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芯片这事儿,大家伙儿都晓得,光刻机就是那把关键的“刻刀”,没它,先进芯片就只能干瞪眼。过去几年,美国和荷兰联手卡脖子,ASML的EUV设备对中国市场基本关门大吉,中国半导体企业憋着一股劲儿往前冲。
结果呢,2025年8月,杭州那边冒出个“羲之”,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直接把行业搅了个天翻地覆。这玩意儿精度0.6纳米,线宽8纳米,专治量子芯片和小批量定制,成本还低不少。
消息一出,ASML股价应声下滑,美方巨头们坐不住了,赶紧加码出口管制。这波操作看着是围堵,实际暴露了他们对本土创新的忌惮。
![]()
“羲之”这把国产刻刀,戳中了芯片痛点
“羲之”是浙大余杭量子研究院一步步啃出来的硬骨头。2025年8月14日,这台100kV电子束光刻机正式进入应用测试,精度直逼国际主流水平。传统光刻机靠掩膜版批量印电路,改个设计就得重来,费时费力。“羲之”不一样。
它用电子束直接在硅片上“手写”图案,不用掩膜,随时调整,特别适合量子芯片和新型半导体研发这些试错多的领域。线宽8纳米,对准精度0.6纳米,这数据搁全球也够硬气,虽然产量不如EUV那么海量,但填补了小批量高精度的空白。
为什么说它接地气?因为定价低三成,交付周期三个月以内,以前进口设备等半年起步,成本高到让中小团队望而却步。现在呢,本土企业上手快,深圳一家量子芯片公司在10月就拿样品测试,效率蹭蹭上涨。产业链上,上海材料厂、北京软件队跟着动起来,配件国产化率直奔七成。
![]()
别小看这点变化,以前芯片设计卡在设备门槛上,现在年轻团队敢试错,创新链条活络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里提2025年自给率50%,这目标眼瞅着能超额完成。
ASML那边呢?他们EUV垄断高端量产,但“羲之”专攻研发端,直接抢了他们的下游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ASML中国订单下滑20%,这不是巧合。
“羲之”的电子束直写技术绕过了EUV的核心瓶颈。EUV需要极紫外光源,供应链被美荷死死掐住,中国买不到核心镜片和光源。中国科研队转头搞多光束并行,产能从单束的低效跳到60片每小时,接近国际水准。杭州经信局通报,这设备已走向市场,合作企业排队等着。
业内老鸟说,这不光是设备突破,更是生态重塑。以前,中国半导体设备自给率35%,靠进口过日子,现在“羲之”一出,配套软件、材料跟上,闭环初现。想想看,量子计算、AI芯片这些前沿,过去总被卡脖子,现在本土平台稳了,试错成本低,迭代快,弯道超车的底气就足了。
![]()
当然,“羲之”也不是万能钥匙。它更偏向定制化,量产速度还得优化。但这正戳中中国需求痛点:高端芯片不光要量,还得灵活用。日媒最近报道,中国正成第三个光刻机大国,电子束领域已悄然崛起。2025年上半年,Multibeam融资3100万美元,联发科资本参与,说明全球都盯着这块。
ASML的危机感不是空穴来风,他们在2024年还占中国市场四成,现在份额缩水,股价蒸发上千亿欧元。这波国产突破,靠的不是抄袭,而是另辟蹊径,科研经费砸进去,团队死磕几年,成果实打实。老百姓看热闹,业内人看门道:中国芯的底子厚了,不再被动挨打。
![]()
ASML被逼到墙角,出口管制升级成家常便饭
ASML这几年日子真不好过,本来EUV光刻机是他们的王牌,全球垄断高端制程,可对华出口墙越筑越高。2025年11月2日,荷兰政府提前半年推新规,DUV设备出口门槛从7纳米收紧到14纳米,ASML的1970i和1980i机型全得额外审查,审批周期拉长到90天。
这直接砸了他们的饭碗,中国市场占他们总销四成以上,现在订单冻在港口,收入预计少400亿欧元。ASML新CEO克里斯托夫·富凯接手没多久,就得天天开会盘点损失,投资者电话会上,他直言中国需求2026年进一步回落,语气里透着无奈。
为啥荷兰这么干?还不是美国施压。美荷日三方从2023年起就签协议,限制光刻机对华输出,ASML夹在中间左右为难。2025年10月,中国商务部公告第61号,对境外稀土出口加管制,含中国稀土的产品价值超0.1%就得拿许可证。
