料集团实施战略性重组整合,通过整合渠道和产业链资源,构建覆盖酒水饮料等的全产业链生态;燕京啤酒则推出旗下燕京倍斯特汽水,明确开启“啤酒+饮料”双轨并行的战略布局,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现有商业版图的补充,更通过卡位汽水赛道,为企业开辟了全新的盈利增长点。
重庆啤酒2024年推出大理苍洱汽水丰富产品组合,并在2024年报中披露,2025年会扩大大理苍洱汽水分销,以“啤酒+汽水”的产品组合强化渠道推动力;百威亚太代理奥地利红牛中国区业务,切入能量饮料赛道。
啤酒不好卖了?
啤酒企业跨界的直接动因是自身主业增长空间收窄。现如今的啤酒行业早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自2013年啤酒产量达到顶峰后,行业总产量持续下滑,头部企业市场份额集中度较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纯依靠啤酒业务实现增长的难度不断加大。而饮料市场始终保持增长态势,成为啤酒企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方向。
需求契合+资源协同的共同作用
除啤酒企业自身主业增长空间收窄的现实背景外,跨界布局饮料业务更是多重优势叠加下的必然决策。
从市场需求来看,消费结构正发生深刻转变。Z世代等年轻消费群体对酒精的接受度逐步降低,非酒精饮品的消费场景持续扩容,餐饮搭配、日常饮用、社交场合中,无酒精饮料的需求均在快速增长。消费者对饮品的需求更趋多元化,从基础解渴功能向健康化、个性化、场景化延伸,为果汁、汽水等饮料品类开辟了广阔市场空间。
此外,啤酒与饮料在生产和渠道端具备天然兼容性。啤酒企业现有的无菌冷灌装设备、生产线等硬件设施,无需大规模改造即可适配汽水、果汁等饮料的生产,大幅降低了产能扩张的边际成本。
![]()
业内人士指出,啤酒企业跨界饮料赛道,需充分借力自身积累的品牌影响力、规模效应与完整产业链优势,在饮料领域深耕扎根,而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是破局的核心关键。
成功的核心在于把握“守得住根本”与“放得开手脚”的平衡。啤酒企业应锚定啤酒主业的成熟渠道与品牌基础,避免盲目扩张品类,转而聚焦细分消费场景,集中资源做精几款核心饮品。唯有将渠道、品牌的协同优势,切实转化为消费端的实际动销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饮品市场中站稳脚跟。
FoodBevData
End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刊发稿件、图片均用于内部交流使用,并在显要位置注明文章出处和来源,若涉及版权,或版权人不愿意在本平台刊载,请版权人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食品饮料行业观察
微信号:FoodBevDaily
覆盖中国食品、饮料、包装水、啤酒、乳品等细分领域
第一时间发布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让我们共同见证行业的跌宕起伏!
微博:@食品饮料行业微刊
小程序:@食业云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