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该死!”
——1947年的南京,这声冷判,不是来自街头巷尾的闲话,而是从最高权力者的案头,一个男人说出口,却让另一个男人,这位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最高领导人,心里也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到底是什么样的绝境,逼得蒋介石身边最红的笔杆子,陈布雷,说出如此灭绝人性的狠话?
又是什么秘密,让一向铁腕的毛人凤,都一时摸不着头脑?
故事还得从那年秋天说起。
南京,那是个秋高气爽,却又暗流涌动的年月。
国民党那架子,已经显出摇摇欲坠的迹象,但表面上,蒋委员长那头,对党内“纯洁性”的要求,一点没松。
陈布雷,蒋委员长身边的“文胆”,写了二十多年的文告,那笔,在重庆、在南京,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这天,他在自己的书房里,有点百无聊赖地坐着,突然,门口的管家来报,说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亲自来了。
陈布雷心里咯噔一下。
毛人凤这个人,外号“笑面阎罗”,常人只闻其名,不敢直视,他做事手段有多狠,圈子里谁不知道?
这样的人物,除非是天大的事,否则绝不会亲自上门,更别说摆出一副“闲聊”的架势。
陈布雷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那种感觉,就像是平静的水面下,突然卷起一阵漩涡。
果然,毛人凤进来,说了几句场面话,就直奔主题。
他压低了声音,语气质里带着点难以察觉的审视,像是随口一提:“陈先生,不瞒您说,您令嫒,陈琏,最近在我们这儿,好像是…
有点‘颜色’上的问题,被请去了解情况了。”
“颜色”上的问题,在那个年代,就是指和共产党扯上关系。
陈布雷脸色一下就变了,虽然心里早有准备,可听到“陈琏”这个名字,从毛人凤嘴里说出来,他后背的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这哪里是通知,分明就是蒋介石在亲自考察他!
这场面,就像是站在悬崖边上,毛人凤在旁边,随时准备给他推一把。
他得怎么反应?
是赶紧哀求?
是痛骂毛人凤乱抓人?
还是吓得说不出话来?
毛人凤眼睛里,那股子锐利,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就等着看他下一步动作。
陈布雷沉默了片刻。
那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沉重。
然后,他缓缓抬起头,脸色纸一样白,但眼睛里,却透着一股子硬邦邦的决绝。
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声音不大,却像是从胸腔里硬生生挤出来的:“不必多说。
请毛局长尽管彻查,若是罪证确凿,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
我陈布雷,绝无二话!”
这句话一出口,连毛人凤都愣住了。
他想过陈布雷可能有的各种反应——求情、发怒、辩解…
但万万没想到,他会直接给出“就地枪决,我绝无二话”这么个态度。
这一下,彻底打乱了毛人凤和蒋介石之前设想好的剧本。
毛人凤这次上门,表面上是秘密关照,实际上,是蒋介石授意,要来试探陈布雷的底线。
在此之前,关于陈琏和共产党有牵连的消息,蒋介石早就听说了,而且听得相当详细。
那个年代,国民党和共产党斗得你死我活,风声一天比一天紧。
共产党那边的人,在国民党看来,那是见一个杀一个,绝不留情。
对蒋介石来说,这种“清理”,不光是除掉对手,更是要把自己的队伍,尤其是身边最亲近的人,弄得干干净净,一点杂质都不能有。
陈布雷,跟了蒋介石二十多年,多少重要的文件,多少战略部署,都是他起草的,算是蒋委员长最信任的“文胆”。
官职和地位是高,但也因为太近,所以反而容易招人怀疑。
蒋介石这人,骨子里就多疑,他最怕的就是身边最亲近的人,家里人跟自己不是一条心,甚至暗地里跟“敌人”勾结。
女儿是共产党,那父亲呢?
是不是早就心怀二意,表面一套背地一套?
这就是蒋介石所谓的一个“阳谋”——他知道陈布雷和女儿陈琏之间,关系一直不太好。
就把这个烫手山芋,通过毛人凤,扔到陈布雷面前,看他陈布雷怎么接。
要是陈布雷有一点点犹豫,说一句“能不能看在我的面子上,从轻处理”,或者为女儿求情,那等于坐实了“包庇”、“同情”的嫌疑。
这样一来,陈布雷父女俩,都可能万劫不复。
蒋介石既能借机清除一个他觉得可能“有问题”的心腹,还能顺便给其他官员提个醒:看,我连最信任的人的家人,都不会手软。
陈布雷在蒋介石身边这么多年,哪能不明白这套“帝王术”?
他太清楚了,这个时候,为女儿说半句话,都会被解读成“站错队”。
在特务和政治斗争的逻辑里,亲情,往往是最大的破绽。
他唯一的出路,就是表现得比特务们还要冷酷,还要“忠诚”。
他说的“就地枪决,我绝无二话”,这句狠话,其实是他赌上一切,掷出的一枚重磅炸弹。
他赌的,是蒋介石和毛人凤心里,有一个他们都知道,却又心照不宣的“秘密”。
为什么陈布雷这么一说,反而让毛人凤都愣住了?
