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夜,中国乒乓球界再度聚焦全运会女单决赛的颁奖台。那晚的画面,比起激烈赛况本身,更让人五味杂陈。
王曼昱金牌在手,激动得肩膀微微颤抖,泛红的眼眶里,是卫冕后的如释重负。
![]()
而她身旁的孙颖莎,指尖轻扣银牌边缘,低头凝视红毯,偶尔抬眸,那份藏不住的失落,在聚光灯下显得格外扎眼。
这场4比2的对决,不光决定了冠军归属,更意外地将一个本不该登上体育头条的词汇,就是“饭圈”,推到了大众面前。
![]()
先将视线拉回赛场。这场被无数球迷誉为“地表最强女单对决”的比赛,其精彩程度无需赘述。
首局,孙颖莎火力全开,正手暴冲的攻势凌厉而精准,以11比7先下一城。王曼昱并未乱阵脚,第二局凭借出色的落点控制,迅速扳平比分。
![]()
真正的转折点在第三局。孙颖莎早早手握10比8的局点,胜利似乎触手可及。
然而,王曼昱展现了她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韧劲,在绝境中连追四分,硬生生逆转了这一局。此后,王曼昱气势如虹,第四局以11比4的比分将大比分扩大到3比1。
![]()
故事本可能就此结束,但孙颖莎的字典里没有“放弃”。
第五局,她再次展现了惊人的挽救能力,在落后的情况下连续追分,以16比14险胜,将大比分追至2比3。
![]()
第六局更是跌宕起伏,孙颖莎开局便打出5比0的强势,一度以8比3领先。现场支持她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似乎预示着比赛将被拖入决胜局。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曼昱再次爆发,打出一波令人瞠目结舌的8比0攻击波,反超比分,最终以11比9锁定胜局,成功卫冕。
![]()
当最后一球落地,王曼昱挥舞球拍,发出胜利的嘶吼。而孙颖莎,则在原地呆立了两秒,才缓步上前与对手握手。
这个细微的动作,被镜头捕捉,也成了赛后解读的焦点。
![]()
许多人只看到了孙颖莎赛后的失落,却忽略了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这并非一场普通的决赛失利,而是2025年,她与王曼昱第六次在重大赛事决赛中碰面。
回溯这一年,她们的交锋简直就是一部史诗级的对决:2月亚洲杯,王曼昱4比0横扫,5月世乒赛,孙颖莎七局险胜卫冕。
![]()
8月欧洲大满贯,孙颖莎4比2获胜,9月澳门冠军赛,孙颖莎又以4比3的微弱优势艰难取胜,10月中国大满贯,王曼昱4比2终结了孙颖莎的三连胜。
直至这次全运会,王曼昱再次卫冕。一年之内,两人各赢三场,平分秋色。
![]()
这种在最高领奖台上的频繁碰撞,本身就足以说明,她们的实力已然是当今乒坛的绝代双骄。与其说是一方压制另一方,不如说她们在相互成就,不断推高着彼此的技术上限。
她们的竞争,从职业生涯早期便已埋下伏笔。王曼昱1999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岁那年,因为个头比同龄孩子高,被教练选中开始乒乓生涯。
![]()
家境普通的父母,为了支持她的梦想,每日轮流骑车接送训练,冬日路面结冰时,父女俩就推着自行车步行前行。
14岁进入国家二队时,由于身体素质偏弱,她给自己加码,每天额外进行一小时体能训练,即使俯卧撑做到手腕发抖也不曾停歇。
![]()
2018年世乒赛团体赛,她临危受命,顶替受伤的丁宁出场,赢下关键比赛,帮助中国队夺冠,这才在国家队真正站稳脚跟。
孙颖莎比王曼昱小两岁,来自河北石家庄。五岁时,因其活泼好动的性子,被父母送去学习乒乓球。
![]()
她的天赋肉眼可见,正手暴冲的平均转速高达每秒15转,反手弹击的衔接速度更是快至0.28秒,教练们称她为天生的进攻型选手。
然而,15岁进入国家一队后,她也曾遭遇瓶颈期,两年未能夺得单打冠军,一度躲在宿舍里独自落泪。
![]()
是王曼昱,陪她一起加练,帮她分析战术,两人的“海产姐妹”情谊,正是在那段互相扶持的时光中逐渐深厚。
熟悉这两位选手的人都知道,赛场上她们是势均力敌的对手,赛场下却是相互扶持的朋友。
2025年欧洲大满贯女双决赛,两人搭档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冠。颁奖时,孙颖莎下意识地帮王曼昱整理奖牌带的温馨画面,被镜头捕捉,也为她们圈粉无数。
王曼昱曾在采访中透露,每次与孙颖莎打完决赛,无论是输是赢,她们都会一起回宿舍复盘,赢者不骄傲,输者不气馁,还会分享比赛中的精妙构思。
![]()
孙颖莎更为直接,训练时发现好的技术动作,会主动拉着王曼昱一起练习,直言“我们一起变强,中国队才能更厉害”。
然而,这份本应纯粹的竞争与友谊,却被逐渐兴起的饭圈文化悄然改变。随着两人名气日益增长,粉丝群体也开始出现分裂,甚至滋生出一些不理智的言行。
![]()
孙颖莎的部分极端粉丝,无法接受偶像的失利,一旦有选手战胜孙颖莎,便会涌向对方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不好的言论攻击。
王曼昱赢得亚洲杯后,她的微博评论区充斥着靠运气赢的,故意针对孙颖莎等恶意言论。
![]()
反之,孙颖莎赢得澳门冠军赛后,王曼昱的训练视频下方又出现了放水,配不上决赛等负面评论。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恶意甚至蔓延到了比赛现场。本次全运会决赛第六局,当孙颖莎以8比3领先时,现场有部分粉丝突然对着王曼昱大喊别挡着孙颖莎夺冠。
![]()
虽然声音不大,但镜头捕捉到孙颖莎的动作明显有片刻的停顿。赛后有教练分析指出,王曼昱那波8比0的逆转,除了她自身状态爆发外,孙颖莎的节奏被打乱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这些极端粉丝或许尚未意识到,他们自以为为了偶像好的行为,实则正在成为压在运动员肩头的巨大心理负担。
![]()
孙颖莎的失落,早已不只是输掉一场比赛那么简单。2021年东京奥运会,她在女单决赛中惜败陈梦,那是她职业生涯中首次在重大赛事决赛失利。
同年陕西全运会,她又输给王曼昱屈居亚军,如今十五运卫冕失败,意味着她要再等四年才能再次冲击全运会金牌。
![]()
对于职业运动员而言,四年时间充满变数,伤病、状态下滑等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降临。
而粉丝过高的期待,让她每次输球后都要面对“辜负期望”的指责,这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远比身体训练的艰辛更折磨人。
![]()
而王曼昱面对粉丝必须赢孙颖莎的言论,她只专注训练,用一年六次交锋各赢三次的成绩证明,最高境界的竞争,是彼此成就。
王曼昱的卫冕,理应得到喝彩,孙颖莎的失利,也绝不该被苛责。
![]()
真正的体育迷,会为精彩的比赛鼓掌,会为运动员的坚持与努力动容,而不是在网络上制造不好。
让“饭圈”的喧嚣远离赛场,让体育精神回归纯粹,让运动员的友谊回归本质,这才是对她们最好的支持与守护。
毕竟,我们期待看到的,是“海产姐妹”在未来的巴黎奥运赛场上,并肩升起五星红旗,而不是在饭圈的漩涡里,互相消耗,两败俱伤。
![]()
信息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