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成功举办,全景呈现产业链生态,推动“中国芯”集中亮相。这场盛会的落幕并非终点,而是崭新的起点——它昭示着半导体产业正迎来以系统创新与生态构建为核心的新纪元。在此时代浪潮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根基在人才,关键在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明确指出,必须“着力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面对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这两大驱动未来的战略性引擎,我国在高端人才与自主培养体系方面的需求尤为迫切。
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肩负破解产业“卡脖子”难题、培育前沿创新人才的使命,坚持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的原则,依托“芯征程”项目,成功打造了被誉为“mini大学”的“芯征程-科创课题营”,旨在于最前沿的科研实践中,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提供高品质综评项目,为国家集成电路事业的未来播种赋能。过去四期,我们见证了数百名优秀学子在复旦等顶尖导师带领下,于最前沿的科研实践中闪耀成长,项目成果屡获赞誉,多名优秀学员成功进入海内外名校深造,并获得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华为公司等产学研各界的高度关注。
![]()
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发布青少年人才培育计划
活动背景
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嘉善复旦研究院,为初高中生们精心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mini大学”科创课题营,将当下的AI和芯片热点与科技课题紧密结合,带你开启一场奇妙的科技探索之旅!一起感受前沿科技魅力!
本次 2026 年 2月 2 日至 5 日为期四天的“mini大学”科创课题营活动再次升级,沉浸式学习环境、专家导师、学霸助教,从课题营研究到动手实践,从项目设计到论文报告,“mini大学”科创课题营将带领孩子深入科技解决方案的研究,带领孩子们成为追“芯”人。
![]()
·专家引路 学霸同行 共赴芯征程·
模拟大学科研闭环过程和乐趣,发掘兴趣与特长。
![]()
·真实情境中的独立思考与动手实践·
活动结束时,学生们将完成高质量独立课题报告,为自己的科创之路留下坚实的足迹。
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以培养青少年面向未来的创新素养为目标,帮助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芯片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是支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众多前沿技术发展的基石。从能自主决策的AI智能体手机,到为机器人量身定制的开放架构计算平台,其背后都有芯片技术作为强大支撑,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参与课题营,你将站在科技的前沿,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同频共振。
![]()
·在实践中创新 在交流中进步·
在此过程中融合跨学科的知识技能,采用科学研究的方式探索并解决问题,并形成相应的研究报告。
![]()
![]()
![]()
·产学研大咖分享·
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群体合作交往的能力。
![]()
·从设计到调试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
·课题答辩面试 积累稀缺综评模拟经验·
活动收获
体验科研闭环过程和乐趣,发掘自身科创兴趣与特长;
提升科研创新综合能力: 问题定义、科研协作、写作和表达;
完成高质量独立课题报告,强化优质强基综评素材;
高校导师课题答辩面试,积累稀缺综评模拟经验;
创新拔尖的同学有机会获得导师特别指导和推荐;
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颁发的课题营结业证书。
家长反馈
有家长戏称这是把复旦大学的微电子学院搬来了吧!不少家长都反馈经过这几天的培训,孩子受益匪浅,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
![]()
![]()
课题特色
活动课题强调在真实问题中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进行持续探究,对标包括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内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以提升解决复杂社会和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向导,并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课题根据青少年知识储备优化,给不同基础学生适配教学支架,并包含项目开题、理论学习、方案设计、实验实践、科研报告撰写、项目面试答辩、研究小组协作和个人研究的丰富体验。
课题营开启“mini大学”模式。利用4天提前体验大学4年的【通识大课】【专业分班】【理论学习】【科研实践】【课题报告答辩】的全阶段,宛如身处“mini复旦大学校园”。提前体验大学学术生活和科研创新生活。时间紧任务重的高中生同学,亦能在中学阶段获得高考综合评价面试、本科甚至研究生论文答辩的亲身经验,有助于后续的深造选拔。
课题由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嘉善复旦研究院、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杂情境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及脑机制研究项目组的跨学科专家指导开发。
课题简介
课题EE01 AI for Science
深度学习与图像处理
在指尖触碰未来人工智能
![]()
想知道手机是如何认出你的人脸吗?在这个课题里,你将不再只是AI的使用者,而是成为AI的创造者。我们将带你深入人工智能的核心,学习最前沿的深度学习技术,并亲手在树莓派(一种微型电脑)上部署属于你自己的人脸识别系统。这不仅是对编程的挑战,更是理解未来边缘计算和端侧智能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绝佳机会。如果你对AI充满好奇,渴望揭开技术的神秘面纱,这里就是你梦想开始的地方。
