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月16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人民党总理候选人纳塔蓬・伦帕尼亚武以19.6%的支持率位居榜首,成为当前最受选民青睐的潜在领导人。与此同时,曾长期主导泰国政坛的为泰党形势堪忧,其新任党首朱拉汶・阿蒙威瓦仅获得4.55%的民众支持,更令人警觉的是,超过三成受访者明确表示尚未发现值得信赖的候选人。
2. 为泰党在经历高层人事更替后迅速陷入支持低迷,这一现象引发广泛讨论。作为泰国政治格局中的“风向标”,中部地区的民意转向不仅折射出选民情绪的深层变化,也可能预示未来权力版图的重大调整。
![]()
3. 此次具有风向意义的调查并非泛泛而谈,而是聚焦于11月10日至13日的关键窗口期,覆盖了泰国中部17个战略省份,包括大城府、暖武里府等紧邻曼谷的核心经济带,以及巴吞他尼府和北榄府这类人口密集、选票权重高的区域。
4. 调查团队采用电话访问方式,共采集了2000名年满18岁的有效样本,职业涵盖农业从业者、企业员工、教育工作者等多个阶层;教育背景从基础小学到博士学历均有代表;收入层级也实现了全面分布,月入低于1万泰铢至高于10万泰铢者均被纳入统计,整体抽样结构在泰国主流调研中具备较高代表性与公信力。
5. 中部地区之所以被视为“选举晴雨表”,在于其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核心地位——该区域贡献了接近四成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曼谷及其周边府的选民普遍对政策变动反应敏锐,历史经验表明,他们的投票倾向往往直接左右总理人选的最终归属。
![]()
6. 在具体诉求层面,中部呈现出典型的“城乡交织、工农并重”特征:大城府等地以水稻种植为主,农民群体高度关注化肥补贴与稻米收购价格;而暖武里府、北榄府则依托首都辐射发展制造业,当地工人更关心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及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7. 这种多元化的社会结构要求政党必须提出兼顾不同利益群体的综合性政策方案。人民党近期推出的差异化施政构想恰好回应了这一需求:一方面承诺维持每吨3000泰铢的大米最低保护价,保障稻农收益;另一方面联合产业界推出免费技能提升计划,助力蓝领工人增强就业竞争力。
8. 民调访谈过程中,不少受访者提及这些具象化措施是他们考虑支持人民党的重要因素之一。精准切入民生痛点的做法,正在悄然转化为实际的政治红利,也为该党在竞争激烈的选情中赢得先机。
![]()
9. 展望2025年9月国会推选总理的关键节点,中部议员席位将成为决定阿努廷能否登顶权力中心的重要变量。当前该地区民意走向发生显著偏移,自然引起各大政党的高度戒备与战略重估。
10. 从政党整体支持率来看,选民态度呈现高度不确定性。高达28.95%的受访者坦言“仍未确定支持哪个政党”,这一比例几乎与人民党28.85%的支持率持平,仅差0.1个百分点,意味着“未决选民”极有可能在短期内反超成为最大群体。
11. 人民党之所以能在如此动荡的环境中勉强领跑,与其积极主动的政治布局密切相关。此前,该党已与自豪泰党签署正式联盟备忘录,共同支持阿努廷参选总理。这一合作并未停留在纸面协议层面,11月初两党已在佛统府、素攀武里府联合举办三场“民生政策对话会”。
![]()
12. 纳塔蓬与阿努廷双双出席活动,面向年轻一代推出“青年安居计划”,明确提出为30岁以下首次购房者提供最高达50万泰铢的首付援助。这项贴近现实生活的倡议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尤其受到城市青年群体的关注。
13. 数据显示,在25至35岁年龄段中,人民党的支持率相较其他主要政党高出约六个百分点。这种“务实结盟+精准施策”的双重策略,成功吸引了部分中间立场选民的认同,展现出较强的政治适应能力。
14. 其余政党的竞争态势则显得尤为胶着:自豪泰党以9.7%的支持率排名第三,民主党以9.6%紧随其后,为泰党则以8.45%位列第五。为泰党的弱势表现,与其内部领导层更迭节奏紧密相关。
15. 朱拉汶于10月31日才通过党内选举高票当选党首,尽管她在就职演说中强调将推动“贴近民众需求”的改革方向,但至今未能建立起清晰的公众认知形象。
![]()
16. 尽管朱拉汶拥有财政部副部长的履历,并曾在2023年主导实施中小企业增值税减免政策,展现一定经济治理经验,但在此次党首履职后,其公开宣讲仍停留在“振兴经济”等宏观口号层面,缺乏针对中部选民关切的具体行动纲领。
17. 根据民调深度访谈反馈,有32%的原为泰党支持者表示“不清楚朱拉汶究竟主张什么政策”。这种政策表述上的模糊状态,导致部分传统票仓成员流失,转而投向立场更为鲜明的人民党或民主党阵营。
18. 总理候选人个人支持率的分布,进一步凸显出当前政局的重组趋势。在已表态的选民中,纳塔蓬以19.6%遥遥领先,这背后离不开人民党日益强化的组织动员能力与基层渗透效率。
![]()
19. 排名第二的是自豪泰党候选人阿努廷,支持率为12.75%。这位曾主导大麻合法化改革的前副总理,凭借多年内阁任职经历仍保有一批忠实拥趸。民主党候选人阿披实获得9.15%的支持,位居第三。相比之下,朱拉汶的4.55%明显落于下风,与其他前三名拉开显著差距。
20. 其他参选人如经济党兰西将军、泰桑泰党素达拉女士以及前总理巴育,支持率均未突破4%,目前尚不具备实质性挑战资格。
21. 值得注意的是,高达35.65%的选民尚未决定支持哪位总理候选人,这是本次调查中最值得关注的趋势信号。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于25至40岁的中青年群体,他们既重视经济增长、就业机会等现实议题,也格外看重候选人的诚信度与透明度。
![]()
22. 面对传统政党的程式化宣传,这群选民表现出较强的辨别力与免疫力。信息获取渠道方面,78%的人依赖短视频平台追踪竞选动态,偏好简洁明了、可视化强的内容形式,而非冗长复杂的政策演讲或书面声明。
23. 结合中部选民一贯“务实投票”的传统,未来一个月内各政党的基层走访频率、政策发布密度,尤其是社交媒体特别是短视频平台上的传播策略,或将直接决定能否争取到这批关键浮动票源。
24. 目前,人民党、为泰党等主要政治力量尚未就此份民调发表官方评论,但私下里的策略微调已然启动。对人民党而言,如何将纳塔蓬个人的高人气有效转化为全党范围的选票优势,避免出现“候选人热、政党冷”的脱节局面,已成为当务之急。
![]()
25. 为泰党亟需加速朱拉汶的公众曝光节奏,通过制定可感知、可衡量的惠民举措重建信任链条。而自豪泰党和民主党则可能瞄准庞大的“未定选民”群体,设计更具针对性的社会福利提案,试图填补政策空白。
26. 中部选情的剧烈波动,本质上反映了泰国政坛“新兴势力”与“传统权威”之间的激烈博弈。过去依靠历史积淀与家族影响力的传统政党正面临信任危机,而那些能够快速响应民需、展现灵活执政思维的新兴力量,则逐步赢得更多发展空间。
27. 随着2025年大选临近,中部17省的每一次政策宣示、每一场基层互动都可能触发连锁反应。这场深刻的政治洗牌远未结束,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