ASML的光刻机里磁铁和电池用这些材料,供应链瞬间卡壳。他们赶紧表态,库存够撑短期,但长远看,成本得涨,竞争力直线下滑。富凯在财报会上说,已准备好应对,但数据不乐观:第三季度EUV销售36亿欧元,中国部分却腰斩。
![]()
ASML的尴尬在于,他们技术牛,但地缘政治是软肋。2025年上半年,美国商务部BIS指南扩展,禁华为昇腾芯片全球使用,ASML的设备间接受波及。荷兰议会辩论时,议员们直指中国市场风险,ASML游说无效,新规照样落地。结果呢?公司市值缩水,董事会施压,富凯得加班改战略。
ASML不是受害者,他们从禁令中捞了不少补贴,美国CHIPS法案砸千亿建厂,ASML分杯羹。但对中国订单流失,他们的全球霸主地位晃了。2025年8月“羲之”亮相后,ASML股价跳水,分析师报告直指本土替代威胁。欧洲媒体说,ASML成“炮灰”,美方围堵中国,反倒自伤筋骨。
ASML依赖中国产能扩张,现在墙高了,他们的EUV订单全球就那么多,空窗期损失巨大。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总销持平,但中国拖后腿。富凯推产能提升,可审批延误让交付乱套。荷兰经济部数据,半导体出口中国降15%,ASML首当其冲。
这就像垄断超市被本地小店抢客,高端货卖不动,低端又卡壳。ASML的出路?多元化市场,可韩国订单也有限,日本东京电子分流部分。总之,他们的“炮灰”帽子不是白戴的,禁令升级,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
美方禁令层层加码,中国半导体生态悄然自强
美国那边动作更快,2025年禁令一波接一波,恨不得把中国芯片圈死。10月28日,美国政府宣布,从2025年1月起,限制美企对华半导体、AI、量子投资,新规直指先进计算领域。
商务部公告第50号回应,点名美国在5月指南禁华为昇腾芯片,涉嫌歧视。国会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在10月10日报告,呼吁扩大设备出口禁,禁止联邦资金公司在中国产先进芯片,违者退还补贴。听起来狠,但实际漏洞百出:报告承认,中企仍大买二手设备,绕道第三国。
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外投资审查最终规则落地,禁美人投“受限外国人士”半导体项目,中国企业名单长长一串。BIS指南5月扩展,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美国人工智能芯片禁训中国模型。众议院报告凸显,现有管制效力有限,中国自产芯片虽有局限,但28纳米线宽已商用。
美媒DW报道,出口管制有漏洞,中企库存囤设备,禁令成纸老虎。特朗普第二任期,政策收紧松并行:批英伟达H20对华出口,又扩实体黑名单26家中国公司。
![]()
为啥美方这么急?因为中国追赶太快。2025年9月,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波及中国,荷兰跟进光刻机管制。美国国会报告说,芯片限制给中国“刺痛”,但也承认EUV禁售让本土创新加速。“羲之”亮相后,美方反应迅猛,高盛报告称中国落后20年,65纳米差距,但数据站不住脚。
实际,中国电子束光刻产能提升,Multibeam融资拉台积电资本,全球布局变数大。美禁令像堵门,但中国不硬撞,转身开窗。2025年国家大基金三期砸钱,半导体自给率冲50%。产业链上,SMEE的DUV机型28纳米稳定,“羲之”补研发短板。
美报告担忧,中企买设备绕禁,效率不降反升。美国想当裁判,自己先犯规:CHIPS法案建厂,人才回流中国,禁令反成催化剂。全球看,日本经济产业省跟进投资审查,中国出口欧洲份额稳升。
![]()
回过头,“羲之”问世后,美巨头行动频频,但中国半导体没乱阵脚。2025年10月,商务部优化许可流程,促进合规贸易,稀土新规护航本土产业。
ASML虽喊库存足,但供应链重构成本高企,2026年中国市场预计占他们销两成五,远低于峰值。美方投资禁从1月生效,可中国吸引外资不减,联电资本投Multibeam,生态圈扩容。这波博弈暴露西方霸权的虚弱:技术封锁逼中国自强,成果反噬他们市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