课题EE02 人工智能与科技向善
用代码温暖世界
![]()
科技不只是冰冷的代码,它更能成为帮助他人的强大力量。本课题将从全球顶尖的CES科技展中汲取灵感,带你一起关注像"AI助盲"这样的社会真实需求。你将学习机器视觉(Yolo算法)和语音交互等前沿技术,并和团队一起,动手将创意变为一个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智能设备原型。在这里,你将学会如何用技术表达关怀,让你的创造力产生真正的社会价值。
课题EE03 数字电路与芯片设计
硅基智能的文明基础
揭开计算机运算的奥秘
![]()
每一部智能手机都蕴含着一颗强大的芯片,但你是否想过,它的核心是如何工作的?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从最基础的晶体管开始,带你一步步搭建起计算机的“思维器官”——从最简单的逻辑门到能够进行复杂计算的加法器、乘法器。你将使用专业的芯片设计软件进行仿真与验证,像真正的芯片工程师一样,在屏幕上绘制电路、分析信号,并思考如何让你的设计更快、更小。这是深入理解数字世界底层逻辑、亲手触摸硬件设计魅力、踏入硬核科技殿堂的第一步。
课题EE04 AI觉醒与EDA建模
硅基智能进化论
用算法设计下一代芯片
![]()
当人工智能遇上芯片设计,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芯片内部数十亿的晶体管如何连接?本课题将带你直面这个芯片行业的"终极算法"挑战。你将学习如何使用MATLAB等工具建模,并实现经典的"迷宫算法"来解决自动布线问题。我们还将探讨Chiplet(小芯片)等前沿技术,让你了解如何像搭乐高一样构建高性能芯片。如果你想站在算力革命的最前沿,这里就是你的绝佳起点。
课题EE05 电子皮肤与纳米柔性触觉传感器
当机器人走进生活
打造机器人的"感知"未来
![]()
想象一下,让机器人拥有像人类皮肤一样灵敏的触觉!这不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在本课题中,你将亲手制作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柔性电子皮肤,学习如何使用微型采集板采集信号,并通过编程让传感器"活"起来。最终,你将用自己制作的传感器遥控小车完成迷宫挑战,亲身感受柔性电子技术在机器人、可穿戴医疗等领域的无限可能。这是一个融合了新材料、传感技术和人机交互的奇妙旅程。
活动安排
整个活动周期分为线上和线下,
形成闭环。
线下活动安排:
2月2日 D1: 开营破冰、科研通识、课题开题、小组协作
2月3日 D2: 课题理论学习、小组协作、试验实践
2月4日 D3: 课题理论学习、小组协作、试验实践、小组答辩指导
2月5日 D4: 成果答辩、模拟面试及论文指导
线上部分安排:
学员在2周内 完成课题报告写作并递交;
递交后2周内 导师提供一次书面详细反馈。
部分课题需要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
以上为基本安排,导师与课程小组根据课题实际进度调整,每天课后可能需要参与同学阅读相关材料、准备小组任务。
活动相关信息
课程对象:初中生、高中生
课程形式:8-16人的大师小班 ,2-4人科研小组
课程日期:2026年2月2日-5日,9点-16点
课程成果:科创成果和独立课题报告
课程安排:4天线下集训+线上课题报告指导
成果展示:小组答辩面试
活动地点: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张江总部,丹桂路999号,C5栋
![]()
![]()
![]()
![]()
![]()
![]()
![]()
![]()
活动报名
请联络
小芯老师微信
芯征程合作咨询
![]()
上述内容及商务渠道等合作咨询
请联系芯征程张老师
邮箱:tina@shnicic.com
本次活动由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嘉善复旦研究院、《科学画报》和钛学堂共同为青少年引路“芯征程”。
![]()
集成电路领域双科融合示范基地
集成电路领域双科融合示范基地,是在浦东自2021年开展的“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融合发展示范区”(简称“‘双科’融合”)建设背景下,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于2023年获批建设的科普阵地。基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建设教育培训品牌——“国创芯课堂”,配合推进学科建设,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为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共同努力。
上海集成电路科创教育基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 ‘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的要求,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命名了一系列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于2023年获批建设“上海集成电路科创教育基地”。基地以培养青少年创造和思考的能力为目标,通过提供健全的课程体系、丰富的科创教育活动等形式,鼓励青少年在集成电路应用领域进行创新和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核“芯”人才培养的温床。现已上线上海市学生体育艺术科技教育平台(https://shsunshine-zp.shec.edu.cn/kcw/#/home)并接受团体预约。
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
Nat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Innovation Center
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于2018年由复旦大学、中芯国际和华虹集团三家单位共同发起建设。
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是一个具有独立性、开放性、实体性的国家级集成电路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致力于解决我国集成电路主流技术方向选择和可靠技术来源问题,为产业技术升级、大生产线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知识产权保护;打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项目国创“芯”课堂,通过前沿技术课程和专业培训,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输送精英人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