因为这件事,在国民党高层里,几乎人人皆知——陈布雷跟他女儿陈琏,那是“鸡飞狗跳”,关系差到极点。
这段“仇恨”的源头,还是一场生命的悲剧。
![]()
陈琏的妈妈,杨品仙,是陈布雷这辈子最爱的女人。
可惜,生陈琏的时候,因为难产,就撒手人寰了。
陈布雷那时候,悲痛欲绝,脑子都有点不清醒了。
他觉得,是这个刚生下来的女儿,夺走了他最爱的人。
有传言说,就在陈琏出生的那天,陈布雷痛苦得差点把这刚出生的婴儿溺死。
没溺死,又情绪失控,直接把她从二楼的窗户扔了下去。
幸好楼下面有个放稻草的棚子,小娃娃才算是命大,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这孩子,一出生就不怎么受父亲待见,就被送回了乡下外婆家,名字也改成了“怜儿”,听着就让人心疼,也透着一股子无奈。
这事儿当时在圈子里闹得沸沸扬扬,陈布雷“嫌弃”女儿,这形象,早就深入人心了,包括蒋介石、毛人凤这些大人物,都听过。
所以,当陈布雷说出“此女该杀”这种话的时候,这跟他当年那个“冷血父亲”的形象,一下子就吻合了。
在毛人凤看来,这不就是老陈头当年被老婆去世的事儿刺激到了,现在看到女儿,还是觉得不顺眼,觉得她“克死”了母亲,这下正好,终于有机会,把这个“不祥”的女儿给除了?
这太合情合理了。
蒋介石和毛人凤不知道的是,当年那张用来“甩锅”的底牌,其实早就烂了。
日子一天天过,陈布雷早就走出了当年的那种偏执。
他心里,对女儿更多的是愧疚,是用一种笨拙,但却深沉的方式,一直在默默弥补。
比如,陈琏长大后,非要去思想比较活跃、左翼青年聚集的西南联大读书。
陈布雷虽然担心,但最终还是没拦着,支持了女儿的选择。
父女之间的那层冰,早就悄悄融化了。
真能证明这份父爱的,是发生在1941年的一桩往事,这事儿,在当时可真是冒着天大的风险。
皖南事变一发生,全国上下,白色恐怖笼罩,谁都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
![]()
就在这节骨眼上,正在西南联大读书的陈琏,突然“失踪”了。
陈布雷一听,天都塌下来了。
他动用所有关系去查,才知道女儿在学校里,一直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这次失踪,极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政治身份被盯上了。
那个年代,公开去寻找一个被怀疑是“共党”的人,无异于自己往枪口上撞。
但陈布雷爱女心切,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
他一边发动所有私人关系秘密打听,一边着急得不行,亲自跑到报社,化名登了一个寻人启事,找他的“怜儿”。
结果,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这位国民党的大笔杆子,当时做了一个让人跌破眼镜的决定:他派人,辗转联系上了当时共产党在重庆的代表——周恩来。
他恳请周恩来,帮忙找找他女儿的下落。
你想想,在那个年代,这得冒多大的政治风险?
简直是胆大包天。
周恩来知道后,立马指示地下党去查找。
最后,终于找到了躲避国民党搜捕、藏起来的陈琏,并将她安全地送回了陈布雷身边。
这件事情,蒋介石和毛人凤,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他们对陈布雷父女俩关系的印象,还停留在二十多年前,那个悲剧的开端。
他们看到的,是陈布雷“讨厌”女儿的表面;他们没看到的,是一位父亲,为了女儿,甚至不惜去求自己的“政治对手”,那份深沉的父爱,在风雨飘摇的年代,被藏得严严实实。
正是因为有这份藏起来的、不为人知的深爱,陈布雷才敢在毛人凤面前,硬着头皮,上演了那出“挥泪斩马谡”的戏码。
他是在利用蒋介石和毛人凤掌握的“已知”,来悄悄掩盖自己真正拥有的“未知”。
毛人凤把陈布雷“杀伐果断”的态度汇报给蒋介石后,这对本来就多疑的领导和下属,开始认真地思考起来。
他们当然不至于百分之百就信了陈布雷的话,但陈布雷这番表态,却让他们进退两难。
![]()
首先,证据这块儿,还真不硬。
陈琏虽然被抓了,据说是被叛徒出卖,但保密局那边,并没有掌握到她具体从事地下工作的真凭实据。
对于一般犯人,严刑逼供,是常有的事。
可陈琏身份不一样,陈布雷是谁?
没有确凿的证据,就动用酷刑,那不等于是在公开跟陈布雷撕破脸?
这后患无穷。
政治上的顾虑也太大了。
陈布雷这个人,是国民党政权的“脸面”,是蒋委员长“嘴里的代言人”。
蒋介石可以怀疑他,但不能轻易动他。
现在,陈布雷已经把“怎么处置”这权力,全部“交”了出来,姿态做到这份上了。
如果蒋介石真的一不做二不休,顺水推舟把陈琏给杀了,会是什么后果?
首先,他几十年的心腹,陈布雷,肯定就彻底寒心了;其他官员也会怎么看?
这不就是个“冷酷无情、恩将仇报”的领导形象?
为了一个还没有最终定论的“嫌犯”,去得罪一个无可替代的“文胆”,这个账,精于算计的蒋介石,心里门儿清,绝不会算不明白。
所以,陈布雷这步险棋,最终是走对了。
他用一句“就地枪决”,就把蒋介石后续所有的手段,都给堵死了。
没过几天,保密局那边,果然查不出什么实质性的证据,陈琏就被“查无实据,准予释放”了。
当陈布雷得知女儿平安无事的消息时,一直绷得紧紧的神经,才终于松了下来。
这场在刀尖上跳舞的较量,陈布雷赢了。
他用自己当年“厌弃”女儿的“污点”作为掩护,用一句最狠的话,说出了最深沉的父爱,最终从特务头子的手里,把女儿的命给救了回来。
这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聪明,更是一位父亲,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用自己的前途和名声当赌注,打赢的一场,表面平静,实则惊心动魄的父爱之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