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市民陈先生向大众网快快帮反映,“我在淘车车上交了999元意向金,页面上显示‘随时可退’,但我在线下直营店看完车不想买之后,意向金就退不了了,一个月了还没有退给我……”
记者和陈先生来到淘车车(青岛君泰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陈先生和销售沟通对车辆进行年审,并且已经提供给我们姓名和身份证,就已经进行到订单完善环节,意向金已经转为定金就不能退了。”对此,陈先生表示并不知情。“那是你们内部的流程,销售没有明确告知我这个信息”陈先生说。
“你不想要这辆车,为什么要让我们进行年审?”店铺销售人员提出这样的疑惑,陈先生表示,他并不认为车辆年审是专门为他进行的。
对于销售提到在电话里陈先生明确说过:“年审过了我就要了这辆车。”陈先生表示:“不记得说过这样的话。”
记者了解到,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协议,在淘车车意向金《车辆订购协议》页面中,也没有找到“在什么情况下意向金不能退”的条款说明。
对此,记者联系淘车车官方客服,对方表示青岛店铺负责人的态度就代表官方态度。“销售人员在沟通中确实存在一定的疏忽,我们会再跟陈先生沟通。”淘车车(青岛君泰店)负责人说。
随后,记者联系山东青大泽汇律师事务所孙兴凯律师,他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负有明确告知交易规则的法定义务,并负有对该行为举证的责任。但其无法证明已向陈先生明确说明“提供身份证信息即进入订单阶段、意向金不可退”,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违反公平交易原则。消费者(陈先生)虽有疏忽,但核心责任在于商家的告知缺失。
孙兴凯表示,商家需将交易规则(意向金退订、个人信息使用)书面化,销售环节主动履行告知义务,避免“口头模糊表述”。同时,作为消费者,支付款项、提供个人信息前,务必要求商家书面明确规则,留存所有沟通记录、交易凭证。
经过栏目的多日采访沟通,陈先生告诉记者:“扣除掉车辆年审费用,商家已同意退还700多元,表示3—5个工作日会到账。”
来源:大众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