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篮球赛场的公平竞赛底线正在被重新定义。CBA联盟近日出台的一项反兴奋剂新规,正将中国篮球推向舆论漩涡中心。
据直播吧报道,CBA新赛季竞赛规程中新增一条重磅条款:同一赛季同一球队出现2例兴奋剂违规球员,自后1名违规球员接受检测之日起,该球队相关比赛一律以0:20计负。这一被外界称为"连坐式处罚"的新规,在哈雷尔、吉伦沃特等外援先后被检测出大麻酚阳性后仓促出台,却意外点燃了关于反兴奋剂政策边界的激烈讨论。
根据《中国篮球协会篮球运动队参赛指引》细化的处罚方案,除对违规球员个人执行禁赛外,球队将面临更严厉的连带惩罚。常规赛阶段涉及场次直接以0:20告负并计1分,季后赛场次同样按此规则处理但不影响其他球队成绩;若单赛季累计出现3例及以上违规,该队将被取消全部比赛成绩。这意味着即便球队在检测日后赢下比赛,也会被强行改写为0:20的惨败,这种"一刀切"的处理方式在全球篮球联赛中都极为罕见。
"这不是反兴奋剂,这是株连九族。"某CBA球队总经理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我们理解联盟净化赛场的决心,但将个别球员的错误转嫁到整个团队身上,是否违背了'一人做事一人当'的基本准则?"这种质疑并非孤例,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该条款可能涉嫌违反《体育法》中"对运动员的处罚不得牵连无关人员"的基本原则。
新规的震慑效果显而易见。某北方球队队医透露,俱乐部已紧急采购15万份唾液检测试纸,要求球员每周进行3次自检,"现在连感冒药都要队医签字才能吃"。但过度严苛的管控也引发新的问题,有球员私下抱怨:"客场比赛时连酒店的矿泉水都不敢喝,生怕被人恶意投毒。"这种集体性恐慌,正在悄然改变联赛的生态环境。
值得玩味的是,国际篮联(FIBA)的反兴奋剂规则中,从未出现过类似的团队处罚条款。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即便某国家男篮出现2例兴奋剂阳性,也仅对个人禁赛处理,球队依然保留参赛资格。CBA此次"加码"创新,究竟是前瞻性改革还是冒进式试错,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当联盟将"零容忍"异化为"一票否决",我们或许需要思考:究竟是保护比赛的纯洁性更重要,还是维护竞争的公平性更关键?这个0:20的比分,未来会成为CBA净化赛场的里程碑,还是伤及联赛根基的双刃剑?无论如何,这场关于规则边界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