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在浙江省工商学校的课堂上,《无照经营管理》曾是一门让我感到既熟悉又疏离的课程。教材里的法律条文清晰分明,老师的讲解深入透彻,但那些关于执法与经营的道理,对年轻的我而言,终究只是纸上的文字。
1995年,我带着毕业证书走进诸暨市工商局湄池工商所。现实很快让我明白,真正的学问不在书本里,而在每一个需要具体应对的时刻。
记忆中最清晰的,是工作两个多月时的那个午后。一公里外那家新开的摩托车修理店,是我和另一位年轻同事执行第一个任务的地点。带着几分忐忑和兴奋,我们踏上了第一次独立执行任务的路。
店里的年轻人正专注地修理着摩托车。他叫阿征,19岁的年纪,眼神里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得知我们的来意后,这个腼腆的年轻人突然骑上门口的摩托车,转眼就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我们站在原地,一时不知所措。远处的公用电话亭成了求助的唯一选择。同事老张很快赶来,平静地安抚我们的不安。他说:“等等看,他可能是搬救兵去了。”
果然,一会儿后阿征带着母亲回到了店里。母亲的解释朴素而真实:儿子刚学成手艺,不知道开店需要办理证照。老张耐心地听着,语气温和却坚定:“我们都理解,但规定还是要遵守的。”那天,我们按程序暂扣了两箱机油,请阿征次日到所里继续办理相关事宜。
这个案件最终以210元的罚款画上句点。后来听说,阿征的修理店搬到了镇上,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再后来,他转行做卫生洁具,依然经营得有声有色。
30年时光悄然流逝。如今,想要开办经营场所的人,再也不需要经历当年的繁琐。通过手机上传证件,审核通过后,电子执照即刻生成,纸质证书也会寄送到家。因为便利,无证照经营已难得一见。
偶尔,我还会想起那个午后,想起修理店里那张慌张的年轻面孔,想起散落一地的工具零件,想起老张沉稳的脚步声。从需要专程查处的年代,到如今便捷高效的证照办理——这些点点滴滴,都化作了时光留下的印记。
岁月如水,静静流淌,却在每个经过的地方留下独特的痕迹。那些青涩的、慌张的、温暖的瞬间,如今都沉淀为记忆里最珍贵的部分,见证着每个人的成长,也见证着这个时代前行的步伐。
来源 |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11月14日A4版
作者 | 浙江省诸暨市市场监管局 方春均
责任编辑 | 王国明 主编 | 李春
新媒体编辑 | 黄星蓉 审核 | 倪泰
中国市场监管报新媒体矩阵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