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8半决赛的终场哨声响起时,广东队小后卫何文炜带队战胜了风头正盛的上海。这个身高不足180cm的少年,用26分5助攻的表现,力压上海重金引进的国青大腿朱正的15分,率队93-87险胜晋级。
![]()
比赛第三节的生死时刻最能诠释何文炜的价值。上海队凭借朱正的突破将分差追至1分,正是何文炜连续两次借挡拆后的急停跳投命中,又在防守端抢断朱正完成快攻助攻,一套“得分+防守+组织”的组合拳稳住局势。全场比赛他面对身高优势明显的上海后卫线,多次突破成功,这般表现让人惊呼看到了年轻徐杰的影子。
![]()
可徐杰接班人的标签,恰恰是何文炜的枷锁。广东青训的后卫生产线从徐杰到杨溢,再到何文炜,清一色180cm以下的小个子。徐杰已用7个赛季证明自己,上赛季场均37.5%的三分命中率和关键球表现,让他稳坐后卫线头把交椅,重要性甚至大部分时间超过胡明轩。同为175cm的杨溢如今在一队场均仅4分钟出场时间,低效表现更青年队差距太大。
![]()
比杨溢更尴尬的是何文炜。现代篮球对矮个后卫的要求早已升级,徐杰的成功源于极致的投射和“牛皮糖”式防守,而何文炜的技术特点与徐杰高度重合。在广东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阵容里,他若坚持走职业路线,大概率要重复杨溢的边缘命运。这并非天赋问题,而是广东后卫线同质化过剩的必然结果。
因此,在很多优秀大学生球员退学加盟职业不同,何文炜反其道而行之,加盟了清华大学。校园篮球早已不是职业篮球的“备胎”,刚以CBA状元身份加盟福建的杨曦皓,正是从清华附中到清华大学,再到职业赛场的成功范本。何文炜既能在CUBAL赛场保持竞技状态,还能接受顶尖教育,更可通过选秀重返CBA,张宁、王少杰等球员的经历已证明,校园赛场走出的同样能打CBA。
![]()
对广东队而言,这次放手同样双赢。将何文炜输送至校园篮球,既避免了人才内耗,也为青训体系探索了新出口。毕竟并非每个矮个后卫都能成为徐杰,缺乏适配环境的天赋终究难登职业殿堂。让杨溢专注职业晋升,让何文炜开辟新路径,这种差异化培养或许更显智慧。有时候,这种幸福的烦恼必须做个决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