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两级分化》被关“小黑屋”了,为什么会被关,可能是讲了一些实话——
虽然科技在进步,物资在丰富,大家每天的时间一样,摄入蛋白质的量也差不多,但是财富却在以几何倍数的形式分化。
过去的贫富差距,典型来源于信息差、资源差,比如你知道,我不知道,你有人脉而我没有。但当下,以及未来,更多来源于“认知差”和“决策差”。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比如在过去一个人想做生意卖茶叶,怎么卖呢?
在街边开门店,挂上牌子,贴上广告,告诉别人我这有好茶。
但之后,电商来了,对店铺经济冲击很大,这时候就需要学会开网店,邀请摄影师来店里拍好看的照片,配上文字,在网上卖。
但之后电商也饱和了,竞争激烈,怎么办呢?短视频和直播来了。
这时候,就需要传播自己的茶为什么好,把采茶、制茶、品茶的视频放到网上,吸引客源来卖。而现在,短视频也不行了,那就必须老板站出来,打造个人IP,告诉大家我家的茶为什么好,需要有亲和力,品牌力,用真诚打动消费者。
街边实体-图文-视频/直播-IP。
其实交易的本质是不变的,但形式却在变,主要是传播的途径,也就是“信息”在变。
其实现在已经进入了人人IP的时代。
比如我前几天晚上喝了酒,请代驾,代驾胸前装着一个摄像头。我问他,你这是做什么?他说自己在做短视频账号。
每天发的内容,就是跟客户聊天,然后开各种各样的车,还能遇到很多奇葩的事儿。发到网上,很多人喜欢看。点击量大了,就有广告收入。
这就是个人IP化的一个典型案例,还有外卖小哥,做装修的,收纳的,木工,电工等等大量蓝领服务人员,也在参与这个浪潮,借助短视频增加收入。
对于普通人来说,社交媒体,可能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大的杠杆资源,只要自己比较特殊,够勤奋,在某一方面特别出众。
其次,未来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第二个原因,是创业门槛越来越高。
过去传统行业,对专业技能要求较低,靠资源整合就可以打通商业模式,但现在和未来,巨头企业几乎垄断了所有低门槛创业。
而高门槛创业,比如AI、机器人等等,普通人是不可能参与进来的,而这些高门槛创业还要创造出无数的“智能体”,来替代普通人的工作。
最后形成的局面就是,大多数人都会被迫填补蓝领工人的缺口,或者躺平领取社会保障金。
我认为中国最大的制度优势,就是不会放弃大多数普通人,中国有强大的物资资源供应,以及物价管理能力,未来无论穷富,保证每人平日里摄取的蛋白质和碳水都相差不多。
而且有足够广袤的土地,供一些想要躺平的人选择躺平。生活的容错率极高。
人人都可以实现小康,但想向上突破财富阈值,逆袭改命,实现阶层跃迁,更是难上加难。这是需要理解的。
回到主题上。
所有人都明白认知差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对一个事情理解的深度,是否能洞穿本质,抓住趋势。其实这个只要花时间,认真去学,一定是能提上来的。
最难的其实是“决策差”,也就是能做出有效决策的能力。
有人说,不就是做个决定吗?这有啥难的?
当然,如果不考虑结果的话,的确容易,闭着眼都可以2选1,但如果考虑“有效”,那就是难题。而且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难。
在生活中,我们不妨想一想,是不是有一些人,30多岁了都不会做选择,吃个饭不知道吃什么,买个衣服问别人哪个好看,周末去哪儿玩不知道,领导安排一个任务,2选1,迟迟选不出来。
到底为啥?这其实跟我们“长期失权”的环境有关。
1、中国父母在孩子小时候,非常要求孩子要乖,任何事情都要听父母的话,而中国父母害怕孩子走弯路,所以任何事情都强调,要按照父母行事,穿什么,吃什么,和什么人交往,久而久之,孩子权利长期被剥夺。
2、进入学校,学校的老师也要求孩子要听话,好好读书,成绩大于一切,其他的爱好,哪怕是天赋都要搁在一边,因为老师说,考上大学才能有工作,有了工作你这个人才有用。
3、进入社会后,领导也要求听话,把安排的事情都做好,不要出错,那么这个人就会彻底变成一个精致且高效的执行机器,而丧失了主动思考和做出有效决策的能力。
三板斧下来,大多数人都会变成没有主动选择权的机器,对于宏观经济来说,这是好事,所有人就像螺丝钉一样,被安排在合适的位置,推动巨轮稳定运转。
但对于个人来讲,如果在合适的时机,没有唤醒人生权力意识,就会形成灾难性后果。
哪怕突然有一天醒悟了,想自己选择过自己的人生,跳出他人设置好的“程序”,结果也很难走得出来。
因为害怕。
神经经济学研究显示,普通人面对机会时,负责风险感知的大脑区域活跃度远高于职业投资者,容易陷入 “损失规避” 的短视决策。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在做决策的时候,首先是害怕出错,而正是这种心态,让他们始终躲在安全的舒适圈内,不敢探出半步。
前几天我在星球更新了一篇解读,中国基层医院医生收入断崖式下跌,基本工资2000-3000,只能兼职去跑滴滴。包括教师这个职业,未来也是这个趋势。
![]()
理论上,选择做教师和医生的,少部分是为了救死扶伤,想做白衣天使,大部分就是觉得这些工作安稳,是铁饭碗、避风港。
而剖析下来,他们大部分都是处于长期失权状态,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他们没想到,乖并不是好事,当大家都乖的时候,乖就成了反义词。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讲这些是为什么呢?
是想告诉大家,生活中大多数人其实都没有灵魂,别人说什么,他信什么,遇事就慌,决策就怂,遇到不公,不敢争取,遇到困境,不敢挑战,永远在等待别人给答案。
但时代不允许,接下来,竞争会更加激烈,其实并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活的是否有价值。
当然每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定义不同,物欲、精神追求都不同,但如果想超越物质,那么就必须实现“主体性”。
而方式,就是在提升认知的基础上,快速试错,从而不断复盘优化自己的“决策能力”,以此获得主导自己人生的“权力”。
当一个人敢于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敢于为自己想追求的生活状态而大胆出走,这才是真正实现了认知觉醒。
其实“长期失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如此,但不敢改变,于是就在行动与不行动中间,反复徘徊和内耗。
人生很短,如果内耗一生,到头来再把自己的人生讲给孩子听,未免有些太过遗憾。
最后愿我们都能在认清生活的底色后,依然敢做自己的主人,要理解,普通人破局的唯一杠杆:搞懂认知差,练会决策力。
关于投资分享、实操思路、人生感悟和一线资讯,都会放在星球,有需要的读者,可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后阅读。欢迎跟1W+投资爱好者共同成长,日富一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