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日方再表态……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表态:支持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高市早苗:日本应该支持“有事”。这个表态突破了中日共识的底线!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已逾半个世纪,1972年联合声明作为基石,明确规定日本理解并尊重中国关于台湾省属于中国领土的立场。这份文件不仅是外交承诺,更是两国和平共处的底线保障。此后,1978年和平友好条约、1998年联合宣言以及2008年战略互惠关系原则,一再重申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这些约定帮助两国从历史恩怨中走出来,推动经贸合作深度融合。日本作为中国重要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产业链高度互补,从汽车零部件到电子元件,无一不紧密相连。高市早苗上台后,本该延续这一务实路径,却在敏感议题上频频试探,显示出政策转向的迹象。这种转变并非孤立,而是日本安保政策调整的延续,自2015年安保法修订以来,自卫队活动范围扩大,台湾海峡周边巡航事件增多。这些积累让任何涉台表述都如履薄冰,一触即发。
高市早苗11月7日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的答询中,针对在野党议员提问,直接将台湾海峡潜在事态与日本存亡挂钩。她表示,如果伴随武力攻击的紧急情况发生,日本可视之为存亡危机,行使集体自卫权。这番表述直指可能介入台海事务,远超以往模糊表态的范畴。高市作为自民党右翼代表,早年推动国防预算上调,主张修改武器出口限制,此次言论延续其一贯强硬路线。她的表态迅速登上日本媒体头条,NHK和朝日新闻争相报道,强调其对区域安全的潜在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高市内阁上台仅一个月,就在APEC峰会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后抛出此言,时机敏感,意在强化盟友协调,却忽略了中日共识的红线。这不仅挑战1972年声明的核心条款,还可能误导日本民众对两岸关系的认知,放大地缘风险。
11月14日,他在外务省记者会上明确表示,高市言论符合政府安保法框架,无需撤回或修改。他强调,日本立场未变,但安全考量须优先。这种公开背书,让高市表态从个人观点升级为官方政策,打破了两国间对台湾议题的默契。日本政府声称,此表述基于法律依据,不违反国际法,却忽略了联合声明的明确承诺。茂木作为资深政要,曾多次参与中日磋商,此次力挺高市,显示内阁整体倾向右倾。日媒分析指出,这种表态或受美日同盟影响,美国近年来加强印太战略,日本随之调整对台政策。但这忽略了中日关系的现实基础,贸然推进,只会增加双边摩擦成本。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重申,日本无视政治共识,干涉内政,要求立即纠正。驻大阪总领事在社交平台发帖,批评此类言论破坏地区稳定,引发广泛转发。中国驻日大使馆紧急约见日方官员,递交正式抗议照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不容挑战。同时,中国外交部发布赴日安全提醒,建议公民近期谨慎出行,避免不必要风险。这反映出中方维护主权的底线思维,也体现了理性克制的姿态。相比之下,日本官方虽通过渠道回应,却未见实质让步,导致互召大使的节奏加快。专家指出,这种外交对峙若持续,将影响高层互访,拖累双边合作项目。
日本国内舆论对高市言论分歧明显。共同社民调显示,近49%受访者赞成将台湾事态视为日本危机,44%持反对意见,而超过60%支持增加国防开支。这反映出民众安全焦虑上升,但也暴露政策两极化。在野党社民党首领批评高市逻辑混乱,指出台湾省是中国一部分,不应纳入自卫权范畴。经济界人士担忧,言论升级或扰乱供应链,日本汽车和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任何摩擦都可能导致订单流失。东京股市一度波动,相关企业股价下跌2%以上。学者们呼吁回归四个政治文件框架,通过专业渠道沟通,避免情绪化对抗。
要化解危机,回归中日共识是唯一出路。四个政治文件不仅是文本约定,更是互利合作的保障。两国应通过驻外使节和热线机制,展开理性磋商,聚焦经贸和人文交流。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日产业链绑定紧密,任何破坏都将双输。高市内阁需审视言论后果,调整政策方向,避免短期安全诉求损害长远利益。中国一贯主张对话解决分歧,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动地区稳定。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